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印度经常被问起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信仰吗?”我的回答往往是:“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其实我更应该回答自己是不可知论者,这样他们就不会把我与共产主义联系到一块。他们接着又问我崇拜(worship)什么。  相似文献   

2.
与死神抗争的女大学生文/段铁安“与死神抗衡,与命运奋争,不要求什么辉煌,也不要求什么所有,只要证明自己意志的坚强,只要证明自己并未倒下就行。”“我想:应该让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现在我对生活并不抱怨什么。我的目标是:学完本科4年,拿到学位证书,做一个合...  相似文献   

3.
在谢霆锋那间狭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他最珍视的几项荣誉——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世界音乐大奖的奖杯;一张证明他的咏春达到专业级别的证书;一张由文化部颁发的、证明他参与建国60周年首都文艺汇报演出的奖状。当我问他,“这么多年.你为自己做了什么?”他一挥手,“这里(PO)就是我为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4.
“我去工作的时候,有的主办或者歌迷想缅怀一下,听一下以前的金曲,点唱,你喜欢什么我就唱,但你怎么也得给我机会唱自己的歌吧?不要一味要我给你怀旧的感觉。你让我唱一下自己的歌——也挺好听的”。  相似文献   

5.
猬蒙乡党抬举,让我为本书撰稿,介绍一下自己的杂文创作。自知我的杂文创作成就远不足以为故乡山水生色,然而却之不恭,不妨藉此时机对父老乡亲诉诉衷曲。谈到我的杂文创作(老实地说,叫“杂文写作”更贴切),我就想起孟子的名言:“予(我)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非以圣贤自况,而是这句话十分确切地传达了我是怎样走上杂文创作道路的,以及我的杂文观和杂文创作特点。少年时代从未想过要当什么杂文家。“大跃进”破产后,父亲像许多基层干部一样成了替罪羊,被撤掉大队党支书职务,抛下卧病在床的母亲和我们姊弟五人,带领“五类份…  相似文献   

6.
徐伊 《风景名胜》2014,(5):26-35
试想自己变身蜘蛛侠飞檐走壁,抑或向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走去,霍格沃茨快车(Hogwarts Express)将你带到喻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这些靠点点文字和你的想象都是无法完成的,只有来到奥兰多环球影城,将乐园地图拽在手里的时候,你才明白什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7.
人物周刊:什么时候开始有明星梦的? 张碧晨:我做的不是明星梦,只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一首自己的歌,一张自己的专辑,别人可以不知道我叫什么、长什么样,有一天我不在了,这个东西还在。  相似文献   

8.
到9月(注:1969年)底,国庆节前两天,打发我们到湖北咸宁干校去劳动。所谓“干校”,实系永无毕业期限的学校,只有“干活”一门课的学校。直到这时,一般革命群众跟我们一起下干校,他们才有点明白自己跟随造反的结果是什么。当然,一开始大家都还认为是下去革命的,也不知道此去的前途是不准回来,等于流放。我们到达了咸宁一块湖区,住在老百姓家里,自己先盖房。我们社(改名为连)的全体妇女集中住在老乡的牛棚里,满屋牛粪味。工作首先是自己和泥做砖盖房,针竹茶搭棚做仓库,准备将来把湖里的水放干了种稻子,自己取名为“向阳湖…  相似文献   

9.
张月邢超 《人物》2018,(7):49-57
谈导演 希望回到有些茫然无知的状态里面 P:最近几年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在心态或者别的方面? H:我以为说长相(笑)。最近几年其实还挺好的。我觉得就是能专注地去干一件事,我觉得挺好的,不那么散乱地去忙,无目的地忙。  相似文献   

10.
几年以前,何兆武先生曾提出,中国的历史学需要认真进行一番"历史理性的重建"。他说,研究历史而不事先从事探讨和认识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以及(尤其是)我们对历史认识的性质是什么,就盲目地径直去探讨所谓历史的客观规律,这就好比是"飞鸟要想赶过自己的影子"。所以,对历史学或历史认识的本性进行批判,"这是历史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前导(Prolegomena)工作。"(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自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最近,笔者读到张艳国研究员的新著《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简称"张著"。),…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特别在我撰写《牛棚杂忆》的过程中,我考虑得更为集中,更为认真。这可以算是我自己的“余思”或者“反思”吧。我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吸取了教训没有?世人都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受的损失可谓大矣。这一笔账实在没有法子算了。不算也罢…  相似文献   

12.
赵作海冤案公诉人在真相大白后,有一段动情的表白:“赵作海冤枉了,我有责任,我的责任是因为我扛不住,我地位太卑微,人微言轻。我应该顶,但是顶不住,即使顶住了,你(赵作海)还是被这转动的车轮碾死。”并且“我也是制度的受害者”。——此公这番“委屈”的倾诉,怎么这样顺口,而我们听起来还有点耳熟呢?原来.他不过是把自己的角色装进了一套中国式的官场道德里,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多了。  相似文献   

13.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多年的社会期盼中终于应运而生。新课标立足立德树人,不但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地步”,而且对“怎么教”进行了具体指导,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一、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5.
解放初(1950-1953年)我在上海市上海中学(以前叫“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读高中。那时的上海中学为什么好,为什么在全国赫赫有名,归根结底是那里英才荟萃。其中当然也包括学生生源好(考进上中很不容易,这有茅盾的短篇小说为证),但最重要的还是上海中学的老师棒,几乎个个都棒。至少我觉得听他们讲起课来比我后来在北大的那些老师还精彩。  相似文献   

16.
据说恋爱使女人变得聪明,使男人变得愚蠢,这话也许会在中国的民歌中得到印证。只要双方一“来电”,男人往往就变得“傻样”。有一首彝族民歌便这样唱:“对歌的时候,我的心稳如大山;说话的时候,我的嘴像平静的海洋;美丽的姑娘呀,看见你的时候,我的心乱嘴也抖了……”心乱嘴抖算不得什么,还有更傻的:“出门爬坡坡又高,爬到半坡跌一跤;不是路滑跌倒了,想起情妹脚打飘。”与男人的笨拙慌乱、手足无措相比,民歌中的女子往往是坚决果敢、机智灵活的———至少表面上如此。也许是爱情的魔力开启了她们心中的智慧之门,使她们深藏的潜能得以发掘,浑身闪耀出眩目的青春灵光,时刻表现得乖巧灵秀,充满创造性。如果说在情人面前,这种智慧之光的显现是出于塑造自身形象的需要,使自己更具光彩和魅力的话,那么,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需要自己花大力气去团结、争取甚至斗争的父母那里,这种智慧的权变之术便非同小可,它是维护自身权益、追求爱情自由所必需的策略。中国民歌中,情窦初开的少女在父母面前耍“小聪明”、“小手腕”的例子俯拾皆是。四川民歌《太阳出来照山腰》描述的便是这事儿:“太阳出来照山腰,约郎深山砍柴烧。爹妈骂我回迟了,我说难砍又难挑。”明为砍柴,实则幽会。欢娱常怨日...  相似文献   

17.
清迈清修     
小鹏 《旅游》2008,(11)
是从曼谷开往清迈的长途客车。打扮妖娆的司乘热情地为每位游客分发饮料饼干。但从她凸起的喉结和低沉的嗓音我还是马上发现她(或他)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秘密。坐我旁边的是个法国女孩,已是第三次到清迈度假。我问,是什么吸引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她答,清迈让我每天都能快乐地忙碌着。我问,忙什么?她自豪地回答: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在“文革”快要收尾那两年,所谓“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人物,该死的已死,该病的已病,该“夹着尾巴做人”的已不敢乱说乱动。这时造反派的斗争矛头,已转向了上层的政治要人,而剩下的几个“反动学术权威”,反而得以松口气。我个人正在这时,也病倒了。据医生说是“冠心病”,但我个人的感觉,则病情相当复杂和严重。而值得庆幸的是,我居然能请假治疗;而且为就医方便,竟得暂住城内,并在万里桥边,与老伴潘在云赁屋而居。从外表看,我并没有什么病态。但经常心闷,心慌;有时甚至自己似乎失掉精神控制力。我冬天向来很怕风寒,…  相似文献   

19.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潜)紧紧吻着祖国的大地1997年冬的一天,从曼谷起航的泰航班机,日抵目的地北京。一位银发盈巅的老人,在众亲友簇拥中走出机场大门。突然,老人趴倒在地上,紧紧吻着大地。在场的人都惊愕不已。一个中年女性跑过去(她是老人的四妹),把他拉起来。“大哥,你这干什么?”老人含着热泪说:“为着这块土地,我和千万个羁留海外的同胞一样,流血流汗,长年牵肠挂肚,为它(土地)支付出全部感情,如今我亲自看到了它,怎能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呢!”这位老人侨居在西班牙的马拉加。虽然侨居生活异常优越。私家…  相似文献   

20.
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师?他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配得上“大师”的头衔?评定“大师”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