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督教的异端运动,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社会里是屡见不鲜的。几乎一切有害于封建教会和不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运动,都被加上“异端”的罪名而受到教会封建势力的镇压和迫害。在中世纪早期,被斥为异端者,往往是教会中致力于改革的神职人员。随着基督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成为正统和秩序的象征,所谓“异端”也日益跳出教义争端的“学术”范围,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群众组织形式,或成为封建主用以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反教会、反僧侣色彩也日益鲜明。与此同时,教会对“异端”的排斥和迫害也变本加厉,以至于那些在从事科学研究中触及了神学“禁区”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往往被打成“异端”而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世纪和平的研究陷入了各种误区之中,致使其与中世纪的社会现实相脱钩。事实上,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和平"是一个语义丰富的词汇,它与协定、条约、协议、博爱、友爱密切相关。和平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世俗王侯的政治行为,协定成为解决政治和法律争端的最普遍的机制,欧洲也共享着同一种协定语言;教会以"上帝的和平"与"上帝的休战"的方式推进基督教博爱社会的议程;民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和平行会及城市公社和平运动,其目标是建立平等性与互惠性的联盟。总体而言,中世纪的和平具有高度的一体性,然而,这种一体性也强调排他性和敌对性。这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厌女主义,泛指针对妇女的所有消极言行。中世纪欧洲的厌女主义虽然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和犹太教传统,但更多的受到基督教神学思想和现实发展的影响。古代教父们基于对《圣经·创世纪》的阐释建立了女性服从男性的性别秩序和社会秩序。此外,因为对贞洁和救赎生活的过分注重,性成为教会批评的对象,进而成为批评妇女的武器。此后整个中世纪的妇女观念都是建立在这一厌女基础之上的。厌女成为欧洲中世纪的一个常态特征,压迫、从属成为描述妇女地位的标准化术语。但是,由于基督教会在欧洲社会不同时期实力的不同,厌女主义的表现和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对社会的影响有限,鼓励和歧视并重;在11世纪为满足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教会改革的需要将妇女妖魔化,妇女形象大为贬损,成为邪恶的代名词。此后在教会的大力宣传下,到13世纪,普遍厌女氛围在欧洲确立。妇女的公共空间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公共空间不断变小,权利不断丧失。  相似文献   

4.
黄春高 《世界历史》2005,(1):109-119
人云 ,不懂教会历史 ,就不懂中世纪欧洲的历史。理解教会历史 ,不限于教会制度、人物、器物以及事件 ,了解和理解教会所形成的理论同样重要。教会法是经典的、权威的天主教会理论汇编。研读教会法典 ,人们可以更为深刻而公正地理解基督教会参与其中的欧洲社会的历史 ;同样也可以更为公正而深刻地理解教会及其历史本身。彭小瑜的新作《教会法研究———历史与理论》(商务印书馆2 0 0 3年版 ,4 0余万字。以下简称《教会法研究》)通过精致而深刻地解读教会法的经典理论文献 ,阐发了教会法的精神 ,给予中世纪欧洲历史及教会历史以独到的理解和论…  相似文献   

5.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4,(5):F0002-F0002
<正>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周莽译〉,就极具民俗学意味。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时问勻劳动》:着重论述欧洲中世纪晚期,随着城市商业阶层的崛起,导致了记时制度、时间观念以及各职业阶层的价值观的变革。其中《中世界早期文献中的农民和乡村世界》一文论述了随着教会势力的确立,欧洲的价值体系和历史  相似文献   

6.
论早期拜占庭的宗教争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玲 《史学集刊》2000,4(3):56-63
早期拜占庭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涉及三个基本派别(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和一性派)、两次大的起伏。这一争论,反映了在拜占庭统治下的不同地区人民维护其固有化传统、反对帝国政府暴政的意向;反映了基督教会上层统治集团(各大教区教宗)在基督教取得罗马-拜占庭国教地位之后,欲建立统一教会并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政治斗争。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和皇权的参与,确立了拜占庭政教关系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东方教会中神学思辩传统的发展,加速了东西方教会的分离,同时也使近东地区成为基督教异端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教会在应对黑死病上表现乏力,使得世俗社会对其渐生失望,并转而从神秘主义出发,寻求建立和上帝的直接联系。以此为契机,世俗社会开始在精神层面,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摆脱教会禁锢。西欧各国世俗政权则是顺势崛起,占领了教会让位后的社会权力真空。种种世俗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及宗教的角度探讨中古基督教正统与异端之争。认为胜 (正统 )、负 (异端 )之关键往往极受客观环境所影响 ,诸如城市的兴起、教会的改革、知识分子之涌现及其与俗世王侯和教廷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宗教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宗教生活王挺之研究欧洲由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进程,基督教的发展与变化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我国学界对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宗教生活,特别是城市中日常的宗教生活讨论不多。在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生活的特点,教会自身面临社会转型时有...  相似文献   

10.
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功能张笑梅一问题的提出13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上是新教激进派同天主教保守派之间,为争夺欧洲经济利益、政治特权和基督教大一统世界霸主地位而进行的非常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对尔后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晚期,在数次磨难的冲击下,英格兰城市经济陷入长期萎靡之中,但城市社会秩序却并未随之而"动",出现"应有的"混乱。深究其因,则离不开这一时期教会和基尔特等社会团体在城市日常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它们为中世纪晚期英格兰城市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做出值得肯定的贡献。教会主要通过宗教信条、宗教庆典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在意识观念灌输以及观念践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以此加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维持城市社会的和睦;基尔特则以其组织和协调功能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两方面发力,尽力解决城市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思想在市民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直到中世纪盛期,市民的医疗卫生观念开始不断变化。市民医疗卫生观念的变化与其主人翁精神、大学的兴起及东方医学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张淑钏 《沧桑》2011,(4):87-89
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作为运动反对的教会有悖常理给人文主义者的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资料与展示场所。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会为了挽救本身衰落的需要,也是教会与人文主义者之间复杂关系决定的。当然,对教会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作用不宜夸大。  相似文献   

14.
11世纪西方开始商业复兴,并同时伴随着商人阶层的形成,城市法逐渐形成,并在城市法的主导下开始形成个方面的制度。特许状、市民的权力、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在中世纪的发展中逐渐完善。中世纪城市制度对后世城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路易十四时代起,法国绝对君主制国家试图对特权团体征收国家直接税,而法国教会对政府的新税收政策进行了最为成功的抵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法国教会内部严密的组织性、它的特权与旧制度的财政体制的共生关系,以及支撑整个等级特权制度、王权亦不能僭越的传统价值观。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教会与王权在税收特权问题上的斗争突出地反映了绝对君主制国家改革的局限性,以及法国大革命在实现社会和政治整合方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野与思想竞争:传教士与义和团的微妙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田 《清史研究》2002,4(1):48-61
在西方传教士看来,义和团这一“神拳”在思想观念上是基督教的竞争对手;而对那时多数中国士人而言,基督教和神拳大致都属于“子不语”的“怪力乱神”范畴,其社会分野是接近的。朝廷对“神拳”的借重提示着其对中学之上层正统的失望,故走向基层,在中国传统中的异端方面寻求救亡图存的力量,但却因此产生朝廷不可恃的结论。清廷启用怪力乱神的举措实际上促成了异端的上升,本处边缘的“子不语”因素得到更多的关注,士人认知中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各种怪力乱神的“猖獗”。在尊西崇新的大趋势下,当中国文化在整体思想言说中日益边缘化的同时,原来的异端却以一种诡论性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正统。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沛 《史学月刊》2001,1(4):117-123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地区,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民国的建立,尤其是新化运动的兴起,城市知识群体和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革;以性别平等观念和妇女解放为标志,平等自由的精神开始渗入到社会伦理观念之中;在生活习俗方面,社会风俗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市民阶层需求的大众化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计秋枫 《史学月刊》2003,1(11):60-65
基督教在由“出世”倾向朝“入世”倾向转变的过程中,提出了神权统治的思想体系。利用中世纪初期西欧政治秩序的混乱,基督教会凭借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势能,实现了其政治理念,把中世纪的欧洲锻造成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即所谓的“基督教国家”。这个进程充分反映了宗教意识形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赫英  肖实 《环球人物》2012,(25):50-51
文鲜明生前被正统基督教视为异端,死后留下庞大商业帝国92岁的韩国宗教人士文鲜明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说自己曾见过耶稣,自称救世主。他创立了以举办大规模集体婚礼著称的统一教,但其教义被正统的基督教视为异端。其教会还经营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学者桑塔格在《文鲜明与统一教  相似文献   

20.
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新成 《世界历史》2001,1(3):36-46
修道是一种脱离世俗,献身宗教的生活方式,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在基督教统治下的中世纪西欧,修道本应是深受尊崇的正统化现象,但奇怪的是,它却不断受到批评和谴责,改革修道院的运动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是由于西欧中世纪的社会条件以及基督教的主流化地位使以出世自命的修道成为人世的捷径,修道院里弊端丛生,成为腐败渊薮。以超越现实为宗旨和初衷,却一次比一次更深地陷入现实的泥淖。修道何以出现这种悖论而无力自拔?本对此试作分析。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