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茶》2014,(5):118-145
作为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宁波在中国对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宁波为门户的中国先进文化的输出曾对亚洲各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米兰 《风景名胜》2011,(9):69+68-69
细数这条线路上的几个点,无不与大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站宁波,因海而兴,因海而名。宁波之名,缘自于“海定则波宁”这句话。历史上,宁波一直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全国三大贸易口岸之一,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起泊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原因,然后概括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和各朝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征,最后就海上丝绸之路在海上贸易发展、增进文化交流、推动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发展、提升区域地位等方面的历史作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中国而延伸至世界各地。就广义而言,中国的海外移民(亦即华侨)及其对侨居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关系、交通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丝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10-11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在宁波举办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综观论文,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综合性研究及“申遗”问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陈炎先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初探》一文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泛指全球东西方通过海洋进行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研究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地处浙东平原,东海之滨,早在七…  相似文献   

6.
袁锋 《郑和研究》2001,(1):61-63,65
中国对外商贸与文化交流,是从陆路开始的。早在汉代,由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甘肃)出西域(新疆),贯穿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开始形成,隋唐之期已转入盛世,宋代持续发展,直到元代之后由于海上交通的逐渐开拓,这条穿戈壁、涉流沙、战酷热、战严寒的陆上贸易通道才渐告沉寂,而明代郑和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大放光辉,也为我国航海史与海洋运输业留下值得骄傲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10,(12):40-40
<正>2010年5月18~19日,广东省阳江市召集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城市,举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活动,扬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史上的重要价值和突出地位获得与会城市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8.
宁波倡议     
《中国文化遗产》2006,(1):69-6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海洋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来中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遗产与宝贵财富,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与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崇高而神圣的职责,是人类实现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勇 《四川文物》2023,(4):75-87
长期以来,关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及相关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多以中国境内发现的各种舶来器物或异域文化因素的考察为主,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来自中国汉朝的文物或汉文化因素却少有问津。东南亚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区域,在相当于中国两汉时期的考古遗存中,发现了很多汉朝文物,如陶器、铜镜、铜容器、钱币、印章等。这些发现是当时汉文化沿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走向世界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走向及汉代海外贸易等问题的珍贵材料。其中,越南中部的秋盆江三角洲和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以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的克拉地峡,是中国汉朝文物发现最为集中的地方。很显然,这几个地方因地理位置特殊,在当时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和繁盛一时的贸易中心。从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汉朝文物看,进入东汉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向东南亚岛屿地区的一些线路。  相似文献   

10.
自西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先后出现了十余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的大小港口.这些港口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历经兴衰与更迭,至宋元时期,最终形成了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贸易枢纽港.这三大港口不仅是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起迄港,而且在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结合市舶制度的建立、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线路的拓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状况,对宋元时期这三大港口的发展规模、功能特征、地位作用及其演变历程等进行比较研究,以进一步揭示三大港口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港口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省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整理"海丝"资料对于研究福建省的历史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福建省上杭县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以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海丝"史料为着重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时不仅在福建沿海地区海外贸易繁荣,在山区也有海外人口迁徙、海外贸易、宗教文化交流、农作物传播等活动,藉此揭示上杭县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吴培植 《丝绸之路》2014,(10):50-51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发展主线,探讨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可提升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都是我国古代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福建是世所公认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主要起点。从汉唐到明清直至近代,福建都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上长期处于独特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大量的外国银币流入福建,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存世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外国银币,是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的重要历史见证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遗产》2006,(1):69-69
2005年12月10至11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和日本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宁波港口贸易、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有久远的历史,古代研究中西方的交通道路有海陆两种,其中,中国丝和丝织品通过海陆运输给西方,因此被称为海上西方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沿线国家的海洋活动。广州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本文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在概述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上,探讨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现实意义,旨在说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期为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南方文物》2005,(1):76-82
自西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先后出现了十余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的大小港口。这些港口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历经兴衰与更迭,至宋元时期,最终形成了广州、明州(宁波)、泉州三大贸易枢纽港。这三大港口不仅是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主要起迄港。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起点于中国,自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他国人民进行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粤、闽;岭南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地区。从西汉时起,中国人就从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出海,在南海和印度洋上同外国通商。三国时期,孙权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联系南海诸国,他们所经历各听说的国家有100多个。刘宋以后,海上交通更加发达,“自梁革运,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对岭南,乃至中国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福州一直是中国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有着悠久的港口历史和发达的造船工业。历代福州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不畏艰险,跨越海洋,从事瓷器、丝绸、茶叶、香料等商品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传播,留下诸多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本文通过对明代以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物史迹的整理研究,旨在揭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论证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地位。一、悠久的港口历史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30日至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系组织召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遗产国际专家工作会"。受主办方邀请,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陆琼、清华大学教授吕舟、中山大学副教授朱铁权等专家学者参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研究员燕海鸣代表柴晓明院长及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组参加了会议。会上,参会专家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义、时空框架、线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模式、沉船遗迹、港口  相似文献   

20.
唐天宝年间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外贸易成为唐朝与海外诸国进行商贸往来的主要渠道,中外经济交流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这种形势为福州与中原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的大发展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使福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并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