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来没有如此渴望过——让那扇门开着。 那扇门是我父母房间的门,在我的房间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扇门里透出的灯光和月光。 八岁时,我自己就有了一间小屋。晚上,如果父母房间的门不开着,我是绝对不敢入睡的。  相似文献   

2.
花瓶中的爱     
刚才,我和妈妈吵了一架。真是的,不就是打碎了一只花瓶嘛,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吗,莫名其妙!我想着刚才的一切,走出了小区大门,看着熟悉的那扇窗户,刺眼的灯光晃得我睁不开眼。妈妈,那不就是一只花瓶吗?值得你大发雷霆?地摊上几十元的东西,比你的女儿还重要,我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3.
1933年9月,我和爱人欧阳恺丽订婚前, 无意地发现她手中所持一把黑扇,上 面所写的一行又一行的泥金楷书,竟出自钱大钧的手笔。我诧异地问她那把扇的来历,她告我是她姊姊欧阳藻丽的扇,不是她的。我问:“钱大钧为什么给你姊姊写字?”她  相似文献   

4.
怀念张漱菡     
石楠 《江淮文史》2001,(1):118-123
每天上午10时左右,是我和我老伴下楼开信箱的时候。我们住在四楼,却常常争相为之。信箱于我们就像一扇通向大千世界的窗户,让我们看到外面缤纷的世界,给我送来朋友的问候,也给我带来希望和惊喜。可是2000年8月里的一天,当老伴将一摞信和书刊放到桌上的时候,我的目光却惊伫在寄自台湾永和市那个大封兜上了。  相似文献   

5.
马征 《中国土族》2009,(3):21-22
要说对丹噶尔城的记忆里,最让我倾心的,还是那一扇扇暗红漆或黑漆大门后,清雅幽静的四合院。不瞒你说,对于曾承载过我童年时光的庭院,我的牵挂尤胜,以至时不时在梦中,又回到老家的四合院:庭院里,月华泻地,花木重影,依稀是我儿时常见的景象。然清夜梦醒,怅惘何似。  相似文献   

6.
树的眼睛     
中考在即,每当夜深人静,我倦怠时,便会望望窗外的树。那树上一个个小洞,就像一双双眼睛,是我的朋友在天堂看着我呀!这时我就会充满了干劲儿,继续学习。那是一年春天,我去医院看奶奶。在病房里,就感到有个小家伙盯着我。我猛一回头,就撞上一个男孩清澈的双眼,很大,很亮。他穿着大人的病号服,瘦小的身躯掩藏在衣服里。“什么事?”我问。“你有红领巾吗,大姐姐?”小男孩问。“当然有。”我甚是自豪。”我可以借你的戴吗?同学们都有了。”小男孩又问。我抽出红领巾,递给了他。他很高兴地走了。此后,只要我一去医院,那个小男孩总会和我玩,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安静的女孩,在这座花团锦簇绿色的小区里谁也不认识我。宽厚的墙壁挡住了人们的交往,人与人之间彼此关上心里的那扇门,闭紧了情感的那扇窗。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压抑,所以我什么都不想说,什么都不愿意  相似文献   

8.
我来自中国     
旅行多年养成的习惯是探访每个国家唐人街或中国城,总想更多了解他们的故事.居住在中国城的同胞们,经历过种族歧视、独立发展的困境,时至今日仍有隐在的偏见.当我去亲近他们时,就仿佛透过那些灰旧的建筑,在关上的房门里,默默地面对世界,流泪;在出门时,换上笑颜,再多加一份努力奋斗.我有无比的崇敬,却无从表达,只愿做扇小小窗户,透过我,让他们了解祖国的近况;透过他们,写实海外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不引人注意地,春悄悄地爬上树梢,游进池塘,走近每一个人,我用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着。站在我家的窗户边,我看见在高楼大厦之后,是紫金山那连绵的山脉,高低起伏的山峰是大自然用她的神笔画出的。春的来到装点了它,绿色在它身上萌芽。紫金山不再是冬天那光秃秃的样子,春天为它穿上了新的衣服,披上了新的容貌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青海随想     
庞白 《中国土族》2013,(4):73-73
黄河老头一把花白大胡子,满脸深浅皱纹的老头,站在黄河边。他把白帽子摘下,作葵扇,扇胸。他咕咕噜噜唱的歌,我一句也听不懂。我叫他,问他,他不理我。我坐下来,看他,望他,他还是不理我。我拿起一块泥巴向他扔过去,他仍然不理我。他自顾自地发出的声音,持续迷醉自己。那往上的声音,绑紧,再绑紧;那要命的声音,骤然直上,  相似文献   

11.
冬天的雪盈盈而落,我捧着一把冰凉洁白的雪花。你却担心我是不是要感冒了。“唉,我的世界你不懂。” 隐约记得,儿时的我与妈妈在车站等车的那一幕。路灯很高,那时我也很好奇。 我问:“妈妈你看,那路灯都高到天上去了!”妈妈笑笑,并未说些什么。我有那么些不服气,努力往上跳跳,胡乱地抓着。只好撇撇嘴,不一会儿就又笑了,嘟囔着:“明明就很高,我都抓不着。”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地不知说些什么,风吹过,它们就扇着翅膀飞走了。  相似文献   

12.
《神州民俗》2009,(7):18-18
当你漫步在现今广州荔湾区多宝、逢源、宝华等一带,踏着坚细的青石板路,看到那些尚存下来的西关大屋建筑、看到那光滑的小磨青砖墙、趟栊门、色彩斑澜的满州窗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期望着一扇酸枝的趟栊哗啦地拉开,虎钮铜锁的大门闪出月白的衫裙,油亮乌黑的辫子甩在身后,木屐“的的哒哒”地敲响青石板路,渐渐隐没在巷口那婆娑的吊着根须的大榕树下……闲步在这个西关的里问曲巷,这里的每一扇门,每一块满州窗,都仿佛在不动声色地诉说着炫目繁华的曾经,印汜着西关小姐的倩影,讲述着那些老去的日子中一个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拜天  刘伟 《世界》2007,(3):73-73
我很自豪地宣布,《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收入并修订这个词条,和我的一篇文章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写过一篇《有朋自远方来》的俗语歪考文章,发表之后有读者来信问我:现在信息交流的手段这么发达,远方的朋友还来干吗呢?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嘛!其实,在那篇文章里,我已经部分地作了回答,来干吗?一言以蔽之:吃!  相似文献   

14.
家谱     
我的祖辈生活在南方山区,清清的赣江从村前流过,村中有一片大大的水塘,水塘边足家祠。每逢过年或清明,大人们都要在这里给祖辈上香、叩头。每逢村中老人去世或哪家添厂伢子,族长们就从家祠里拿出一本黄黄的,用毛边纸制作的大簿子。我问那是什幺?回答说:是家谱。后来我识字了,我也翻升那本厚书,在“万”字辈里找到了父亲的名字,还知道了爷爷的爷爷的名字。这就是延续了我们族人几百年历史的家族谱。  相似文献   

15.
最可爱的人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们还在那"轰轰隆隆"地工作着。他们就在我家楼下。还记得那天傍晚,我放学回家,打开窗户,想欣赏一下暮色下的南京城有多么美丽。不料想,他们却突兀地闯入了我的视线。那是一群农民工叔叔,  相似文献   

16.
袁志柱 《旅游》2009,(10):69-69
清晨,呼和浩特市旧城的大昭寺那扇朱红色的大门还没打开,旁边通顺街上早已经热热闹闹地开市了。 老街路口牌坊上“塞北老街”四个金色大字,沐浴在一片朝阳的光辉里;街道两旁那些青砖灰瓦的店铺.还有那些颇具蒙古民族传统风格的铜器、皮件,仿佛是送给每一位过客的一本陈旧相册,翻开了就是老街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7.
游春秋乐园     
正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常州淹城的春秋乐园玩。一进大门不久,一组雕像就映入了我的眼帘。在一个精致的小亭子里,坐着一个穿着古装的人,面前摆着一张矮桌子,上面摆放着酒壶和水果。身后还站着两位身穿宫纱的少女,给他打着扇。他的对面还坐着一群演奏着什么乐器的人。我好奇地跑来跑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这时,妈妈笑着问我:  相似文献   

18.
石崴  李旻 《旅游》2000,(9):17-17
9月9日我终于离开了拉萨,从市区到机场的路很长,望着拉萨河上静静矗立的白杨树,我轻轻地对自己一遍遍地说别了,别了,对面的车飞驰而过,我知道其中的一辆里一定有他。我们的目光一定曾在某个时空段里交错而过,就象我们的命运。我只有深深地,在心里叹息着,那一刹那,我读懂了路旁每一棵白杨树传达给我的信息,走吧,走吧……  相似文献   

19.
艺览天下     
《旅游纵览》2009,(2):25-25
<正>《在别人窗前》(油画)作者是苏联的瓦西里耶夫(1942~1976)。这幅画具有浓厚的俄罗斯风情和耐人寻味的含义。在冬季寒冷的早晨,一对恋人在挑水时相遇,姑娘肩挑扁担紧靠在男友胸前,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警觉和不安,而此时,在他们身后一扇结霜的窗户里,正有一只灰暗的眼睛在向外窥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莫愁湖玩。刚进大门,我就闻到一股淡雅的清香。我问:"爸爸,这是什么香气啊?"爸爸说:"我也不知道,我们边走边找吧。"我们继续向里走,走着走着,我们看见了一个荷花池。我终于明白了,那股淡雅的清香原来是荷花的香气啊。池塘里,各种颜色的荷花争奇斗艳,有粉的、有红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有的花儿是含苞待放,有的花儿竞相盛开,好像小朋友粉嘟嘟的脸蛋。荷花的下面是荷叶,大大的荷叶,貌似一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