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专诚 《沧桑》2015,(1):20-28
战国前期,先后发生了三场著名的变法活动,即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本文拟以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为重点,并参照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研究,深入思考社会变革对于国势、国运以及更广大空间和时间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战国秦汉时期联系秦楚地方的交通要道,武关道在交通格局中有重要的地位。楚怀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商鞅、张仪、周亚夫等都曾经以武关道为舞台,进行了重要的历史表演。武关位置的确定,对于认识武关道走向至关重要。陕西丹凤武关镇曾经出土有"武"字戳印的板瓦和"武候"文字瓦当,有助于推进战国秦汉武关与武关道的研究。地湾出土简文"武关候",可以证实"武候"即负责武关管理守卫的职能设置,从而成为推进交通史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之回顾田卫平,崔向东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对战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战国中后期,西方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频频东进,韩、魏割地求和,楚国迁都东走,齐、燕屡战屡败,能与强秦抗衡者,唯...  相似文献   

4.
王子今 《文博》2013,(6):23-26
武关道是联系秦楚的交通要道。商鞅封地在这条道路上楚怀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以及商鞅、张仪、周亚夫等都曾行经此道,完成了重要的历史表演。陕西丹凤武关镇出土"武候"瓦当和有"武"字戳印的板瓦,是有助于明确战国秦汉武关位置的重要文物资料。而武关道的走向,也因此得以明朗。  相似文献   

5.
释青川秦牍的田亩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9年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的秦更修田律木牍,是个很重要的发现,使我们对于战国和秦代的田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有助于深入探讨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 "亩"原是农田间一长条的高畦。井田制以"百步为亩",每亩田宽一步,长一百步。百亩之田,就是把一百"亩"并列在一起,正好宽一百步,长一百步,成为一个正方形。秦商鞅变法改"百步为亩"为二百  相似文献   

6.
李天虹  熊佳晖  蔡丹  罗运兵 《文物》2022,(3):64-74+1
“贱臣筡西问秦王”觚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郑家湖墓地M274,该墓为战国末期秦文化墓葬,墓主为一位有文化的下层吏士。木觚形制特殊,由一截圆木纵剖而成,长33.6、宽3.6、厚1.7厘米。总体上分为两面,两面各均匀分为七行以书写文字。全文约700字,首尾连贯,记筡与秦王的对话,内容是筡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战国秦文献。该木觚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木觚这一文字载体的形制和应用,丰富、推进对于春秋战国之际某些史事和政治生态的认知都具有重要价值,亦为研究策问类文献的生成、流传和演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商鞅是战国中期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相秦期间实行变法,大力地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相关政策和思想对后来秦国乃至秦王朝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极端的措施和思想也为后来秦朝的速亡埋下了伏笔。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相关政策及其思想,来论证商鞅变法与秦朝速亡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郑威 《江汉考古》2023,(2):89-92+130
通过对胡家草场《岁纪》部分简文的条析,本文初步讨论了简文涉及的战国后期至汉初的一些重要史事,对秦始皇元年开凿的郑国渠、秦始皇二十九年东游、文帝初汉与南越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李维的名世之作《建城以来史》,对于研究罗马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李维撰史既追求史事之真,对史事进行真假判断,也追求史事价值之真,对史事进行定性的判断。这两种判断既有相合之处,也有相分之处。以罗马传统道德为准绳的价值判断有时被置于真假判断之上。李维求真思想存在的两种判断,融合了希腊化时期史学和罗马传统史学的特点,反映了史家对求真和致用关系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战国人对秦为“四塞之国”的解释崔向东,秦芳对秦地山川形胜的论述始于战国初年的商鞅,但称秦为“四塞之国”则是苏秦首倡。苏秦师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求说周显王未遇重用,乃西入秦国。他对秦惠王这样描述秦地山川形胜:“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  相似文献   

11.
对于商鞅变法,《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都做了很清晰的记叙,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位史学家对商鞅变法全部过程的记录有各自的取舍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司马迁和司马光在史书中对商鞅早年经历、商鞅变法内容与评价的描述来浅析商鞅变法。  相似文献   

12.
正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教授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已于2016年3月由中西书局出版。这辑整理报告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记载了春秋时期郑、秦、楚、齐等国多个重要人物的言行。其中关于郑国的内容特别突出,五种六篇中的三种四篇均与郑国史事相关。其中的《子产》篇论说了子产的道德修养和施政成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6,(3)
正清华大学在2008年7月入藏的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由于内容主要是经史一类珍贵文献,有重要学术价值,已得到国内外有关学术界的重视。清华简的整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到2015年为止,已出版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辑[1]。最近又新整理出简书五种,都与春秋时期史事相关[2],特在这里作一简要介绍。这五种简书都是前所未见的佚籍,简上均没有篇题,现题是整理时试拟的。在五种里  相似文献   

14.
持战国土地买卖说的同志,依据有二:(1)《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的话说: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括“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其实,这两条史料都不足为据。 《汉书·食货志》虽然引用了董仲舒说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的话。但《战国策》、《史记》却只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各以差次名田宅”,根本没有土地买卖之词,就连班固本人,在同书中,也只是讲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同样不提土地买卖之事。再拿云梦秦简来看,其中“顷畔”、“盗徙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7,(2)
周公庙所出土的"薄姑"腹甲卜辞由于关系到周初薄姑史事,有特别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于该片卜甲上的三条卜辞进行了细致的释读,认为其主要内容是记载了薄姑遣使来周,周王命人去薄姑回报的过程。联系到薄姑的历史和周初的史事,这片卜甲的占卜时代很可能是在武王伐商的过程之间。  相似文献   

16.
历史研究原本就存在宏观、微观(或许还可加上两者之间的中观)的区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宏观研究也可以叫作系统研究或整体研究,着重对史事的全面陈述与把握,微观研究或可称为个案研究乃至细节研究,着重史事的细节钩沉与精审考订。但宏观与微观都是相对而言,对于中国史来说,区域研究为微观;而对于某一省区来说,  相似文献   

17.
白于蓝  周悦 《历史研究》2020,(5):198-207
<正>《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所收《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与今本《尚书·金縢》大体雷同,学界普遍称之为简本《金縢》。自公布以来,对简本《金縢》文句的校释及研究屡有收获,但个别简文的释读仍有讨论余地。特别是第8—13号简文,由于涉及成王与周公的君臣关系、周公摄政与还政等周初政局重要史事,且与《史记·鲁周公世家》相关表述十分接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评介王家俭《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是姜鸣继其《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史事编年》之后的另一本大作。由于该书设计新颖,印刷精美,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地引起爱好与研究海军史者的高度兴趣。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自清末以迄今日...  相似文献   

19.
均粮记碑记录了明嘉靖初年山东高唐知州王纪"均粮"的史事。均粮一事,是王公的重要德政之一。碑文如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对于研究明中期以后北方的税粮与赋役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丁氏兄弟抢救文澜阁四库全书是杭州人所熟知的史事,杭州历史博物馆藏《文澜归书图卷》资料九卷,图文并茂,真实地记录了史事的过程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它以实物的真实性佐证了以往的研究,是研究晚清社会思想以及地方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文章通过对图卷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探究传统精神,提出文澜阁归书史事的社会群体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