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黑是神秘     
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图为江西萍乡武功山的傩舞,佩戴黑色面具的舞者,手持法器,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这里的黑色显得诡异而神秘,是沟通人神之色。  相似文献   

2.
白木 《文史春秋》2006,(8):51-53
傩(nuó)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是由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傩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盛行于江西、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安徽、福建等地的民间。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遗…  相似文献   

3.
傩(nuó)是中国古代驱逐疫鬼的宗教仪式,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延续至今已数千年。傩戏是傩化的载体,是渊源于古代傩仪和傩舞、以驱邪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民间宗教仪式戏剧。傩戏形成的准确年代已不可考,至迟在宋代已有傩戏出现,而蜕变出傩戏的傩仪和傩舞,则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以至更古远的年代(附件一)。  相似文献   

4.
梁军 《丝绸之路》2013,(4):82-83
"傩文化"是一种人类文化的共生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都曾有过傩文化的漫长经历。傩以象征性的仪式活动为载体,传承着千百年来民间信仰、观念、习俗、游艺、表演、宣泄、狂欢的深厚传统,它历经沧桑而依然存活于21世纪的乡土社会中。甘肃古傩文化的底蕴极为丰富,悠远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瑰丽多姿的各种傩仪、傩舞、傩戏、法师舞以及由它们派生出的傩神、傩面、傩俗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宝藏。  相似文献   

5.
周代傩礼考述胡新生傩礼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摊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其演变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由傩礼派生的傩舞。傩戏和形形色色的面具艺术直到现代仍流传于湘、赣、桂、浙数省的少数地区。作为中国傩礼的源头,周代傩礼所确立的一系列惯例对后...  相似文献   

6.
傩舞之谜     
边极 《福建旅游》2005,(6):48-48
在华夏传统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图腾和巫术意识。其中,跳傩舞即是典型传世之作。据考证,福建最早流行傩舞的当数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无疑,泰宁是闽域傩舞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7.
钟馗小考     
钟馗打鬼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钟馗既能打鬼,遂被神化为辟邪的神:绘成图像,贴在门上,便是护门守院的门神;挂在室内,便是镇宅的“魁星”;端午节给孩子带在身上,不仅能“辟邪”,而且能“祛灾”.于是,钟馗在我国民间,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研究我国古籍中由物到人的钟馗,不能不说是研究我国民俗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曾澜 《民俗研究》2017,(2):129-137
汉族傩祭仪式中的礼物馈赠实质上是赠神之物的分享行为,以跳傩弟子作为沟通者来实现它在人神之间的分享。赠神之物的分享不仅是跳傩弟子确证其人神沟通者身份的方式,更凸显了村民信仰者、傩神、跳傩弟子之间的文化同一性及由此凝聚的村落文化共同体意识。而傩仪的遗产化及其带来的市场价值使得赠神之物的分享转变为礼物的支配,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同一性,瓦解了基于傩神信仰之上的村落文化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傩的源生与流变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傩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意义。中国傩源起于自然崇拜,""的初始原型当为禳星祈福的女巫,是远古星宿崇拜的一种反映。禳星祈福的女巫是古代方相氏的最初形貌。中国傩在距今约二万年前甚至更早时期便有可能产生。傩由北向南迁移与图腾崇拜有关,""与"隹""鸟"的结合是太阳、鸟图腾崇拜的历史印证,是稻作农耕文化的内在要求。驱""巫仪是鬼神崇拜的产物,方相氏在驱""仪式中以巫的角色担负着驱疫恶鬼禳解邪祟的使命。道教、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丰富了中国傩舞、傩仪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傩戏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民艺镜头     
《中华遗产》2012,(6):144-147
“万载”傩神 以面具为神,独此地无二。江西万载县池溪村傩神庙就是傩面的世界。“面”“面”相视:有怒目阔口者、眉清目秀者、忠义威武者、皂面无情者,这四色傩神,其受香火。客家傩舞开锣的时候,傩面即被迎请出庙,开始傩的“神戏”之旅。江西是傩文化的发祥地,艺人匠心独运,从刻制的赣傩面具上,既能感受到他们对干种神角的致敬,  相似文献   

11.
从南阳汉画像看汉代的傩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迪 《中原文物》2002,(1):78-81
傩是由原始宗教而派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为"假面跳神".傩起源于远古社会,形成于商代.到周代、汉代,傩发展为由方相氏主持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傩逐渐复杂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傩文化,其具体内容有傩祭、傩舞、傩戏、傩面具等.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丰富而形象的傩文化内容,使我们不但对汉代的傩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对研究傩文化的起源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何琼 《贵阳文史》2013,(4):80-81
麻山深处的望谟县新屯镇柯杉村,山峦叠嶂、群山环抱。在新屯镇的柯杉村八组,有一个卢姓家族为主的戏班子至今传承着傩戏,其傩面具的精致古老、道具的花式种类,堪称中华一绝。傩戏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是一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柯杉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卢姓居多,听戏班子的班主卢兴义讲,他们村的傩戏由祖师何法真(壮族)从广西引入,至今传了八代。最早用于布依人"做桥"、"烧香"、  相似文献   

13.
<正> 流传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傩舞,作为人类早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信息。这种民间风俗,折射出人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生态的深深眷恋。至今尚存在于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样一种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霍尔王妃的传说和"邦"祭年都乎村,位于青海黄南州隆务河畔,是同仁县的一个土族村,现有230多户人家,1300多人口。村子坐落在一座古城里,三面高墙一面崖,街巷窄小弯曲,房舍拥挤。於菟,在汉语典籍中是"虎"的别称。跳"於菟舞",是年都乎土族人每年冬季必行的隆重民间祭祀活动,它的目的在于驱邪逐魔,求吉纳福,这种被村人看得极重的一种精神图腾仪式,已经存在了很久。  相似文献   

14.
刘霄 《史志学刊》2023,(5):17-27
寿阳“爱社”傩舞俗称“耍鬼”“闹鬼”,流传于山西寿阳平头镇一带。2008年寿阳“爱社”傩舞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舞蹈类,这本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莫大契机,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挖掘抢救与保护,“爱社”傩舞与其原始祭祀文化、宗教傩仪形制发生本质分离,故借助碑刻资料、方志记载、口述访谈等途径,重构“爱社”傩舞的祭祀仪式过程,挖掘其文化核心要素,为群体性非遗保护作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祁门傩舞     
正祁门傩舞,是主要流行于黄山祁门县一带的民间传统舞蹈,源于古时腊月里劳动人民用来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扮成比臆想中的疫鬼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狂热的舞蹈来驱邪。傩舞在历史上以明清为盛,后来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涵也  相似文献   

16.
庹修明 《东南文化》2000,(4):115-120
傩和傩祭,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傩、傩舞是一种驱逐疫鬼的古老的巫术活动,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文字形成前的母系社会。  相似文献   

17.
陈荣 《中国土族》2005,(2):24-28
在我国的春节传统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的“社火”表演,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在偏僻的山乡,它几乎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祭祀、娱神、娱人的活动。笔者考证其渊源,认为它是东汉的迎春礼俗和当时进行的祭祀太一神的礼仪,以及先秦季冬时进行的傩祭、蜡祭等一系列活动连续进行形成的民间的一种变异的礼俗。西宁社火起源的民间传说及认识“社火”表演自古有之。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云:“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清代的李斗在《扬州画坊录》卷九记载:“立春前一日…  相似文献   

18.
崔雄 《东南文化》2002,(6):74-81
钟馗在正史上并无其人,然而千百年来,在戏曲、小说的广为流传中,早巳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神祗,并且在岁月的变换中,也由岁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转变为端午驱魔招祥的人物。长期起来,国人盛行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图象,用于制煞驱邪。因此,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钟馗也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千百年来,画家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钟馗画作品,为人们研究钟馗画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黄林 《丝绸之路》2006,(11):18-20
傩祭,是远古化的遗留,在一些较封闭,少有现代明冲击的地方,仍然顽强地存在着。这种带有明显人类早期化和民间艺术特点的祭神仪式,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社会的化信息,十分珍贵而有价值。尤其在西北一些民族地区,这种舞祭活动仍有保留,且近年呈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钟馗在正史上并无其人,然而千百年来,在戏曲、小说的广为流传中,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神祗,并且在岁月的变换中,也由岁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转变为端午驱魔招祥的人物。长期起来,国人盛行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图象,用于制煞驱邪。因此,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中,钟馗也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千百年来,画家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钟馗画作品,为人们研究钟馗画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