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慧荣 《神州》2013,(23):151-151
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沟通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将无法正常的交流。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媒介。但是在语言中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现象,有主观的不平等,纯语言的不平等以及交际的不平等。主观不平等,它涉及到的是人们对彼此语言的主观看法。纯语言不平等是指由于语言使用反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产生的不平等。交际的不平等指如何使用语言去进行有效地交际。本文根据语言学家赫德森对语言不平等的分类,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语言中的不平等现象,并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现象,希望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沟通工具,没有语言我们将无法正常的交流.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媒介.但是在语言中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现象,有主观的不平等,纯语言的不平等以及交际的不平等.主观不平等,它涉及到的是人们对彼此语言的主观看法.纯语言不平等是指由于语言使用反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产生的不平等.交际的不平等指如何使用语言去进行有效地交际.本文根据语言学家赫德森对语言不平等的分类,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语言中的不平等现象,并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现象,希望能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的公民权利不平等状况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体制建设的不完善,也是法律保护的缺失。本文以公民权利平等为核心,分析了农民遭遇的不平等状况及其原因探析,并提出了几条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海涛 《沧桑》2009,(1):73-7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个平等”理论。这一理论实现了党的私营经济理论的新飞跃,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私营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提出必将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深入研究“两个平等”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妇女平等就业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艳云 《攀登》2002,21(6):32-35
文章就我国妇女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面临的就业问题及种种政策性和非政策的不平等待遇 ,提出作为  政府应制定平等的就业政策。从妇女自身而言 ,应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从思想、心理和非政策到能力等各方面的挑战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现实中存在的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分工状况。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十分重视,但对近代中国的平等条约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由中日双方自愿商定,权利义务对等,明确规定互不侵犯领土,互不干涉内政的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条约,而且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中日修好条规》昭示后人:对外平等交往是历史的必然和发展的前提;强权和武力解决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强大的国力及和平诚信的理念比条约的平等性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西欧许多公地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间,存在着由公地制度所决定的经济方面、法律方面、政治方面的某种程度的平等。主要表现在共同体成员之间份地地块的平等分配,其他资源的平等分配;共同体成员在村规面前的平等;共同体成员在管理共同体事务资格方面的平等,包括平等地参加庄园法庭与村民会议,参加立法、审判、判决与决策,平等地选举与担任共同体管理、执法人员。这一切都体现出公地制度中的平等精神。  相似文献   

8.
朱瑞 《攀登》2006,25(3):24-26
科学发展观把追求平等和社会公正作为发展的目标,而社会性别平等问题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同时,追求事实上的性别平等,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中美平等新约谈判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美平等新约谈判述评吴景平1943年1月11日,中国和美国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①(以下采用沿袭多年的简称中美平等新约)。这是近代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文件。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美平等新约的背景、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已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史上,许多流派都论述过科学、工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妨说,科学工艺观的进步程度往往是各个流派进步和成熟程度的一个尺度。共产主义思想史研究者往往忽视这一重要方面。 大革命是18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的分水岭。在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水平方面,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等派”比大革命前的摩莱里等人有了突破性提高。他们对科学和工艺的不同态度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吕旻悦 《神州》2012,(26):151-153
政治平等需要依靠民主与法治来作为保障,这也是伴随宪政发展公民在追求平等的过程。在法国政治现代化也就是法国宪政发展历程中,公民表达平等的愿望尤为鲜明突出,平等思想启发革命实践,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同时政治现代化也有助于公民平等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意义的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由管理者一人制订,配班老师、保育教师、孩子和家长都听从管理者安排,被动地开展活动。"家庭式"的班级管理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由"权威"向"服务人员"转换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确认自己的新身份——"平等中的首席",让幼儿在平等中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昂 《黑龙江史志》2013,(15):148+150
"平等"、"自由"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课题。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思想家。在他看来,"平等"虽然使得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的执行自己的个人事务,但是,过度的平等就会走向个人主义甚至是利己主义。在对自由的理解中,托克维尔认为,"自由"能够抵制住平等向着个人主义发展的苗头。本文将通过对托克维尔对"平等"、"自由"的观点以及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阐述,逐步揭示出托克维尔的革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谈论一个文明的社会或政府是否能客观地、体系性地评价国家的发展,以衡量其本身是否为国家中个人的发展提供最低限度的正义保障.试通过援引不同于效用主义下的福利平等理论、资源平等理论的能力理论作为权利理论的补充,以广州市"第三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其生命健康权与社会保障权受到基本保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地域公共政...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的中外条约关系具有畸形法律性质,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不平等属性之外,还附带某些平等属性的内容。其中整体性平等条约,分为综合性和具体事项两大类别,均在强权政治的大背景下昙花一现。各不平等条约中又有着平等性质的条款,在权利义务的约定方面,或给对方规定相应义务以维护中国的利益,或作对等规定予以中方某种权利。还有符合近代国家关系及其交往规则的条款,或承诺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或对国家间的交往方式和规则作了规定。另有司法互助、海难救助、中立性质等方面的条款。这些内容居于附属地位,未能改变不平等条约关系的本质属性,但反映了中外关系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西欧有非常丰富的平等观念。其最基本的内容可以归结为 :在上帝面前的平等、在基督徒身份面前的平等和在部落成员资格面前的平等。  相似文献   

17.
北齐洛阳平等寺造像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汉魏故城东300米,寺里碑村南(郑潼公路)120米处,有露出地面参差不齐的四通造像碑首,这便是北齐洛阳平等寺的文物遗迹。1963年,此碑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版四:1)。平等寺初建于北魏,历经北齐诸朝,是个著名的寺院。北齐高姓封建统治,仅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自文宣帝高洋始,笃信佛教,使得北魏末年洛阳城内外毁于兵燹的有些寺观,重加修葺,平等寺就是应运再兴者之一。数百年来,由于这四通碑被埋入地下而鲜为人知,就是近年来见著于介绍平等寺造像碑的材料,也都是语焉不详。1984  相似文献   

18.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通过对一种完全未经文明浸染的"自然状态"的预设,认为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财产私有制成为政治不平等开始和加深的根源,使生理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相互为用,把人类日益带入灾难的深渊;而政治不平等反过来又加深了私有制下的贫富对立.卢梭的这些思想闪耀着天才的光辉,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18至21世纪初俄国农民群体的财产不平等问题。作者认为,财产不平等问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评价标准均需要重新思考。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不平等系数优点在于,人们可以据以测量不平等程度。然而,其缺点是只能测定相对的不平等,不能测定绝对的不平等。对俄国三百年间主要是农民群体的财产不平等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不平等程度差异。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俄国农民群体的财产不平等程度与英美等国家相比并不严重,但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力量强大、村社传统绵延不断,俄国农民对财产不平等问题十分敏感。这正是俄国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0.
战争与文化演进:卡内罗的限制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起源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平等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以阶级为基础的国家,人类经历过什么样的一个阶段?国家起源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它经历了什么样的一个过程?这几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引起激烈的争论。我们知道,可以大致把学们在国家起源动因与过程问题上的观点分为两个大的派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