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苏州东山镇古称“东洞庭山”,位于苏州城西南太湖中,明代时因四面围水,亦有“包山”之称。“2000年,东山镇面积96.55平方公里(包括山地、小岛)。最高莫厘峰海拔293.5米。”[1]宋代以前,东山人烟稀少。“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经过东洞庭山附近的太湖水域,见洞庭山地势险要,风光秀丽,不少朝廷重臣及中下级官员遂把家室留在了东山。这一大批北方世族在这里聚居和生活,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中原文化。800多年后,仍能在东山看出其繁衍的脉络、聚居的村落、遗存的古迹及“非遗”等记忆。  相似文献   

2.
正地处苏州城西南太湖边的洞庭东山与太湖中的洞庭西山(现称金庭),古名莫厘山与林屋山。莫厘山以隋初丞相杨素部将莫厘驻兵而名,林屋山则以有林屋洞故名。明初因林屋洞中有金庭玉柱,称洞庭山。明王鏊《震泽编》载"稍东为洞山,林屋洞在焉,有金庭玉柱。"山之东称东洞庭山,简称东山,是太湖东北部的一个半岛;山之西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1956年苏东(苏州—东山)公路通车及2016年太湖大桥建成,东山和西山直接连通。  相似文献   

3.
在东山方志名人馆建馆十周年之际,东山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将方志名人馆搬迁到东山镇东街明代古宅敦裕堂内。馆面积和整体建筑都比原馆扩大了一二倍,内容展示也从原来的三大部分调整为东山史迹、东山名人、氏族寻踪、历代义举和修志之邦五部分,所有版块都作了扩容和调整,于今年5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一)宝通禅寺习称宝通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是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洪山古名东山,故寺原名东山寺。关于宝通寺最早的记载见于《洪山宝通寺志》:"按稽鄂渚黄鹄山之东十里许有山,名东山,乃三楚第一雄峰。上有黄鹄亭,相传刘宋时始建寺。唐贞观间,额曰:弥陀寺,面南,山门西向。"由此可见,武昌东山于南  相似文献   

5.
江南第一楼     
造楼并非为比富春在楼俗称雕花楼,在苏州吴县东山镇,原为金氏私人住宅,占地2亩多,1922年动工修建,1924年竣工,投资3741两黄金,为近代仿古建筑中的奇迹。要说造楼原因,先要介绍金锡之其人。金锡之,吴县东山人,祖居东山东菱田,其祖父金叶传善武功,在东山教有不少徒弟,并以此为生,金家的老宅即是金叶传从当年“施状元府”中买下来的明代建筑(靠在雕花楼的西边,今保留完好),金家迁居于此  相似文献   

6.
东晋谢安(320-385年),年青时便名闻朝野,朝廷征他为官,他屡辞不就,隐居会稽东山。谢安到建康后,怀念会稽东山,他仿照故居式样,在今江宁县东山镇土山兴建别墅,常去休憩饮宴,土山因此也就改名为东山了。4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国主苻坚...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是一个面临太湖、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历史化名镇,可是在旧社会,战乱频繁,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穷落后。为了生活,不少青少年不得不放弃学业,到上海、南京等地当学徒。这一批批青少年向往民主、自由、和平、幸福,他们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影响,于1936年起,纷纷组织起以自己东山母校为名的同学会,出版了《新东山》、《东山青年》等刊物,还在东山创办了“新东山流动图书馆”。“七七”事变后,不少旅外青年返乡,又成立了东山抗日后援会,创办了莫厘补习班,为176名男女学生补习化,还以街头娱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八年四月,闻一多先生途经贵州时,画下了多幅描绘贵州山水、古迹的写生画。其中有一幅题为《清镇县东山寺》。画中的东山寺在清镇东门桥西南的东山之顶。据《安顺府志》记载:“东山,一名巢凤山,在城东笔山后。高七十余丈,周围三里余。上建寺。山体三层,中层有岩,大数十围。岩下有洞,外狭中阔,旧传有仙佛居此……山半有古杉二株,大数十围,亭亭对峙,秀色参  相似文献   

9.
熟悉孟子经典的人对这句话不会陌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东山即是峄山,位于邹城境内,如今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 峄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诗》《书经》《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而秦始皇泰山封禅的途中,峄山则是重要的前站,历代帝王将相、文豪名擘,都曾慕名登临,留下了峄阳、孤桐、子思、春秋“四大书院”和许多瑰丽的诗文墨宝、碑碣石刻.  相似文献   

10.
臧丽娜 《民俗研究》2004,(1):129-139
明清时期的苏州东山民居主要分布在苏州市东山镇新义村、陆巷古村、杨湾古街等地,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明善堂、绍德堂、瑞蔼堂、凝德堂、遂高堂等。通过对这些东山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建筑装饰特色的实地考察,可以看出这些古老的建筑物既具有苏派民居的典型特征,又具有独特的地域建筑艺术特色,体现了当地“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并由此折射出民居文化中蕴涵的传统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1.
位于江汉平原西北部的荆门市,因城郊的两座山而得名。东为荆门山,西为虎牙山,两山“峰峦对峙,上开下合,厥状如门”。荆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古被誉为“荆楚门户”。它依山傍水,林木茂盛,泉水四溢,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城区中部有始建于隋代的东山宝  相似文献   

12.
剑川坝子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山,一座叫东山,一座叫西山,两山正好相望。说来也怪,东西两山雨水特多,东山放晴西山下,西山雨停东山落,有时竟是东西两山同时大雨倾盆,而其它地方则是晴空万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里有个动人的故  相似文献   

13.
清镇市城东,距离城区东门桥500米处,有一座挺拔俊秀、形如一支倒竖毛笔的山峦,即是清镇的东山。东山原名巢凤山,山上有一古寺,人称东山寺,其原名为巢凤寺,解放前东门桥、扁坡一带属于巢凤乡。其巢凤之称谓源于东山顶有一巨石,形如一只蹲在巢穴中的凤凰而得名。笔峰东山上古柏参天,树木葱茏,一片翠绿,自古以来就有“笔峰叠翠”之美称,曾是清镇八景之一。据《清镇县志稿》(点校本)记载:清镇八景之“笔峰叠翠”,即“笔山耸峙城东,每遇晨曦初上,翠雅宜人,秀色如画”。东山海拔高度约1400米,山体相对高度约120多米,方圆2平方多公里。东山有主峰和次峰,主峰顶部面积近4000余平方米,合5.5亩;次峰较矮,与主峰紧连,顶部约3000余平方米。尚若站在东山最高处远眺,漭漭群山及清镇城区尽收眼底,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贵黄高速公路紧贴山脚伸向远方,320、32l国道与贵黄公路在此交汇。东山前面约500米处是清镇城区的重要入口——东门桥,进出车辆在宽敞的云岭东路上奔驰;街道两边商店“一”字形排列开来,过往人客川流不息。东山左边不远处是一壁青山,与青山相接的地里不时飘来阵阵花香。东山右边与扁坡自然村寨被通往有机厂的公路分开,山脚到公路之...  相似文献   

14.
茶香满洞庭     
<正>苏州洞庭山其实有两座,一座叫东洞庭山,一座叫西洞庭山,当地人俗称为东山和西山,著名的洞庭碧螺春就产自这里。两山宛在太湖的怀抱中,被太湖一水衔接滋养润泽,主峰莫厘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脉鱼龙脊背状,气势雄伟。大运河从它的外围流过,与太湖在这里交汇,之后继续向东,  相似文献   

15.
东山,又名栖霞山,相传此山原有苗王墓,故俗称“老王山”,海拔约1200米,位于今贵阳市东里许,与贵阳黔灵山东西遥相对。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山川》载:“东山,在治城东,山颇高大,而林木丛茂。俗名老王山。本朝郡人知县陈昌归隐于此。”嘉靖《贵州通志·山川形胜附》也载:“东山·在治城  相似文献   

16.
南京九华山古铜矿遗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华山古铜矿位于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东北3公里的南山(图一)。南山海拔204米,其东、北、西三面被和尚山、仙人桥、九华山、雷打山、黄土山、葛藤山、东山及石浪山等群山环抱。这些山的海拔都高于南山;东沟、西沟及北沟把它们与南山分隔开来。南山南面为一片开阔地(图二)。南山及周围群山均为伏牛山区的一部分。伏牛山是宁镇山脉的一段,地质构造上受宁镇反射弧弧顶近东西构造破碎带及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属于妥协构造控矿的  相似文献   

17.
“东山里”就是盐池县。盐池县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北靠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与陕西定边县相连,南与甘肃环县毗邻。总面积713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三十站——莽吉塔城:莽吉塔城,今抚远县通江乡小河子屯"城子山古城遗址"。具体位置为:抚远县城东北10公里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城子山上,故俗称"城子山古城"。古城为明代遗址。古城衔山,山以城名"城子山",城以山名"城子山山城"。此城是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中的第10城。海西东水陆城站一共10城,皆在今黑龙江省境内,莽吉塔古城是最后一城。古城东、北倚悬  相似文献   

19.
勾漏洞及其著名游客陈驹勾漏洞在广西北流县城东十里处的勾漏山主峰下。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曾提到勾漏山:"其岩穴勾曲、穿漏,故名。平川中石峰千百,皆矗立特起……."可见其山是因其洞而得名,而该洞之所以得此名,又是由于其状貌特点;"勾曲、穿漏"。勾漏洞原...  相似文献   

20.
正吓煞人香是横空出世的碧螺春苏州的名茶除了白云茶、天池茶为历代记载传扬外,清以来却是碧螺春闻名天下,与龙井相伯仲。其实,早在唐宋以来,太湖洞庭山就开始采制茶叶,品种也较多,有西山剔目、东山片茶,也有粗杂的边销茶。清王维德《林屋民风》载:"土产茶出洞庭包山者,名剔目,俗名强茶。出东山者品最上,名片茶。制精者价倍于松萝。"清方武济撰《龙沙纪略》云:"茶自江苏之洞庭山来,枝叶粗杂,函重两许,值钱七八文,八百函为一箱,蒙古专用,和乳交易与并行。"由此可知,清初洞庭山采制的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