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战国中期的唯心主义思想家孟轲,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由于他说过一些似乎是同情人民疾苦的话,特别是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一句话,长时期以来一直被一些人吹捧成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思想的进步人物。反动文人胡适从"民贵君轻"这句话引申出:"孟子的政治学说很带有民权的意味。"苏修的御用学者更是把这个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大肆美化,说什么孟轲宣称"人民的利益是治国的最终和最高目的"呀,孟轲的言论特别表现了"民主性"呀,孟轲"创立了人民有权推翻无道国君的理论"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
"仁爱"这东西,是被孔丘吹得天花乱坠的。可是,为什么这经常宣扬"泛爱众"的孔丘,上台不久,就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那经常宣扬"人性善"的孟轲,却专门论证对奴隶和劳动者进行剥削和统治是"天下之通义";大肆鼓吹孔孟的什么"以仁爱之心诗人"的叛徒、卖国贼林彪,在他大吹法螺的同时,却为什么磨刀霍霍,向革命人民下毒手?这孔丘、孟轲和林彪三家所说的"仁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需要弄清楚的。  相似文献   

3.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两千多年前,孟轲妄图使垂死的奴隶制起死回生时自吹自擂的狂言。孟轲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反革命野心,据说是孟母"断机教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培育人才 ,选用人才 ,历来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大事。古今中外 ,概莫如此。在这方面 ,孟母三迁教子与永守三选用人 ,堪称良苦用心 ,别出心裁。孟母 ,即我国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的母亲。孟母为了把孟轲培育成为大器人才 ,曾带着幼年的孟轲三迁教子。第一次 ,孟母带着孟轲搬家到一个屠宰场附近 ,孟轲每天到屠宰场去玩 ,看屠夫们杀猪宰羊。不多久 ,孟轲就活像一个“小屠夫” ,孟轲穿围腰、拿刀、走路等 ,都跟屠宰场的屠夫们没有二样。孟母一看很不对劲 ,急忙进行第二次搬家 ,这一次搬到一个丧葬场附近 ,孟轲经常看到的是一些人吹着哀乐 ,扛着钱纸…  相似文献   

5.
庞朴 《文物》1977,(10)
荀况在《非十二子》篇批判子思、孟轲学派说: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 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 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于思,孟轲之罪也。荀况这一段话的辞句很激烈,可是所批评的五行说究竟有些什么内容, 却只字未提。或许在他当时;因为思孟的原书具在,"受而传之"的"俗儒"又不少,并无说明的必要吧?他决不会料到,时过境迁,人言言殊,莫衷一是;尤其是所指的思孟五行说,对于后人,竟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6.
旧时中国的孔庙(或称文庙),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祀孔子,其中颜渊、子思居孔子的右边,曾参、孟轲居孔子的左边,统称"四配"。唐朝初年,孔庙中尚只有颜渊一人配祀。唐睿宗时,孔庙中的配享者(孔子的门人或者在经学上有成就的人死后随孔子一起受到祭祀)增加为颜渊、曾参  相似文献   

7.
两千多年前的孔丘和孟轲,为了复辟反动的奴隶制,曾经竭力鼓吹"天才论"。孔丘宣扬"生而知之者上也"。意思是说有的人从娘肚子里一生下来就有先验的知识,他们是上等人。孟轲则宣扬有"不虑而知"和"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先天就有的,不必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林彪,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也疯狂地鼓吹"天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野店村南至今还残存着一块"孟府"的"钦赐"祭田界石碑(图一)。这块碑,是孟轲五十七代孙"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孟元于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立的。历代的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则在华夏大地传颂了2000多年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这是一位集智慧和坚韧于一身的慈母,令国人敬仰。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孟母教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迁择邻而居,为儿子小孟轲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割线断机,使孩子明白了  相似文献   

10.
邹县孟轲的老巢"亚圣府"内有一批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吹捧孔孟和孟府勾结日本侵略者、卖身投靠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尊孔与侵略、尊孔与卖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邻居古今谈     
古人选宅,非常讲究择邻,《左传》中就记载着"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的谚语。孟母三迁,就是为儿子选择合适的邻居,使幼年孟轲的日常行为有良好的榜样。如今有许多城市居民为了让孩子能进重点中学或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千方百计地迁移到某  相似文献   

12.
旧时中国的孔庙(或称文庙),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祀孔子,其中颜渊、子思居孔子的右边,曾参、孟轲居孔子的左边,统称“四配”。唐朝初年,孔庙中尚只有颜渊一人配祀。唐睿宗时,孔庙中的配享者(孔子的门人或者在经学上有成就的人死后随孔子一起受到祭祀)增加为颜渊、曾参二人。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立孟轲、扬雄像于庙廷”、  相似文献   

13.
1961年5月30日是广州三元里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斗争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指挥部旧址——三元古庙内,举办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展出实物、文献、照片等共百余件,简要的反映了这一斗争的光辉史实。陈列内容共分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陈列里有"英国在印度设立的鸦片制造仓库"、"英国在虎门伶仃洋停泊的躉船"等照片,这就是英国侵略者侵略和毒害中国人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论中共在1921—1949年建构“人民”话语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话语是中国革命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在建构这一话语时,一是注重"人民"话语的历史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赋予其不同的内涵;二是突出"人民"话语的阶级性,与"国民"等其他话语作了严格的区分;三是赋予"人民"话语以无上的价值向度;四是强调"人民"话语的真实性。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话语的科学建构和准确运用,不仅为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而且也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15.
尚义 《攀登》2001,20(Z1):19-20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因为无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落脚点就表现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学习"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将之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而要做到这点其关键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根本保证是必须从严治党,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雄风常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八十余年的光辉历程。"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在六月十五日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了,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每个人都应该也必定会欢欣鼓舞的迎接并拥护这部人民的宪法草案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等因素持续低迷,包括一些政界上层在内的日本右翼反华言行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人捡起了在日本废除已久的对华蔑称,称中国为"支那"。日军侵华时期曾以"支那"蔑称中国,这已成为中国人民无法抹去的历史伤痛。现在一些日本政要重拾这个旧词,自然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60,(3)
美帝国主义者是中国人民的死敌,——这是中国人民在实际斗争中所获得的结论.远如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美国军队在中国的大掳掠,十几年前扶植了蒋介石王朝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十年来对我台湾领土的大霸占,千方百计企图卷土重来的大阴谋,——这是我中国人民时刻记住的血债,无论美帝国主义者挂上任何招牌,耍任何花招,是不能蒙蔽中国人民的眼睛的.我们已经是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美帝国主义者从中国大陆上驱逐出境,我们还一定要斗争到把它送进坟墓为止.美帝国主义者不仅是杀人越货的强盗,也是盗窃我国文化财富的惯匪,几十年来盗案累累,现在它又企图进行最后一次的大盗窃了,这就是二月十二日公开以美国国务院出面,假借"展览"为名,要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革命时期,"共和"这一古老政治词汇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建国者参照各种政治理论和历史经验,结合他们所处社会的特点,不仅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政体,而且为它做了全面的辩护和诠释,从而完成了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这种新型的共和政体,不再是"人民"与贵族分享权力的混合政体,而是完全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代表制政体,它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和适应范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古典共和理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民主"的概念也得以扩充,"人民"通过代表制行使政治权力的政府,与"人民"亲自掌握权力的政府一样,都可以叫做"民主"。这两个交错并行的观念转化过程,不仅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共和"与"民主"的概念,而且使得两个原本含义不同的政体名称,最终变成了同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