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当战国时代,为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向南侵略,燕赵秦等国分别在国境之北修筑长城。到秦始皇统一,当时的政治条件和国防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的情况下,秦帝国政府就把旧日燕赵及旧来秦国所筑的长城,联结起来,西起临洮,东迄辽东,这就是来函所说该书插图上所书的「古长城」。自此而后,中经汉、魏、晋、隋、唐诸代,都曾对长城进行修补。两宋时代,辽金领土,均据有长城以南,在两宋与辽金的关系上,长城就失去了国防的意义。迨明帝国建立,驱躯蒙古统治者于长城之北,为巩固国防,再事修筑,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沿城设镇驻兵,为  相似文献   

3.
绕了一段道之后,时至中午,我们已走在金山岭段长城上了。它尽管残破不堪,但仍看得出当年的雄姿来。这段长城起伏于高度400—600米的大小金山上,据说当年此处守边将士以浙江金山人为主,久而久之就被称为金山岭长城了,它是戚继光任蓟州总管后修缮加固的长城中最好的一段。它有两个“中国长城之最”,一是戚继光为了预防再发生“庚戌之变”那种敌军从后面绕道进攻长城关隘的情况,特意把长城修成双面垛。,以便于抗击内外攻击,二是由于此处易受侵扰,驻扎的守军特别多,体现为敌台最是密集,我粗测了一下,大约60-100米就有…  相似文献   

4.
读书     
《华夏地理》2013,(3):171-171
给人启迪的长城故事 “无巧不成书”。巧就巧在两个人都叫威廉,巧就巧在两个威廉都全程考察了中国长城。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书——《两个威廉与长城的故事》。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书中,两个时空相隔百年的威廉,以他们考察探险中国长城的经历,向读者讲述了他们眼中过去和现在的中国长城,以及两个长城考察探险者非凡的经历和故事,揭示了中国长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5.
回望长城     
许思窈 《风景名胜》2009,(1):132-137
长城,历经数千年烽火的洗礼,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辉煌和光荣的同时,也目睹了令后世难以忘怀的灾难和伤痛。长久以来,我们喜欢将它比喻为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视其为国之骄傲。然而当我们真正地走近长城时,我们却看到更多的即将消失的古城、古堡、古村,以及正在消失的与之相关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英俄争夺西藏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俄两大殖民帝国,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在中亚互争雄长、在中国南北对峙的劲敌。1907年两国就彼此在长江流域和“长城以北”的势力范围达成协议,双方在中国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两国在中亚的对抗以妥协告终。二十世纪初英俄在中国西藏的角逐,便是双方在中亚长期争斗的余波,也是两国为分割在华势力范围而较量的最后一幕。  相似文献   

7.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8.
北魏泰常八年长城寻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拓跋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后,曾两次在北方修筑长城,第一次是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①。还有一次是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中书监高闾建议:“於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②。这两条长城与阴山山脉呈相同的东西走向,太和八年长城修筑在阴山以北,李逸友先生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③一文中,已证实了这条长城的存在。对泰常八年长城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长城经过的“长川”及西至之“五原”存在分…  相似文献   

9.
<正>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沿用六国长城,加以修缮、补缺,使之连成一线,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遗迹,在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以及宁夏的河东地区,均有发现。惟黄河左岸宁夏境内之秦长城,尚未见报导,学者或认为有,或认为无。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肆虐的地区,流沙常常将古代的遗迹堙埋,这为长城的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然而仔细寻找历史故迹,仍然可以发现若干线索,以资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宁江长城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的具体走向和沿革关系(在不同地段是燕秦汉三代各自筑有长城,还是三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其中某两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某代、某两代虽新筑有长城却仍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利用前代长城)一直未有定论,其经由辽东、朝鲜的东段问题更多。 在辽西地区燕秦汉长城西段的走向基本清楚,从北至南发现王道长城遗迹,一般认为第一道长城(赤北长城)是秦长城,第二道长城(赤南长城)是燕长城,第三道长城是汉长城。尽管这三道长城也有彼此间关系如何的问题(三道长城沿线上都发现有燕秦汉遗物),但是燕秦汉长城西段的基本线索还是清楚的。东段长城则仅有两处发现,一是在沈阳至抚顺间的浑河北岸发现20余座汉代墩台,沿续约70余里,其构造与西北、河北和辽西等地的汉长城相同①,这里暂且不论。二是在朝鲜发现一道大宁江长城。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古代高速公路之首——秦直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倾全国之人力、物力,兴建了两项名传亘古的浩瀚工程,一为修筑长城,二为“治直(道)、驰道”。长城绵延万里,巍然耸立,作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历代吟诵,妇孺皆晓。而同等距离内修建规模和工程难度与长城相差无几的秦直道,则世人所知者甚少。关于秦直道,文献虽有记载,但极为简略。翻遍《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料巨著中,仅觅得“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数年不就”等这…  相似文献   

12.
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赵等国的统治者就开始在此修筑长城,此后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御的需要,一直绵延不绝地修筑。本文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情况,结合文献记载,对河北历代长城的发展、修筑情况分别做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赵等国的统治者就开始在此修筑长城,此后历代统治者为了防御的需要,一直绵延不绝地修筑。本文依据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对河北历代长城的发展、修筑情况及保存情况分别做了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最早记载廊坊境内战国燕南长城遗迹的史籍是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八十五:“八月,李贞言:‘与契丹千余骑遇于长城北。’”胡三省注:“此战国时燕所筑长城也,在涿州固安县南。”战国时期,今廊坊的安、大城两县地处燕、齐两国边境,《大清一统志》及安、大城的清代、民国史志虽有长城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1989年廊坊的考古工作首先在大城县杨堤村等处发现俗称“长城堤”的战国长城遗存,并做了小范围调查。  相似文献   

15.
北齐长城考     
尚珩 《文物春秋》2012,(1):46-53
北齐王朝作为一个地方性政权,立国仅28年,却前后兴工7次,共修筑了5道长城,纵横数千里,其工程之大,在秦汉之后、明朝以前的长城修建上可推为第一。但由于有关史籍记载不详,地望多变,使后人对北齐长城分布、走向的认识产生混乱。本文立足田野考古调查的成果,并结合史料的有关记载,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对北齐长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嘉峪关     
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为万里长城的西端点。因城在嘉峪山麓,故名。其南凭雪峰如玉的祁连山峰,北依逶迤绵亘的马鬃山脉,两山相距仅30公里,为河西走廊最窄处,关城扼守其间,如虎踞龙盘,咽喉之势天成。嘉峪关初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据《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历百余年而就,成为雄踞河西走廊的重要关隘。  相似文献   

17.
梁建宏 《丝绸之路》2010,(11):36-41
<正>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长城史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关于早期长城,亦即东周秦汉的长城更是如此。譬如,长城的起源问题;东周诸侯国中哪一国最先筑的长城,筑于何时;各国各时期长城的起点、经由地和终点都在哪里;它们的构筑特点和建置制度怎样,彼此间又有什么关系;有些长城的国属和时代问题;对一些有争议的文献记载如何理解和用考古资料去印证,等等。这里,我初步归纳出八个方面的问题,试陈述陋见,希望可供研究者参考(请参看《东周秦汉长城位置示意图》)。  相似文献   

19.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陈江万里长城,犹如一条长龙,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东西相距一万余里。这项伟大的古代建筑工程,是历经我国几个王朝的修筑而告竣的,由于其工程之艰巨,历史之悠久,举世罕见,故被誉为世界的一大奇迹。而对长城的研究,也就...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0,(10):28-29
“舟楫之胜可敌长城之雄”,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就像长城在众人心中“重千斤”一样,大运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同为中国古代工程奇迹之一,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大运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