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农耕文明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中南部的大黑河中下游和浑河下游地带,北面为大青山,东面为蛮汉山,南面为丘陵山区,而大黑河流域则是较为平坦的呼和浩特平原,水草丰茂,宜农宜牧,气候适宜人居,自古以来北方各族长期生活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谱写出祖国历史的重要篇章。大黑河和浑河,是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自东向西注入黄河,在这两条河流域内古代各族创造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2.
筱筠 《中国土族》2014,(2):47-48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林乡卧马村黑林河上,东西横跨着一座老磨坊,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从清朝至今,它已存在了上百年。在历时五年的青海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因鲜明的地方特色、时代特点,"黑林磨坊"被列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得到了保护。连日来丰沛的雨水,使得磨河里的水流比往日多了一些,哗哗的流水声在这个斜风细雨的午后,给宁静的山村平添了几许生机。顺着水流望去,黑林磨坊默然静立,河边草滩上盛开的马兰花绽放着一抹幽蓝。  相似文献   

3.
王长华 《丝绸之路》2012,(15):67-70
耕田一经商一读书一仕宦,王家的一代又一代先人,从最低微的底层开始,走过了被中国传统社会视为标准模式的盘旋式上升之路,从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仕途的通达。而遗留在今天山西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亲眼见证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往昔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它就像一尊农耕文明时代遗留的化石,完整而逼真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它在今天的价值,无疑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龙胜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梯田原乡"。这里的苗、瑶、侗、壮、汉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青瓦木楼之中,躬耕于龙脊梯田之上,山清水秀、天人合一。长期以来,龙脊梯田农业系统范围内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人均收入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龙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始对龙脊梯田进行旅游开发,龙脊梯田辖区内壮瑶同胞的生活也逐步好转。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宣传力度的加大,特  相似文献   

5.
康乾时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此后经历大规模农民战争扫荡以及鸦片战争殖民主义炮火轰击,帝国一蹶不振,不复再现昔日辉煌。传统社会内部危机周期性发作,以及统治昏庸腐败显然是导致这次衰变的重要原因。不过这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以往历代虽。  相似文献   

6.
崔淑敏 《神州》2021,(9):20-21
五谷画是中华农耕文明珍品,滋生于民间艺术沃野.本文从历史渊源、演进背景、大连五谷画成就及未来几个方面,阐述了五谷画的发展历程,表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生生不息的魅力,唤起人们传承、弘扬这一珍贵艺术形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孕育、发轫和发展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修志传统,具有农耕文明的本质特征和鲜明色彩。其中宗法制社会性质、小农式生产生活方式、教化式治理传统、乡土情谊、乡绅阶层是与古代修志传统关联密切的五个方面,它们与修志传统之间存在内在结构性关联。  相似文献   

8.
]在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经济类型、社会文化、社会风俗等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从历史社会风俗角度,以寺庙和碑刻以及节日庆典的演变为主要切入口,窥探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社会文化的变化过程及"汉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界遗产》2012,(2):77-77
哈尼梯田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至少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一是悠久的历史渊源。根据当地哈尼族民间文学和旅谱等记载,以及全福庄现存的已传45代的“石刻分水”实物推算,至少自唐代初期,受战争影响迁徙来此地定居的哈尼族先民就开始选择海拔1000至1500米的山坡地建设村寨,开垦梯田。  相似文献   

10.
缘起 资兴市,湖南南部五岭山区的一个小县。上个世纪,国家在资兴建了一个大型水库,发展水电,后来又大力发展采矿业,以此为支柱,资兴经济崛起进入了全省的十强县行列。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资兴社会离传统农业社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1.
刘金城 《南方文物》2012,(2):212-215,222,223
一、高足杯的创烧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①、半坡②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其中黑陶高足杯是目前已知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高足杯,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高足杯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礼记》载"执觞觚杯豆而不醉"③,这说明觞、觚、杯、豆  相似文献   

12.
农耕园里     
正去苏州农耕园体验,呵,我们欢天喜地!一路上,看到大片绿油油、大片金灿灿的庄稼地挨挨挤挤地围着一栋栋白墙黑瓦的农舍,我们感叹农家风光无限好!上午,我们在那儿种植花草,采摘新鲜的蔬菜……体验农民伯伯的劳动和创造。临近中午,就开始野炊了。我们先搭小灶,再生火,妈妈们负责切菜、洗菜,爸爸们就负责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西藏,人们经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藏族的农业产生于何时呢?作为长期从事西藏农业发展史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难给予人们一个极其满意的回答。我深知,在西藏,研究农业发展史难度非常困难,因为本区除发现曲贡、卡诺两地文化遗存之后,今天还缺少能够反映古代(4500年以后各个时代的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藏》2001,(2):59-60
  相似文献   

15.
回望霍州     
思念家乡,是每个在外游子一种故土情感的本能。霍州是我的家乡,霍州的山水人情时常萦绕在我的心间。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曾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眷恋,不管是幸福、幸运、感恩,还是偶有的困苦与忧伤……我因工作调动离开霍州时,正值壮年,虽谓"荣升",却曾夜伫小院,留连绵绵。  相似文献   

16.
回望晋阳     
龙山之下,汾水之畔,一片依山傍水的锦绣之乡。这里便是曾经几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却被岁月湮没千年的晋阳古城所在地。 在我的眼里,崛起于2500年前的晋阳,是一座有着多重  相似文献   

17.
正有幸受甘肃酒泉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我也鱼目混珠了一回,到安南坝采风。"安南坝"来自哈萨克语的音译,是这片广袤区域在其官方认可的一切文书上的名字,也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影响的明证,就像曾经的安西、镇远等县名一样。实际上,哈萨克族人不这样叫,他们亲切地把这里称为"阿娜巴尔",  相似文献   

18.
回望红旗渠     
正红旗渠,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经十年辛苦,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在太行山腰的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今天,我们回望红旗渠,仍然能从那些朴实的劳动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力量……红旗渠的由来1959年春夏,林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境内的淇、淅、洹、露等大小河流都干涸了,致使已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  相似文献   

19.
回望长城     
许思窈 《风景名胜》2009,(1):132-137
长城,历经数千年烽火的洗礼,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辉煌和光荣的同时,也目睹了令后世难以忘怀的灾难和伤痛。长久以来,我们喜欢将它比喻为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视其为国之骄傲。然而当我们真正地走近长城时,我们却看到更多的即将消失的古城、古堡、古村,以及正在消失的与之相关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回望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间.我一直在思考、创作,从未真正言表过什么所谓思想啊、观念啊、艺术境界啊、造诣啊,等等。就算偶尔和朋友们聊天漫谈,也大抵都是些艺术杂谈罢了。也曾想过要归纳一下,捋顺一下,也想整点正儿八经的文字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