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淑霞 《沧桑》2014,(2):31-34
清末洋务运动和新政都是晚清政府为挽救和维持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两次运动在经济、军事、教育、政治诸方面的改革并不是孤立、割裂的,二者在目标、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关联性。可以说,新政就是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松赞干布的军事改革李燕在牺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六期的文章对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在青藏高原所进行的一场军事改革的过程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说,在松赞干布推动藏族的历史发展,革除农奴制,走向封建制,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替王朝的过程中,军事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光绪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清政府调动数万名新军先后在直隶河间、河南彰德进行了两次规模巨大的军事演习,即会操。这两次会操展示了晚清军事改革的成就,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次会操造成的巨大影响,还直接关乎晚清政局。但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领域发生了重要巨变,尤其是在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清政府借鉴当时先进的德国军事制度,建立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支陆军部队。但由于受到晚清社会的大背景限制,特别是传统文化、落后经济、社会风气以及德国目的等方面的影响,晚清陆军只能停留在模仿的程度上,无法触及德国陆军的精华,因此也不可能成为欧洲那样的现代化军队。  相似文献   

5.
何文平 《清史研究》2006,2(3):43-51
影响晚清军事变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现实的需要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晚清广东,严重的盗匪问题制约着军事变革的进程,受其影响,绿营的裁撤不彻底,勇营得以发展并呈现明显的“本地化”特点,新军建设也因之受到牵连。而不成功的军事变革又削弱了政权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所造成的“捕务废弛”和“兵匪”的情势,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乱。晚清广东的此种情形为理解晚清改革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居延汉简揭示了贝丘、厝、鄃等沿河诸县曾由魏郡划入清河郡的事实。此事实以及汉元帝改清河国为郡、贝丘成为清河都尉治所等现象,都与西汉后期治河形势变化引起的清河郡河务职能的强化有关。汉代部分内郡承担有国家赋予的专有职能。郡都尉虽以"将兵"为责,但并非总以军事为主要职任。郡都尉的职责,乃至治所,都与其所将之兵从事的主要活动、与国家赋予该郡的专有职能密切相关。西汉后期清河郡承担治河职能,清河都尉也以治河为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7.
晚清之际,面对外国列强的咄咄进攻和国内日益激化的各种矛盾,清统治者不得不寻求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以期摆脱危机,长治久安。在这股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中,清满族统治者的龙兴之地———清朝陪都盛京(今沈阳)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由于盛京的政治与军事体制皆为陪都之制,迥异于其他地区,因此,了解和研究清末陪都盛京的军政改革,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一清末陪都首先进行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并为军事改革准备了条件。陪都,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首先是一种政治现象,表现为一种政治制度。清朝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划全国为十八行省和若干特…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细珠 《安徽史学》2001,(4):32-36,27
军事教育体制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极力主张废除传统的武科举制度,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并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制。这些举措为张之洞在湖北的新军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近代军事人才,并因此而开启了晚清中国的军事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甲午陆战的失败是晚清陆军军事教育的重要转折点.由于汲取了甲午陆战失败的教训,陆军军事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陆军军事学堂的数量还是教育人数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启动了军事变革。但晚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却宣告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顿挫。当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比较时,发现日本在指导理论、政府威权以及军事变革诸要素的变革上,比晚清政府处理地更加科学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