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嘉考据大师钱大昕所著《通鉴注辨正》,堪称清代通鉴学考辨著作的代表作。它在考辨内容上极为丰富,校正文字,考辨地理名物、官制典故,既纠正《通鉴》原文之误,辨正胡注之误,又补正胡注之漏。在考辨方法上也极为严谨,在汲取前人之说的同时,还注意扩充史料范围,采取多种途径的考辨方法。钱氏《通鉴注辨正》充分体现了乾嘉考据学的三大特点:一为博,表现为考证内容广泛和开拓了新的史料范围;一为精,表现为无征不信,精益求精,有时还对致误原因加以深入分析;一为疑则阙疑。钱氏这一考辨之作学术价值主要有二:一是对《通鉴》及胡注有察漏补缺和辨正纠误之功;二是对二十世纪新历史考证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乾嘉学者钱大昕与王鸣盛治学以考据见长,二者在历史地理领域的研究各有特点。钱大昕擅长运用缜密的考辨方法,致力于建置沿革的考证纠谬,成果丰硕。王鸣盛则重视地理考察,贯通古今史事,辨析形势险要,探究地理条件与历代兴亡、战争胜负的关系;同时又以《禹贡》为中心,将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篇章纳入地理考辨的范围,反映其学术研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钱大昕与王鸣盛的考证成果及历史分析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细密考证与归纳、概括的综合分析也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钱大昕对《后汉书》进行富有成果的研究,在清代《后汉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钱大昕研究《后汉书》时先从小学始,对《后汉书》及其《注》进行了校勘和辨伪,内容涉及典章、官制、舆地、氏族、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在考证方法方面,他灵活运用版本互校、金石考证、以及避讳等方法,这些考据的方法极具科学性,对整个清代的考据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点校本《新唐书》一方面誉满天下,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其问题主要在:1、校勘不够精审,漏校甚多;2、校勘分寸拿捏不当,部分校记尚需斟酌;3、校改原则把握不严,有违校勘宗旨。本次点校修订,拟仍以百衲本为底本,通校各种宋刻残本与现存较完整的元刻本,以及元刻明修本,并参校明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浙江书局本。而本次修订最需要着力的地方,是全面运用本校与他校的方法,极力搜罗异文,仔细甄别材料,审慎决定取舍,撰写逻辑严密、文字简明的校记,同时注意充分吸取前贤及当代学者有关《新唐书》的校点考订成果,最终形成一个体例严谨,标点准确,校勘精审的新定本。  相似文献   

5.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与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并称为乾嘉时期三大考史名著。三书各有侧重,也各有特点,但与《考异》精于考订、《札记》综贯史事不同,《商榷》范围更为广泛,兼重校核考证、议论品评和诠解蒙滞。清人李慈铭说:“钱专考订,鲜及评议;赵主贯串,罕事引证。兼之者,惟此书,故尤为可贵”。①这一说法是符合实际的。首先,重视对史书的校核考证,是“商榷”应有之义。王鸣盛在《自序》中对“商榷”的解释是:“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一周者,予为改伪文,补脱文,去衍文…  相似文献   

6.
钱大昕是乾嘉时代史学巨擘,尤以元史见长,相传在其身后留有遗著《元史稿》一部。日本学者岛田翰在江浙访书时曾见到残帙,在国内引起过一定影响。然而通过道光间学者毛岳生过录钱大昕批注可知,钱大昕所作的工作只是在明修《元史》的基础上改订文字,删省传记,又补入《元史艺文志》与《元史氏族表》等而已,并非新作一部《元史稿》。岛田翰自称曾见到钱大昕残稿一事固不可信,钱大昕之子钱东壁、钱东塾所作《行述》所谓有"纪传志表皆已脱稿"的《元史稿》也是夸大之辞。  相似文献   

7.
室韦是我国古代东北西部地区的一个民族综合体。最早见于《魏书》,记作失韦,有《失韦国传这》。《北史》、《隋书》、《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均作室韦。有关室韦历史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有论述,其中关于室韦历史地理的考证也不乏其文。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得。笔者不揣冒昧,在前人成果基础上,试作北魏至唐时期的室韦地理考补,略陈管见,以求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8.
钱大昕学术思想述略——兼论对乾嘉学者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大昕是人们熟悉的乾嘉学者,以其所著《二十二史考异》与王鸣盛、赵翼齐名。长期来,一些著述论及钱大昕在学术上的功过得失时,总是列举其如何勘正旧史之疏漏,校订史书传写刊刻之衍脱,及考证历来史注之舛谬,如此等等。似乎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考史学家,是乾嘉学派中“为考证而考证”的典型代表。也有些论者举钱大昕做过清朝的官,还曾自题像赞曰:“官登四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笈,不为不富;研思经史,  相似文献   

9.
钱穆早年以考据扬名学界,《先秦诸子系年》则是他早年治考据学的代表作。该书"以诸子之书,还考诸子之事",以古本《竹书纪年》订《史记》之误,不仅对先秦诸子的学术源流与生卒年代有了一个细致的考证,重建了先秦诸子的学脉,而且也考订了战国时代的重要史实,澄清了不少问题,奠定了战国史的研究基础。但是由于直接材料的缺乏,钱穆治诸子学主要采取了博综典籍、会通文献的方法,这种只依重传世文献材料的研究方法,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这一方面表现为在考证方法上过多运用理证法,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对新出土材料的忽视,因而他考证的某些结论也容易被地下出土的新材料所否定。  相似文献   

10.
钱大昕的历史考证方法缜密精当。“比较法”通过校勘发现问题,再由歧说择优的若干原则判断正误。“求源法”从探求史源入手,一方面据史源以证史料转引之误;一方面藉史源以推断现有史料的可信程度。“钩稽法”讲求由此及彼地追踪史料信息,辨证疑误;或从考求史事发展的源流本末深入系统地阐明史实。“归纳法”则利用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和类比等逻辑形式进行推理考证。钱氏综合利用以上多种方法考史,故能取得较好的考证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缜《新唐书纠谬》对《新唐书》失误作了系统梳理,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吴缜亦有诸多失误。书法方面,其有不明体例之嫌,且忽略史传作品之文学性,或未从史源去分析,致其所析多有偏差。考证方面,其主要运用本校法,限制考证史料来源,或时常犯如避讳等常识性及推理错误。通过对其失误之梳理,为今人史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读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钱大昕(1728—1804年),在乾嘉历史考据方面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所著《廿二史考异》(以下简称《考异》)是其历史考据的代表作。有说:“乾嘉诸儒以东原(戴震)、竹汀为巨擘,一精于经,一精于史。”(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一)又有说:“钱氏)所著《廿二史考异》皆实事求是,于天  相似文献   

13.
《文献》2014,(2)
<正>钱大昕是乾嘉学术的领军人物,其著作大多手自编定,有生前刊行者,亦有殁后付梓者,其子钱东塾曾汇编为《潜研堂全书》。《全书》之外,后世研究者对钱氏的遗文佚诗又多方补辑~①,所获甚丰。但国家图书馆藏钱大昕《南阳集》一书,却直至当代才被学界注意。最早著录《南阳集》者,是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其"钱大昕"条下著录:  相似文献   

14.
总体上,2003、2004年的中国史学史研究仍在继续深入,本文拟从三方面概述。一、著作2004年7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仓修良的《史家史籍史学》,书中显示了作者在史学史领域40年来辛勤耕耘的道路与成果。同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司马朝军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之作,内容包括《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考略、版本考略以及在分类学、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考据学等方面的意义与价值。同年11月,王记录的《钱大昕的史学思想》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打破多种研究领域的界线与隔阂,从思想的视角系…  相似文献   

15.
《续资治通鉴》一书,是清代乾隆时期在毕沅主持下,有众多幕宾参与修成。毕沅本人从始至终不仅亲自主持、而且实际纂修、修订与考核史料,是本书名符其实的作者,非依仗权力、财力雇人撰书、坐享其成。在其他参修的学者中,学术界往往强调邵晋涵的贡献,但依据史实考证,可知钱大昕的贡献远在邵晋涵之上。而章学诚曾言《续资治通鉴》二百卷,乃为概略说法,不必因此增添疑窦。冯集梧校订并重新刊刻之《续资治通鉴》,实为全稿,经梳理有关记载,枝蔓歧说均可廓清。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7,(2)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正文及"三家注"全部作了点断,其标点体系简明完整。对疑难文句的点断,广泛徵引各家论说,考辨分析,择善而从。通过将《史记会注考证》与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对读,详加考辨,可以体现日本学者《史记》研究的特点及成就,也反映出了泷川资言充分利用日本所藏各种写本和刻本,对《史记》进行全面校勘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吴缜撰《新唐书纠谬》、《五代史记纂误》稽评欧阳修、宋祁官修《新唐书》,欧阳修私撰《新五代史》,历来褒贬不一,但从校勘学角度评价,仍应予充分肯定。他提出的“校勘之职”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所完善的本校法,缜密科学,现已成为重要的校勘方法之一;他撰专书而不是夹在注释中,系统而不是零碎地稽评当代名家欧、宋之作“正史”,同时,细分门目,使史书考订带上条理类例的特点,又有开导风气的意义;他的校勘成果,后人广泛加以利用,实为《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18.
读《广西通志·邮电志》有得韦清芳社会主义新方志要求“所采用的资料,包括史实、人名、地名、年代数据.引文等务必考订核实”,我们正在编修的地方志书就是对历史资料进行科学考证的成果.近几年来有幸参予部份县志邮电篇(章)的审稿,总为核实其历代邮电机构设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郑珍、莫友芝在道光年间纂修的《遵义府志》,无论从体例、内容,还是叙述方式中所体现出的对考据与实证原则的重视,都反映出《遵义府志》明显的朴学取向。无论是内容上对地理沿革的强调,还是叙述中对史迹典章的考订、纠谬,以及对考证过程的如实记录,都体现出《遵义府志》对考据学方法的承袭。《遵义府志》对朴学考据方法的借鉴和叙述方式上的特征无疑是《遵义府志》"朴学"取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清代学者钱大昕曾纂次古今文人生卒年寿之可考者,为《疑年绿》四卷。其后赓续之作纷出,姜亮夫先生尝撰《六续疑年录》,后经扩充,增补修订,易名曰《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其书后出,蒐罗最富,查检甚便,为学者治史必不可少之书。惟历代人物,来如繁星,其偶有违失,固不害为名山盛业;订讹补阙,正后学者之责也。本文专就其书清人生卒年岁有疑误者,辨正是非,凡举正五十五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