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①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既考察了茶馆历史本身的纵向变化,也注重茶馆与国外类似公共空间的比较,特别是二者的近似性。在解释上,认为政府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茶馆长期延续的原因。当然,无论在理论、概念还是叙述方式、问题阐释上,该著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先生继《街头文化:成都的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之后的另一部力作。该文既对中国近代城市史进行了深度剖析,也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深刻地反映出在20世纪中前叶"天府之国"—成都的茶馆文化和城市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乃是一部现代版和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3.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是王笛继《街头文化》之后又一研究公共生活的力作。该书分别考察了茶馆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怎样在近代中国不断被国家现代化所吸纳并随之变化的"强国家驾驭弱社会"画面。本文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并剖析作者的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研究的进步既离不开史学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史学批评的调节。李振宏《当代史学平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以下简称《平议》)则关注到了以上两个方面。《平议》一书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评论文章的结集,主要针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历史学分支的研究个案或整体状况进行了评论。该书收录的24篇论文,可以分为4类:  相似文献   

5.
《历史研究》2007,(5):167-184
王笛新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的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3年,问世仅及一年,欧美学术界便有多篇书评,如《美国历史评论》、《亚洲研究评论》、《中国政治学刊》、《跨学科历史杂志》、《加拿大历史学刊》、《中国季刊》、《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绵厚先生的《高句丽古城研究》(下简称《研究》)由文物出版社于 2 0 0 2年底出版了 ,这是高句丽学界一件大事。该书以古城考古学为研究基础 ,整合历史文献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民族文化史等多学科 ,既着眼于高句丽古城考古学的研究 ,又在古城史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涉及高句丽史、高句丽政权史、国家发展史以及高句丽历史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史。该书从更深层面触及了高句丽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把高句丽的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与历史深度。《高句丽古城研究》共设十二章 ,其中第一章为绪论 ,第十二章是余…  相似文献   

7.
陈锋 《史学集刊》2020,(1):27-31,20
“史无定法”作为史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影响巨大。学界一般认为,“史无定法”是吴承明先生的观点,事实上在其他学者笔下,或许已多有提及,如余英时在1991年写就的《怎样读中国书》中就曾经说“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4页。所以吴承明在集中论述“史无定法”的重要文章《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缕述了这一观点的发轫:“1984年,我在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中国经济史国际讨论会上说: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别。新方法有新的功能,以至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但就历史研究来说,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太老了,必须放弃。我以为,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而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的可能,作出选择,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论证者,不妨并用,若结论相同,益增信心,若不同,可存疑”。这是吴先生提出“史无定法”的源头。在他1992年正式提出“史无定法”时,也曾经表明:“我国早有‘史无定法’之说。我赞成此说”,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并没有把这一提法归在自己名下。在缕述学术史时,这是需要首先明了的。  相似文献   

8.
<正>王笛是当今中国微观史学的领军人物,正是他把“微观史”这一当代史学界的重要门类从西方引入中国。十几年来,他一直在大学里、媒体中推广关注下层、关注普通民众的史学观。王笛的史学观经历过彻底的翻转。20世纪80年代末,他在四川大学研究辛亥革命,研究的是大历史、大事件、英雄人物。但他对历史学产生了困惑,一度缺乏热情。出于对学问的追求,他在留美访问后决定放弃教职、在美读博,在30多岁的年纪重新做回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本刊是以登载中国东南地区古代和近现代文化史学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刊物。 二、本刊为双月刊。由南京博物院主办,《东南文化》编辑部编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三、本刊刊载内容包括:考古发掘资料和研究,博物馆学、博物馆藏品介绍或研究、文物与文化、文物保护新技术、民族学、民俗调查资料与研究、风俗史、东南地区语言史、文化史学理论问题探讨、物质文化史、艺术史、宗教史、戏曲史、教育史、华侨史、历史上文化名人及学派的评介、东南地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中国东南地区历史文化和日本、东南亚等地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文化史学研究方法论、文化史论著评介以及有关学术动态报导等。 四、本刊原则上不发表译作,但对介绍国外与本刊登载内容密切有关的新方法、新理论、新观点以及属中国东南地区历史文化新资料的文章亦表欢迎。  相似文献   

10.
史学精粹     
<正>乐启良:《当代法国社会史的革新——热拉尔·努瓦利耶的社会历史学探析》(《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政治形势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对法国史学构成了强烈冲击。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史渐趋衰落,而长期遭到排斥的政治史、文化史和表征史开始回归、复兴。很少为国内学界关注的是,这一时期法国社会史也在艰难转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热拉尔·努瓦利耶的社会历史学,可管窥当代法国社会史的最新进展及其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新史学"的主干是文化史。从20世纪初年的《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到20年代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间有发展变化,也有矛盾冲突,但总体上是一个逻辑展开的过程。从文化史角度看,梁启超所构建的"新史学"理论体系,以文明史立根基,以普遍史致广大,以专门史为核心,以文化为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既体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建设过程中由博到专、分工趋细的特点,又可看出文明史—广义文化史—狭义文化史—文化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这一逻辑结构对理解和反省当下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明代的蒙古政策是明朝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蒙古史研究的热点,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的蒙古政策研究,成果颇丰。薄音湖《我国蒙古史研究刍议》(《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和罗贤佑《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分别从历史、文学和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蒙古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其中包括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为了推动和深  相似文献   

13.
<正>一、黄宗智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黄宗智先生开始进入中国法律史研究领域。在一次讲座中他曾说起:"从1988年开始,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法律史研究,转眼已经二十年了。"[1]在这二十年里,黄先生在中国法律史领域做出了卓著的成就,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论文集《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以及不胜枚举的相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意识20世纪末,西方新财政史兴起,论证了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政治的关系最为紧密,将欧洲历史按照财政史进行了重新分期(陆连超:《新财政史:解读欧洲历史的新视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当前,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著名经济史家熊彼特认为:"从国家财政入手的这种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熊彼特:《税收国家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拉丁美洲史论文集》是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主编的。文集辑入了我国拉美史学界三中全会以来的研究精萃十七篇。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李春辉为这本文集写了序言。笔者有幸,先读为快,觉得文集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选题广泛,有系统性。文集的选题既涉及到拉美古代史、近代史,又涉及到现代史;既涉及到经济,又涉及到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古代史上溯到了公元前2600年的玛雅文化,涉及到秘鲁历史上的米达制。近代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墨西哥独立运动、巴西独立、美国与古巴独立战争等等。现代史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反帝斗争、巴拿马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新中国历史的向前推进,新中国史研究也呈现出可喜局面。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促进新中国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新中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更好地推进新中国史研究,推动新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杨凤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宋学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等长期耕耘在新中国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学者,从大历史观、方法论、叙事体系、时空观念等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新中国历史的向前推进,新中国史研究也呈现出可喜局面。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促进新中国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新中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更好地推进新中国史研究,推动新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杨凤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宋学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等长期耕耘在新中国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学者,从大历史观、方法论、叙事体系、时空观念等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新中国历史的向前推进,新中国史研究也呈现出可喜局面。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促进新中国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新中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更好地推进新中国史研究,推动新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杨凤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宋学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等长期耕耘在新中国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学者,从大历史观、方法论、叙事体系、时空观念等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成绩斐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随着新中国历史的向前推进,新中国史研究也呈现出可喜局面。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促进新中国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对新中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021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党的历史上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新中国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更好地推进新中国史研究,推动新中国史“三大体系”建设,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杨凤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汉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宋学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等长期耕耘在新中国史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学者,从大历史观、方法论、叙事体系、时空观念等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开拓唐代文化史研究新生面的力作——读《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李斌城精神文明,是一个民族和时代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当时经济发展状态制约,同时又对它起促进或阻滞作用。中国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程蔷、董乃斌合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