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有个五帝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泰斗司马迁所著《史记》的首篇便是《五帝本纪》,与《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并列,说明他把五帝看作是一个时代。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五帝时代不是传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阶段。据古史文献记载,五帝时代与中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不同类型大体上可以对应。通过考古学资料与文献相结合进行研究,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社会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五帝时代与华夏文明--读《五帝时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早期阶段被称为"五帝时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所谓"五帝",分别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是代表具体人、族团和族团世袭领袖的名号,具有多层次的含义.五帝之间的关系,是领袖的继承和分支、从属关系.当时社会形态呈现出以宗主国为核心的联邦国家体制.由于五帝时代距今年代久远,加上资料匮乏,人们对它的印象似已显得不太清晰.许顺湛先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最新考古成果,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笔墨耕耘,于近期推出了他的新著<五帝时代研究>一书,从宏观和微观上对五帝时代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看法,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对五帝时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以为这是一部研究五帝时代的重要著作,也是探索中国史前考古、研究中国国家和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著作.该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共分10章38节,计78万言,可谓鸿篇巨制,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3.
从夏朝建立距今已约4000年,这期间中国历史已有文字可考.夏朝再向前推1000年,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被称作史前文明时期.那个时期没有文字,社会组织只有部落,部落里有首领.那么,部落中的首领们都是谁呢? 因政治需要而编造的史前首领 史前文明时没有文字,只有石器文化,自然部落首领的事就没有记载.之后进入夏商周三朝,这期间有了文字,可是直到东周后期(也是春秋末期),三朝已跨时近1600年,这期间还是没有关于史前部落首领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与“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同时被固化为中国人的口头禅的还有“五千年文明”——无论按照西方人的文明史判定标准,还是按照中国人自己半个多世纪来的习惯性说法,中华文明似乎都只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文明”实质上是“炎黄子孙”的衍生语。当我们对以《史记》为依托的一元论产生疑惑的时候,对中华民族只有“五千年文明”这句话的疑惑自然而然也就接踵而至了。这两个概念原本就是拴在同一根绳上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由于对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未能取得共识,所以学者们在各自的著述中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明的源头当在距今6000年前后,有的学者认为当在距今5000年前后,有的则认为当从距今4000年前夏王朝开端。多数  相似文献   

6.
《华夏地理》2014,(1):20-23
中国的大,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壮美山河;中国的大,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代际更迭;中国的大,还养育了13亿勤劳朴实的中华儿女。都说到了新疆才知道中国有多大,其实,在黑龙江,你也一样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有多么的大。  相似文献   

7.
《史学月刊》2007,(2):F0004-F0004
《宋代绘画研究》;《诗说中国五千年》;《书评理念与实践》;《出版与近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明的起源,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历来为史学界同仁所关注。现在,我们一般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一称谓,从时间上讲,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已故先贤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一书中指出:“二里头文化同较晚的文化相比,是直接与二里冈文化,间接与小屯殷代文化,都有前后承继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至少它的晚期够得上称为文明,而又有中国文明的一些特征。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地上地下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国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保护好这些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素质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各种文明融合与竞争中,保护好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10.
张振华 《南方文物》2009,(4):192-193,F0004
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期间,由国家文物局、第二十九届奥委会以及相关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向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国朋友,介绍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从历史文化的多个角度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