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康熙大帝亲政不久,在古城邯郸,一首题壁诗不胫而走。诗日:“富贵荣华五十秋,纵然一梦也风流。而今落拓邯郸道,要与先生借枕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言词豪迈的题壁诗抓住了一位朝廷封疆大吏的三魂六魄。此人乃是安徽巡抚靳辅。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1907年7月13日,起义失败被捕,7月15日凌晨遇害于绍兴“古轩亭口”;就义前,写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这就是世人所说秋理女士“绝命诗”。笔者尚未见到对这七字“绝命诗”含意所作的解释。我想是不是有人也同我长期以来一直理解的那样:“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七个字反映了秋道女士在年轻的生命即将结束时,对自己和对革命前途的一种衰愁。柳亚子先生在秋撞牺牲不久,曾写过一首“吊鉴湖秋女士”的诗,开头两句即为“饮刃匆匆别鉴湖,秋风秋雨血模糊”。可以看出,柳亚子…  相似文献   

3.
黄栋法 《炎黄春秋》2003,(10):36-38
这首诗,是曾于抗日战争在山东微山湖地区工作的郭影秋所作,怀念罗荣桓以快刀斩乱麻的工作作风,纠正湖西“肃托”冤案,救出了500多名干部。  相似文献   

4.
一、有关翠云廊历史的两种说法 剑阁驿道上的古柏,历代民间传说为三国时张飞所倡植,因而有“张飞柏”之美称。而清同治《剑州志》又记载为“自剑阁南至阆州,西至梓潼,三百余里官道,古柏数十万株为璧所植。”同时转载了清雍正《剑州志》中清初乔钵《翠云廊》诗:“两行古柏植何人……传是昔年李白夫(李壁)”,这是“翠云廊”历史的另一说法。“翠云廊”历史如何?我  相似文献   

5.
浙江·瑞安     
《旅游》2005,(7)
人问瑞安如何?有名言为证:天瑞地安。再问瑞安如何?有诗为证:仰俯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 正要一帆风。瑞安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的中段,是“长三角”经济区一座正在崛  相似文献   

6.
暮春吟雪     
古诗云:“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饮黄菊酒,冬吟白雪诗。”可是,癸未年暮春,我亲身经历了“昨日畅游芳草地,今朝笑吟白雪诗”的情景,故欣然记之:今年桃月下浣,一日清晨,我换衣鞋,准备到田间、河边感受春天生命的气息。早饭不久,刮起冷风,“山雨欲来”,不宜外出,踌躇之际,似乎传来鹧鸪的忠告,勒住脚步。观察天气,浮云连绵起伏,像海上重重冰山;又像大海滔天巨浪,向西卷来。忽而,这冰山和巨浪组合成琼楼、玉宇、宫室、亭榭、孩童、老人、军阵、车马……真是变化无穷。到了傍晚,“黑云翻墨”,细雨沙沙。黄昏幕落,雨中加霰,瑟瑟不停,膏雨似乎沁…  相似文献   

7.
这幅清朱耷鹦鹉诗画册页,原为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向义收藏,1974年其子向行端售予贵州省博物馆.1989年,国家文物局书画鉴定组鉴定为真迹.1991年5月,故宫博物院徐邦达、王连起等一行四人来贵州省博物馆鉴定:“真迹”、“可评一级”. 此册共两页,一画一诗,尺寸都是纵27.6厘米,横20.2厘米.画为墨笔写意二鸟相背立于石上,笔墨简略,神态犹在;另一页行书自题鹦鹉诗一首(共六行):“大呼鹦鹉小呼哥,呼唤回头近若何.江上夜分春雨雪,陇西晴语旧山河.无双亦翔联青眼,岂少群趋听玉珂.工部骂教衿短昼,金闺醉煞嘴还多.”画右下钤“涉事”白文方印,诗右上钤“在芙”白文引首印,左下署“八大山人题”,钤“八大山人”白文方印.  相似文献   

8.
王树人 《文史天地》2003,(12):58-59
仿拟,为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是指故意模仿套拟某种既成的语言格式,多用于讽刺嘲弄。由此可见,仿拟诗就是指对前人的诗作的格式、文字或含义进行改动而写成的诗而言。现把笔者搜集到的数首各具千秋的“仿拟诗”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明代成化年间,御史冯彻因直言劝谏而被革职,并被发配到辽东充军,因好心不得好报,悲愤中就套用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中的“劝学”诗,写了一首反映知识分子遭到迫害的诗。诗曰:“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神童诗》中的“劝学”诗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9.
叶子 《文史精华》2011,(9):23-29,1
“延安五老”,指的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5人。“延安五老”这一称谓.缘自朱德总司令1942年写的《游南泥湾》一诗,诗中有“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等句。诗传开后,“延安五老”便在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中叫响了。  相似文献   

10.
夏来话闽荷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在四季游乐歌中,荷花成了夏天十分突出的风物.让人有望绿生凉之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滁州市琅琊山玉皇殿东100米的一块天然崖石上,镌刻着一首北宋蒋之奇的游山诗。摩崖题刻的面积左右纵长54厘米,上下宽40厘米,其上现存竖书楷体文字7行,自右而左排列。其中标题2行,诗文5行。文后似仍有字,唯因磨(氵阝历)严重,难以辨认,或为诗刻之时的纪年。在近年出版的《琅琊山石刻选》中,选录了这段诗刻,当时标题为“蒋之奇题刻”。今为研究方便,全文标点抄录如下: 琅邪东峰 尚书金部员外郎蒋之奇 (扌四示)揖莺德碑,僧房绝顶边。 窗外□绿野,林近日升天。 鸟道云长逝,篱丹牟园。 长夫□弥践,金玉有遗篇。 这段诗刻,在以往的金石著作中可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文史》2010,(12):71-71
我是“中国银行”的一名退休干部,我想冒昧地为赵炜《我两次打开周总理的保险柜》文章中的笔误予以纠正:文章中将“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为“中行”,这是笔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简称应为“人行”,而“中国银行”的简称才是“中行”。顺便多说一句:除了“人行”和“中行”之外,  相似文献   

13.
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比、兴与诗教及诗言志三种诗学观念有着基本相同的文化源头,三者都可湖自政治、宗教、艺术结合为一体的古老的氏族会盟活动中(对这一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论述),但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三大诗学观念却是晚至汉代才正式形成的。这固然与诗歌艺术的成熟过程互为表里,而此种观念之所以能伴随着历史的脚步终于走入诗学的殿堂,显与上古以来“诗教”盛·行的事实密不可分,具体言之,一则依赖于实践形态的“诗教”在周代以来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二则得力于“礼崩乐坏”之后儒家学派对此实践形态的“待教”的理性传承。前一点,我们从当时献…  相似文献   

14.
这是邹容《革命军》中引用过的一首诗(诗长,不具录)。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邹容的作品。1974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邹容》一书说:“他又以辛辣的笔触,写了一首《奴才歌》,讽刺不许革命的奴隶哲学。”1975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前夜的一场大论战》一书说:“邹容还写了一首乐府《奴才好》”,“怀  相似文献   

15.
读唐诗随笔     
释韩愈《谒衡岳庙》诗中“静扫”二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通首意境开阔,笔力雄劲,极纵横腾踔之能事,乃其七古中最本色当行之作。程学恂《韩诗臆说》云:“(韩愈)七古中此为第一。”故历来为选唐诗者所录取。诗中有云:“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意谓来时正值秋雨季节,天气潮湿阴暗,经潜心默祷,感通神明,顷刻云雾全消,众峰顿现。此即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所云“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者也。  相似文献   

16.
黄裳 《收藏家》2006,(2):37-42
岳飞传一卷附岳忠武王庙名贤诗这是一册奇特的书,傅增湘《藏园书经眼录》著录。特别加以重视,与别的书不同,他是仔细记录,诗文的名目、作者,一一录入,绝无遗漏。自然也有三四处错误,如最后两诗的作者,“康元翁”误为“翁元康”,“姚”误为“钱”之类,大抵是重抄付排时疏忽所致。至于诗篇有一人多首的也未著明,京兆姚子章两诗的行格是十行,十七字,刻在岳通记文后,也没有说明。这些不过是小疵,大体说来是著录得极为忠实的,可以说明傅氏对此书的重视,《经眼录》记此书版刻大略说:此传乃就元刊宋史抽印一卷,后附祠庙诗文。本传十行二十二字,黑口…  相似文献   

17.
今本《诗经·召南·行露》中的“行露”二字,敦煌写本斯789、伯2529均作“行路”。“行”指道路,“路”指路车,“行路”指道上的路车,并非郑玄《毛诗传笺》所云“道中始有露”之意。由《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乘大路”何休注:“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可知诸侯方可乘坐路车。据《毛诗序》“召伯听讼”,知此路车乃是召伯所乘。此诗称扬召伯勤勉于公事,乘坐路车前去听讼,从而使得贞信女子脱离无礼男子之诉讼。敦煌写本所载录的“行路”,为重新解读《召南·行露》的主旨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东门”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始时代,诗歌是与神话和宗教相关联的。——朱光潜《诗·郑风》有《东门之》、《出其东广门》、《陈风》有《东门之》、《东门之必、《东门之杨》。以上五首诗都有“东门”一词,为称引主便,简称为“东门”诗。对于这组“东门”诗的主旨,古代学者多斥之为淫奔之诗,现代学者多认为是爱情恋歌,评价虽相廖,但共识也很为明显,即“东门”诗都为关男女性爱之诗。那么现在要探讨的问题是“在一部《诗经》<l,何以竟有五首有关爱情之诗发生在东门?而非南广1?西门?北门?在当时人们的思维意识中,为什么一提到“东门”就让人想到爱情呢…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0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的“博闻”版摘登了《港台信息报》的汪精卫一首佚诗,说这首题为《自嘲》的“绝命诗”,出自汪精卫棺中的一册“手抄诗稿”。披露者虽未说明是何人手抄,但确定此诗是“汪死前所写,尚未披露”云云。 此后,《蒋介石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一书中又出现了这一“史料”,唯情节与《港台信息报》所云大相径庭。该书称,这首“绝命诗”是从南京梅花山汪尸所穿的“马褂口袋中”发现的。这口袋里“除了陈璧君(汪之  相似文献   

20.
马化福 《文史天地》2009,(12):45-48
稍有一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苏轼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是一位全才,诗文词赋无所不精,音乐书画无所不能。他的诗民间都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东坡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他的文正如他自己所说:“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