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津造币总厂于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二日夜间,被匪徒焚抢"。"民国元年三月二日,乱兵夜攻总厂,勇拒不支。于是,内厂悉成灰烬。损失生银及银、铜元,约值三十万两弱"。"兵变事起,总厂机器、厂屋悉毁"。以上就是民初涉及天津造币总厂的一些零星史料中,对1912年3月2日晚爆发的壬子兵变的相关记载。可见,乱兵当时把造币总厂作为一个攻击目标,而且有预谋地进行了焚毁。可让人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在清末民初中国机制币铸造中心和祖模雕刻中心——天津造币总厂的历史上,李伯琦是一个重要人物。安徽省图书馆馆刊《学风》1934年第4卷第6期刊载的李伯琦撰《中国金币考》(署名李国瓌)、上海《永安月刊》1945年9月第76期刊载的李伯琦撰《中国纪念币考》,均为近代机制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不过,迄今尚不知李伯琦当年在造币总厂到底担任过何种职务。为什么这么说呢?李伯琦在《中国纪念币考》文中,至少有四次记述了他在天津造币总厂"主币政"的情况:一  相似文献   

3.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设立铸造银钱总厂,选址天津金钟河畔。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定名为造币总厂,也称天津造币总厂。由于清代中央设厂较其它各省要晚,银元铸造时间短暂,加之中国旧有的银两制度,银元究竟是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成了清末政府币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以致总厂从设立之初至宣统二年(1910年)所铸造的银元多未发行成功。如: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铸造的户部光绪元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铸造的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铸造的丁未大清银币、宣统二年(1910年)铸造的宣统年造大清银币等。这些银币大都为样币或试铸性质,实际并未投人流通使用,今已成为藏家们心目中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银行周报》1924年第8卷第33期、第34期连载《造币厂铸造银币之概要》一文。作者为南京造币厂技术人员孙尔安。《造币厂铸造银币之概要》以财政部南京造币厂(原称南京造币分厂,简称宁厂)的造币工序为蓝本,详介铸造银币的技术环节,是对民初国内比较成熟的机制币铸造工艺的科学总结。此文对当时正在筹备的上海造币厂也有所帮助。中国机制币铸造工艺形成规范,得益于清末以来广东官银钱局、北洋银元局、天津造币总厂等  相似文献   

5.
正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筹建造币总厂,有关开办及营运始末已另论故不赘述,惟成立时及兵焚后重建所用设备罕见叙说。笔者关注此事甚久,现将整理结果叙述如后。前清开办造币设备来源清政府当时与天津德商瑞记洋行(Arnhold,KarbergCo.)签《承订财政处购机合同》,"向美国头等著名常生厂定购"新式造银铜币通用机器全份。一般认为"常生"是音  相似文献   

6.
正李家成为李鸿章侄曾孙,是李伯琦之子。李伯琦民初曾在位于天津的财政部造币总厂"主币政"~①。据《李氏家族世系简表》所列:李蕴章→李经钰→李国怀→李家孚、李家咸……~②。李家咸生于1926年9月,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年起任上海铁路局、铁道部设计局技术员,后为桥梁专家、高级工程师,曾参与或主持武汉长江大桥、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职位,培植党羽,形成了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北洋军阀集团。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天津造币总厂曾先后铸造过一批北洋军阀如徐世禺、曹锟、段祺瑞、张作霖、褚玉璞等纪念银币。这批北洋军阀纪念银币因雕刻精美、铸造精致、存世较少,深受藏家喜爱。笔者藏有一品得自中国嘉德2005年春季拍卖会的段祺瑞执政纪念银币(封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浩 《中国钱币》2014,(3):16-21,I0001-I0002
正历史上,天津城内外有地点不同的三处机器造币厂,分合变迁颇为复杂,其中最被忽略的是天津机器局新购西式造币专用机"洋法试造钱样"之事。1914年(民国三年)《造币总厂报告书》内仅以"机器局亦附铸银元"一语带过,这在中国机器造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嚆矢,有如船过水无痕。本文谨介绍此"宝津"机造新式方孔制钱的始末及设备供货商英国格林沃铁厂,该处在造币之际官方正式名称是天津机器局,故本文以此名称呼之。  相似文献   

9.
<正>鲁乔奇(Luigi·Giorgi),生卒年不详,意大利佛罗伦萨人,雕塑艺术家,长于币章设计雕刻。曾任职于意大利米兰琼森工厂。11910年,鲁乔奇经意大利驻华公使巴厘疏理(Federico Barilari)等介绍来华,担任机制币雕刻师。同年9月24日,清政府机制币铸造中心——度支部造币总厂(民初改称北洋政府财政部造币总厂)与之订立聘任合同,同年11月15日就任。2鲁乔奇后成为"大清银币"、"袁大头"等多种中国流  相似文献   

10.
<正>1945年出版的《永安》月刊第76期上,刊有《中国纪念币考》一文(计约7300字),署名李伯琦。李伯琦民初曾在位于天津的财政部造币总厂"主币政",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其所言的可信度较高。这篇文章也可视为近代机制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钱币研究者和收藏者经常引用此文内容,但经检索可知,迄今尚未发现在公开出版物中有对这篇文章进行全文披露的情形。除此之外,笔者又在《卫星》月刊1937年第4期上,发现另一篇署名李伯琦的《中国纪念币考》  相似文献   

11.
李伯琦(1887-1958),名国壤,号伯琦、漱荪,别号瘦生,晚号嚣嚣子。他是李鸿章侄孙,其父为李蕴章四子李经钰,其母吴氏为吴长庆次女。他是国学生出身,分部主事,曾在天津任造币总厂总收支主任,后任南京造币厂会办、苏州安徽同乡会会长、安徽公学校长。“壤”同“瑰”,且与“瑰”同音,意为像玉的石头。因此他也叫李国瑰。有不少著述称之国槐、国怀,抑或不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多次自行造币。于阗人制造的汉佉二体钱已广为人知,并得到充分讨论。本文介绍的是于阗自行铸造的一种汉文钱币,中国历代钱谱均未著录,文献亦无记载。迟至十九世纪末叶,这种钱币才终于重新发现于塔克拉玛干沙漠遗址,  相似文献   

13.
<正>李伯琦(1887—1958),名国瓌,号伯琦、漱荪,别号瘦生,晚号嚣嚣子。他是李鸿章侄孙,其父为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四子李经钰,其母吴氏为吴长庆次女。在清末民初中国机制币铸造中心和祖模雕刻中心——天津造币总厂的历史上,李伯琦是一个重要人物。安徽省图书馆馆刊《学风》1934年第4卷第6期刊载的李伯琦撰《中国金币考》(署名李国瓌)、上海《永安月刊》1945年9月第76期刊载的李伯琦撰《中国纪念  相似文献   

14.
1915年12月南京造币分厂报告书说:"民国元年元月,改称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二月十日更换关防,文曰中华民国财政部造币总厂印……四月……时铸纪念铜币,镂五谷纹纪, 以开国字样,五月铸纪念银币……"众多版式的开国纪念币中哪些是南京造币厂铸造的,当时人们是了解的,如马寅初1922年10月11日谈滥铸铜元原因,曾言"近闻皖省轻质铜元,因  相似文献   

15.
刘皓 《中国钱币》2003,(3):77-78
清末开始引进机器制币后,各省自行其是,促使户部为整顿圜法而设置了造币总厂。在此统一币制的过程中,曾于宣统二年(1910年)依《币制则例》颁布后的型制,试制标示为“宣统年造” 与“大清银币”或“大清铜币”、单位为“圆、角、分、厘” 系列的标准国币。《中国钱币》2001年第3期刊载黄志明先生大作,在论及此系列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58,(3)
天津由于是滨海地区,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无古可考的地带。但是自从1956年12月,天津市文化局在东郊崔家码头的蛤蜊堤,发掘了一部分战国墓葬群以后,开始政变了这种看法。1957年4月至8月,天津史编纂室先后又发现了古文化遗址和古墓  相似文献   

17.
“船洋”银元的铸造设备及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著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 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船洋”。  相似文献   

18.
中央造币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造币机构。该厂由美国名造币技术专家克兰福特.赫维特(CliffordHewitt)先生负责筹建,采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最先进的造币设备,设计铸造能力为日产银元40万枚:中央造币厂自1933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投产铸造当时的法定本位货币“船洋”。  相似文献   

19.
正1997年10月天津文物地图集编辑组赴蓟县文物复查,在五百户乡青池村北1.5公里发现一处古文化遗址,位于于桥水库南岸(图一)。原是州河(又称潆河,《汉书·地理志》称浭水,《水经注》作庚水~[1])的一曲河湾,水面较宽,蓟县八景之一的青池春涨即在此。遗址为突入河湾的丘陵,三面环水,当地称马头山,海拔22米。1990年修建水库防浪护坡,鉴于水库工程对遗址的威胁,1997年对防浪护坡以上的坡下遗存试掘,确定是一处埋藏  相似文献   

20.
正造币钢模是近代银元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图案和质量对银元的最终成型具有直接的影响。鉴于此,自中国使用机器制作银元始,中央政府就特别重视造币钢模的生产。民国混乱的政局导致中央政府铸造新式银元的计划一再推迟,银元造币钢模也多次变化,所以对民国银元造币钢模颁行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民国货币发行的脉络,推动民国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