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必虎  伍佳  党宁 《人文地理》2007,22(2):27-31
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市区内外都有大量的游憩用地。本文详细阐述了影响居民在内城游憩和环城游憩间进行选择的作用力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的行为及偏好特征。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检验总结出杭州本地居民对环城游憩产品类型、游憩时间、目的地区位的偏好规律。同时,不同时间约束条件下居民对环城游憩目的地的区位偏好也会呈现明显不同的倾向。最后,对游憩选择与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晓聃 《旅游纵览》2023,(11):179-181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力,一个良好的、公认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选择时的第一要素。在“眼球经济”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越来越成为旅游目的地运营者或规划者营销时的主要考虑因素。本文以海南为例,分析海南整体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目前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相关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宝祥 《人文地理》2012,26(1):136-141
作为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方式—目的理论,以临夏回族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了民族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的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回族旅游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因素,即清真食品和回族氛围等因素。其次是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因素。在最终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时,距离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回族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对于旅游业营销、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近3年内有过国内旅游经验的城镇居民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近3年内未出游城镇居民的旅游障碍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全国15个城市发放25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296份,其中近期内未出游城镇居民问卷639份,然后以近期内出游者样本作为对照组,利用对比分析和非参数Ridit分析等方法分析近期内未出游者,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构成近期内未出游者的主要旅游障碍;(2)相比近期内出游者,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经济因素、身体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的障碍性更强;(3)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因素按偏好程度可以划分为6个层次,其中旅游安全和目的地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相比于近期内出游者,旅游的总费用和目的地环境条件(包括餐饮、交通等)对该群体影响更大,而核心吸引物的优劣影响则较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投资商、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化。如何在新的一轮旅游资源开发中更多地考虑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并保证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文章认为,积极引导目的地居民充分而合理地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文章从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的必要性,提出了目的地居民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三个层次,对目的地居民更好参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机制系统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6.
旅游影响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包括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影响等。旅游影响研究的理论假设是符号互动理论,充分展示了宏观旅游运行的互动关系。旅游影响对象包括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服务行业、企业和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目的地研究调查,发现受旅游影响最深远的社群是居民,可以此作为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居民产生影响的因素、问题及解决办法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7.
地方居民是开展和组织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参与者,促进居民的环境责任行为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重要意义。考虑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外部性特征,文章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心理账户理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心理账户客观存在于居民环境行为决策过程中,且对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次,居民的环境行为决策演化既受行为成本、环境契合度、惩罚力度等期望收益相关因素影响,又受效价参照、风险偏好、决策影响系数等有限理性相关因素影响,且仅当乡村旅游地居民进行环境责任行为与对立行为的价值感知收益偏差呈同化正向收敛时,环境责任行为才会成为居民的稳定策略选择。最后,根据博弈结果和数值仿真,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促进提供措施建议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容浩 《风景名胜》2020,(3):0290-0291
旅游是一把 " 双刃剑 ",它在创造经济收益、促进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可能改变甚至恶化旅游地固有的经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状态,给旅游地带来诸多性质和程度不同的影响,旅游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给当地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当地居民是对旅游影响感知最为直接的对象,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会直接反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情况。因此,从居民感知的角度研究目的地的旅游影响,对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 再对目前国内外旅游影响感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述评 , 最后总结了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现状,并从国外研究成果中找到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 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个人性初始风景与心理差异对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首先将个人性初始风景定义为人们未成年时期曾生活的、并受到很大影响的居住地景象,进而探讨了“个人性初始风景”、以及两个心理学尺度对个人旅游地选择偏好的内心影响作用。本研究选择了98位日本女子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其回答有关个人性初始风景与旅游地选择偏好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了两个心理学尺度(自我监测与刺激欲求)的测度。结果表明,个人性初始风景中较少含有农村性风景成分的调查对象,则具有“逃逸”倾向,多选择娱乐性旅游地作为出行目的地。另一方面,个人性初始风景中,含有较高的农村风景成分,则趋向于选择冒险性旅游地。另外,具有很高自我监测能力的人们多选择自然或自然性的旅游地。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游客的旅游偏好发生变化,周边休闲游成为旅游者出行的主要选择。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康体保健类的旅游活动,因此温泉康养旅游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选取江苏省天目湖御水温泉作为案例地,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携程网站上的相关评论文本,探求目前旅游者对温泉康养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为温泉康养型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瓶颈破解的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理念和产品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剖析了我国森林旅游产品存在的开发层次较低、对新兴旅游方式应对不足、产品功能单一、文化挖掘尚浅、难以对接高端市场等问题,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森林旅游产品多元转型升级、全景森林旅游、山地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和森林旅游综合体等森林旅游发展新理念,并且建议优先推进全景森林及森林观光体验、森林自驾游及房车旅游、森林旅游综合体、森林文化旅游和享受型森林休闲度假旅游等森林旅游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汪胜华 《旅游纵览》2011,(10):80-81
文化不仅是一种旅游吸引物,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本文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四维度模型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并阐述文化对中国出境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旅游形式、食宿安排、购物及导游服务等方面的偏好形成的影响,据此对国内外从事中国出境游接待的企业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旅游者在境外旅游活动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山地型景区旅游产品设计——以郴州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静波 《人文地理》2007,22(5):103-106
本文以郴州市为例,在对郴州市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对山地型景区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七大设计原则,设计了八大类旅游产品,构建了山地型景区旅游产品项目库,旨在促进山地型旅游景区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崇明岛农业旅游主要服务市场——上海都市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社会问卷调查,对目前该市场的入岛游客构成和游客对岛内旅游环境的评价,游客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游客对岛内旅游信息的掌握和对岛内旅游障碍因素的认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主要旅游障碍因素的影响权重,对未来的入岛游客量进行了“障碍因素消除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西部大开发,旅游业是重点,城镇化建设也是重点。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新分支,也是西部旅游开发的重要方面。本文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并在分析西部乡村旅游资源和西部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西部城镇化的进程,而西部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为了保持性村旅游于西部城镇化良性关系的协调发展,作者提出了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兆峰  谢娟 《人文地理》2013,28(6):142-14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网站信息搜寻行为已成为旅游者行为决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来张家界市旅游游客的实证调查,研究张家界市旅游者信息搜寻的特征和偏好,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旅游网站信息搜寻对旅游者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张家界市游客对旅游网站的信息搜寻与年龄、职业、知识层次等因素相关;年轻、学历较高的游客访问率更高,而且对网站的依赖程度更大;网络已经成为游客获取旅游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在网络旅游信息有效传播的方式中,百度,Google,综合性门户网站和专门旅游网站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境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测试量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实验,归纳,演绎推理,行为意象图,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从游客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文化行为切入,研究中国热点城市日韩、北美、东南亚、欧洲客源市场游客的行为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主要群体入境游客的旅游行为模式,发现了入境外国游客旅游选择偏好、时空动态规律;探讨旅游决策的主导模式、范式和影响决策的可控因素;研究"文化边际域"中的跨文化冲突特征和旅游认知预期衰减效应模式;揭示了旅游意愿评价、旅游感知评价数量模型和四种不同群体游客文化交互模式。并提出了适应外国游客旅游行为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行社产品需求个性化和网络采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从旅行社产品原材料的特点和旅游需求个性化趋势对旅游产品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旅行社产品生产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旅行社网上采购的B2B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形象一致性理论涵盖消费者评价产品/品牌的两个视角:自我一致性和功能一致性。随着目的地品牌营销兴起,该理论已被用于解释旅游者出游行为,却尚未有研究总结其在旅游情境中的发展脉络。本文首先从概念的界定、维度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梳理形象一致性的理论发展演变,然后归纳出主要结果变量、内在作用机理和边界条件,明晰其在旅游情境中的研究进展。结论如下:1不同维度的自我一致性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不同。2功能一致性会直接影响自我一致性,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3自我一致性通过不同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出游行为。4多类调节变量均会影响形象一致性与出游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探讨了形象一致性理论在旅游情境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maginaries of touristic otherness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travel far away from the everyday. But in today's contex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 moral and behavioral shift may be expected, toward traveling near home. Distance may actually become a disadvantage and proximity a new commodity. This implies a need to disentangl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s of both distance and proximity in relation to 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of and touristic behavior in places near home. Thus, it is aimed to shed light on how ‘proximity tourism’ is constructed, endorsed and appreciated (or not).

An online survey (N = 913) was administered to residents of the Dutch province of Friesland, explor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ir home province as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proximity and distance in relation to preferred vacation destinations. We grouped respondents into four categories, reflecting destination preferences: (1) proximate, (2) distant, (3) intermediate and (4) mixed. These groups were differentiat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The ‘proximate’ and ‘distant’ preference groups, respectively, were most and least engaged in proximity tourism. However, the perceptions of proximity and distance expressed by the ‘intermediate’ and ‘mixed’ preference groups were associated in a nonlinear way with appreciation of the home region 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Additionally, respondents used proximity and distance in various ways as push, pull, keep and repel factors motivating their destination preferences.

Interpretations of both proximity and distance were thu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engagement in proximity tourism and, in turn, the potential for proxim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This implies that such development will require a balanced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ve, temporally sensitive ways that people negotiate distance and proximity in their perceptions of being at home and away. Our results advance the discussion about imaginaries of travel, distance and proximity, and their impact on regional 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