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付季双  李敏 《沧桑》2013,(2):179-181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企业核心价值的当有之义,表现为当代中国企业共同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导向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创新成为顺应市场竞争需求的必然之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企业核心价值的又一要项,表现为中国企业的道德规范与伦理基础,其核心为诚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铸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应充分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上。怎样才能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使它既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又符合人民群众生活实际?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明确的认识,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陈垣先生是一位具有时代典型与代表性的学者,我们不仅要继承他的史学遗产,还要继承他的精神遗产。其学术精神源自厓山忠烈故事及新会家乡文化传统,又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滋养,由"钱、顾、全、毛"之思想进路,形成完美而成熟的援庵学术精神。援庵学术精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第一,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近代精神;第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第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与传统士人精神;第五,现实关怀的人文精神。援庵学术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一生追求,契合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学养纯厚,善于在逆境中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在继承中创新,为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树立了一个典型和榜样。我们应当学习陈垣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挥其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升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树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5.
陈军莲 《沧桑》2012,(4):72-7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仍具有深刻影响。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冲羚 《神州》2013,(11):6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关系的的基本准则。诚信作为立身之道、修业之本,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规范作用。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必然要求,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者的重要任务。要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有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而本文则是从文艺发展的角度,通过揭示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和具体联系,从而进一步证明会主义文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瞿敬平 《黑龙江史志》2013,(17):225-226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它内在的包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用先进的红色文化去感染大学生,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建学  贾宁  谷炜 《神州》2012,(23):143-14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当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对90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几项具体任务。这里,我们约请了史学界不同年龄的几位学者,就历史学与我国在新时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发表意见。他们的笔谈从历史学与加强中国国民的文化认知和民族凝聚力、历史学的资政作用、历史学在当代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开创中国历史学大发展的新局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流派以及中国的历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等几个方面发表了个人看法。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笔谈,能够引发或加强史学界同仁的自觉意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指引下,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做出我们史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的精神,使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对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必将极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党史、国史的重要里程碑。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精神力量,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分析,使读者明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又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发展与完善,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鲜明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A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首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明确为一项根本制度。B这一根本制度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集中反映了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道路与基本经验,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党和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