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娟 《中国地方志》2012,(7):49-54,4,5
民国3年《密云县志》是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编修的第一部地方志。此志在继承以往旧志编修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如舆图、民主自治机构、学校改革、矿产分类等内容的记述。该志不仅保留了清末民初珍贵的历史资料,也为其后北京地区地方志的编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成为北京旧志中新旧阶段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迅速加快的进程中,开展村镇志编修,对于留存文化根脉、记录社会变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村镇志既要着重记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基层经济社会变迁,也要收录村镇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其体例结构应"不拘一格",突出村镇特色。实际工作中,要将村镇志纳入官修范畴,加强管理协调与业务指导,整合社会力量,拓宽资料来源,提升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3.
伪满时期,东北编修了大量地方志,作为伪满文献之一,这些地方志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出于服务伪满统治的需要,当时东北的地方志均站在日伪的立场上进行编修,体例和内容带有鲜明的殖民烙印,这严重影响了地方志编修的纪实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地方志编修观念也在更新,贯彻反映在编修实践中,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方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志书凡例.是对志书编纂体例作出统一规范的说明.位于全志之首。 古往今来.修志大家对编修志书的“发凡起例”均很重视。宋代周应合在《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中讲到修志必须做好的四件事,第一件就是“定凡例”。今人朱士嘉说:“凡例是对于编修目的、方法和内容结构的纲领性说明,对全书有指导意义。”傅振伦说:“修志之道,先严体例,义不先立,例无由起.  相似文献   

5.
乡镇志在今天仍有其编修的现实意义,完全在于它具有省、市、县志所不可替代的保存史料的功能,即记述乡镇的内容比较微观而具体,可弥补省、市、县志记载的不足,因此在编修中应遵循不照搬市、县志体例,以微观记述为主,突出地方特色等原则。而2014年底启动的《中国名镇志丛书》既秉承了乡镇志编修的本意,同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是拓展读志用志、服务社会途径,探索地方志价值实现形式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6.
陆奇 《黑龙江史志》2012,(16):12-15
在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给这二者定义的共性是: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均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情况的资料性文献。从全国首轮修志始的二十几年就要求,这二者书的后部编纂体例均设置"索引"部分。索引是给人们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书中知识、便于读者从书中快速查找所需内容的一种检索工具,志鉴中的索引功能起到工具性作用,这就说明方志与年鉴具有一定的工具书性质,从而提高志鉴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人们读志用志,促进"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这样的认识会提高方志年鉴文化软实力,为各地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地方志经世致用的功能。总之,通过设置和编纂好索引体例,提高志鉴书籍的编撰水平和使用效益,编辑出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佳志名鉴,让修志编鉴和研究成果更广泛地服务社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编修地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动地方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离不开与时俱进、持之以恒的拓展创新,更离不开文化开发利用和文化惠民。这些学术论点亦为《中国现代方志学》基础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统志是记载全国性的总志,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认识到编修一统志的重要性,从洪武到天顺近百年间数次编修。本文通过对明一统志编修情况的阐述,论述了《大明一统志》的编修体例、史料价值及其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伪满时期,东北编修了大量地方志,作为伪满文献之一,这些地方志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受到殖民政策的影响,出于服务伪满统治的需要,当时东北的地方志均站在日伪的立场上进行编修,体例和内容带有鲜明的殖民烙印,这严重影响了地方志编修的纪实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地方志编修观念也在更新,贯彻反映在编修实践中,客观上促进了东北地方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浦东县志》问世于1960年10月,是上海地区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其志编修思想与编写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横列纵记的体例,序言、地图、表、录、志、后记皆备,志为主体;其编修实践、理论研究、人物事迹简介等具有探析价值,其资料翔实系统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其志亦为上海新方志的编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村志编修     
沈永清 《广西地方志》2006,(6):39-43,61
认为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应该重视村志编修,阐述了村志编修是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村志编修采用的体例、篇目结构和模式选择,以及编修村志收集资料的定位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编修方志,关于体例和篇目及二者的关系,很多方志理论书籍(或论文)都有或详细或简略的解读,本文所言的"体例",非指述、记、志、传、表、图、录七种体例,也非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种编纂体例,而是指篇目的"结构体例"之一种:篇、章、节、目体  相似文献   

12.
方志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方志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方志学赖以成立的科学基础。近代志家、学者在接受章学诚“志”即“史”观点的同时,又面向现实,认识到“史”、“志”的不同。这一认识上的飞跃,相应地促进方志编修的体例、篇目、内容、编修方法,以及实用性认识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第二轮《济源市志》的编修工作启动。2011年3月出版问世,第二轮《济源市志》上下两卷、220余万字。在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上,第二轮《济源市志》体例结构与前志基本保持一致,以方便读志用志;坚持与时俱进,对体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着力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本文通过对第二轮《济源市志》和前志的比较、研究,就续志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谈点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庆阳市《西峰区志》是西峰历史上的首部志书。用135万版面文字翔实系统地记载了西峰区域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编修体制科学规范,体例继承创新,资料真实可信、价值取向多元,编修特色彰显,对不足应强化学术商讨。从整体上考察;《西峰区志》是一部具有一定学术品位的资料性文献。  相似文献   

15.
本届修志在广大修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修志传统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新志书编修体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志书体。这种体例一般包含有图、表、述、纪、志、传等形式,志仍为主体,记载着各种不同的专业类目。无论篇章大小,总都离不开这些形式。可是,新修《文成县志》却在这些形式中作了尝试性的变动,正如该志凡例所说:“体例:条目结构,以条目为专志内容的基本形式。全志用述、记、志、传、录”,  相似文献   

16.
志书篇目大纲对志书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科技志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行行业业,如何界定科技志编修的范围和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的篇目大纲,对科技志的编纂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重点对《陕西科技志》的编修范围和篇目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首轮志书编纂中出现"重经济、轻人文"现象,文物志的编写同样不被重视。特别是在编修县(市)志中,可能受到"县志不宜修文物志"的影响,很多志书都将文物内容放在文化编中一带而过,有的虽独立成篇,但还是缺乏一定广度、深度和力度,没有真正提到与经济部类同等重要的位置,造成一地文物内容从篇目设计到内容记述上的缺憾。因此,新一轮志书的续修,有必要加强和重视文物志的编修。  相似文献   

18.
方志理论博大精深,传承修志千年不衰,自有其独特的体例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在二轮修志中,编修者应该用方志基础理论指导编修实践。笔者认为,修志工作者应根据方志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切实注重续志理论的“四化”:即篇目设置规范化、资料处理技术化、书写内容条理化、文字表述志体化。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持编修的地方志,素称“资治之书”。记述地方政府政务政绩也应是方志的主体内容。《广西通志·政府志》记述清代后期、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广西政府机构沿革与施政。统揽地方政务各专志,高瞻远瞩,提调全局,写出广西历史风采和地方民族特色,为政权志编修体例的创新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全书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内容广博,记述深刻。为编修政治类专志提供一部足资楷模的范本。反映政权兴替  行政机关是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权的首脑机关。本志按历史时期分记历代政府兴替,其中还有20世纪30年代初期建立…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第二届大规模的修志或称续修志书己全面启动。在首届修志中,区志编修是方志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和可贵的经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首届区志就十全十美,更不意味着区志续修就可以依样画葫芦,续修区志需要在认真总结首届区志编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体例及更好体现其存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