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发现西周时期蜀文化青铜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7年12月24日,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图一)两名小学生在村北150米处耕地中玩耍时,偶然发现埋藏在地下的一件夔龙纹青铜。(图二)中盛一件螺旋纹柄山字格青铜剑。(图三)事后,州文物管理所会同汶川县文化馆派人前往现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出土器物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永川发现战国青铜剑王昌文最近,永川市文物管理所在开展永川文物保护单位建档调查工作中,在朱沱镇供销社征集到青铜剑一把。同时,当地教办唐泽辉老师将1991年该镇基建中拾得的青铜剑茎部一截也交给了文管所的同志。两件器物分述如下:剑Ⅰ:剑身残长26.5厘米,...  相似文献   

3.
文博简讯     
《文博》1988,(3)
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完毕 经过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数年的努力,出土于秦始皇陵破碎不堪的一号铜车马已经修复完毕,五月一日起在秦俑博物馆公开展出。秦陵一、二号铜车马原为一组。一号为前导车,古代称为“高车”或“立车”,形同战车,二号为“安车”。一号车舆厢右彩绘云纹盾牌,是秦俑坑、秦陵发现的唯一一件盾牌。秦陵一号铜车马对研究秦汉宫廷车制具有重要价值,也对研究古代战车战术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吴王寿梦之子剑铭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在浙江省绍兴市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剑身铸有铭文40字,是目前知出土青铜剑中铭文字数量多的一件。从铭文可知,器主是吴王寿之子,即后来继位为吴王的馀祭。该剑的铭文中带有两位吴王的名字,与《左传》的记载恰好可以互证。同时也为我们解决吴国王室的氏名演变问题提供了新线索。铭文中所记载的吴国与徐、楚两国的关系,亦可补史籍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刘占成 《文博》2002,(2):29-30,69
秦陵“七号坑”以出土青铜仙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称为近年来秦陵地区的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11月23日《中国文物报》对“七号坑”有关情况已作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6.
何宏 《文博》2010,(1):3-9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但秦代传世及出土的青铜器遗存较少。秦始皇陵园作为一处埋藏丰富的帝王陵园,历年来在陵园内先后出土有两乘彩绘铜车马、错金银乐府铜钟、丽山园锺、铜权及兵马俑坑内近四万件青铜兵器等青铜文物本文通过对秦陵出土青铜器的研究,揭示它们所蕴涵的证史、正史、补史作用以及科技价值等内容,反映出秦代青铜文化的历史价值所在,为今人多角度了解秦代社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10,(9):79-80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秦陵一号铜车马在出土30年后首次迈出博物馆大门,于2010年4月13日安全抵达上海,将在世博会上讲述2000多年前大秦王朝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江西萍乡新出土的西周甬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萍乡继1962年7月在彭高乡出土两件市钟之后,先后又在1984年3月芦溪区银河乡邓家田村和1989年4月安源镇十里埠村出土三件西周时期的角钟。三次民钟的出土为研究赣西地区——萍乡在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青铜文化以及冶炼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1962年在彭高乡河里出土了两件雨钟,出土时两件顺叠,器身粘有白膏泥(见本期彭适凡文,图七)。由于萍乡当时还没有文物部门,两件器物于1963年1月已由江西省博物馆列为二级文物收藏。此两件而钟已在江酉《文物工作资料》1963年第1期由程应林同志予以介绍。1984年3月下旬,在芦溪区银河…  相似文献   

9.
198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文物普查中在地处金沙江西北面的金阳县马依足区的木腊沟,征集到一件比较完整,铸造十分精美的青铜剑、剑鞘和两件青铜戈。这是大凉山地区的重要发现。现将文物情况介绍如下: 青铜剑:无格、剑身狭长,无纹饰,中部起脊,双刃平钭集于锋,基部成钝角内折与茎相接,茎为空心扁圆体,其上饰三角条形钭线纹,首作钝角人字球面形,全长35厘米。(图一) 青铜剑鞘:鞘为朝外的一面是铜片,朝内的一面可能为皮木之类物质,发现时已经没有了。铜鞘片造型独特,很像一只变形的  相似文献   

10.
1984年2月,西安东郊人民银行纺织城办事处,在施工中发现汉墓两座,唐墓一座。墓形已破坏,墓葬形制不清。知其中一座为东汉砖室墓,收集到汉唐文物共95件,其中汉代文物39件,唐代文物56件。两座汉墓文物已混为一,出土物以陶器为主,兼有铜器、铁器。这里仅就出土的铁器、铜镜加以介绍: 一、陶器33件,其中有陶罐15件,陶灶2件,釉陶钟4件,陶耳杯6件,陶盆2件,陶奁2件,陶井1件,龙柄陶勺1件。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甘泉县公安局向该县博物馆移交了一批涉案文物,其中有两件错金狩猎纹铜车饰,该车饰制作精良,纹饰精美.由于是案件移交文物,两件铜车饰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均不详.  相似文献   

12.
1975年以来,宜昌地区配合农村水利建设,相继在当阳赵家湖的金家山、曹家岗、杨家大山、枝江姚家港等地发掘了三百多座中小型楚墓。这里仅就出土的青铜剑,予以介绍如下: 截至1989年为止,当阳楚墓共出土铜剑70余件,赵家湖墓区共出士64件,枝江楚墓出土铜剑10余件。根据这些铜剑的首、茎、格、剑身等可分为春秋剑和战国剑。  相似文献   

13.
老秦 《丝绸之路》2000,(2):40-43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已出土公布了大量重要文物及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土了几座陪葬坑及石质甲胄、青铜鼎、彩绘俑等珍贵文物。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丰富秦陵内涵和研究中国古代陵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承弓器,过去在洛阳金村古墓中曾有发现,继而在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又出土二件,满城汉墓出土十二件。可喜的是,近年于秦陵铜车马和秦兵马俑一号坑中又各出土二件。秦代承弓器的发现,填补了从战国到汉之间的空白,为研究承弓器的发展和用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戴霖 《中原文物》2004,(4):18-20
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在征集散存文物时,发现两件西汉有铭铜鼎,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两件铜鼎的准确出土地点不详.兹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邵会秋 《中华遗产》2011,(4):158-159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剑,铜剑的主人就是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宁远县文物管理所新近收藏两件战国青铜兵器,为剑、矛各1件。兵器出土于县城以北30公里的柏家坪镇柏家村,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前往勘查,发现器物出土地点有白胶泥,初步认定为一座被扰乱的土坑竖穴墓。  相似文献   

18.
传世文献中常见的"钩膺",古代学者一般都解释为"樊缨"。根据出土文献和考古实物来看,"钩膺"不是"樊缨",而应该是两件马饰。"钩",是"娄颔之钩",已经有实物出土;"膺",可能就是秦陵铜车马、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两骖马的"缨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秦陵陪葬坑出土百戏俑身上颜料与兵马俑身上所使用的颜料异同,本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对秦陵K9901坑出土的一件百戏俑身上的黄、黑、白色三种颜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三种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黄色颜料为砷铅矿族系矿物;黑色颜料为含有红色Fe_2O_3颗粒的黑色CuO;白色颜料为羟基磷灰石。秦陵百戏俑这些颜料与兵马俑颜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研究秦陵丰富的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攻(虍鱼)王姑发(反阝)之子曹(鱼市)剑铭文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6月,我们到襄樊市襄北农场新生砖瓦厂调查山湾和蔡坡取土场古墓葬的保护情况,在第六砖瓦厂制坯车间的土料中发现了一件青铜剑。据介绍,这件铜剑是包含在山湾取土场泥土中运来的,与铜剑共存的还有铜盆和陶罐残片。山湾与蔡坡位于襄阳县余岗乡陆寨村之西,西南距古邓城5公里,南去襄樊市区约10公里,是一座高于四周地面约15~20米的椭圆形岗地,以岗脊为界,山湾处东,蔡坡在西,为春秋战国时期两个相邻的墓地。从1966年开始,襄北农场砖瓦厂在山湾、蔡坡取土时陆续有陶器和铜器出土。1972年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山湾和蔡坡两墓地进行了勘探与发掘,共清理墓葬40余座,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铜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