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旭 《文博》2013,(6):38-43
本文首先都秦汉时期北方边城做了简要概述,分布,范围,数量等在城邑郭城方面,通过边城的作用,如防御和屯田,地理位置,政策,历史沿革,城市等级制度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北方边城郭城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家乡,有些人说活很粗鲁,有时候会随地吐痰,可他们心里很干净“哥,好男儿跟超女是不是一样?”“差不多吧”“那你现在是不是跟李宇春很像?”“像。”“哇,那你现在很火的吧?”“哥,你现在有个车吧?在开吗?”“没开,我还没驾照呢。”“那这车怎么办呢?”“我想送给爸爸,让他开回家。”“骗我,这是不可能的。”蒲巴甲在上海跟妹妹通电话。妹妹从川西甘孜和阿坝交界的一个山沟里走上8公里,如果那台电话刚好没坏,  相似文献   

3.
清晨对话     
早上醒来,妈妈叫了声:“老公,早。”朋朋看看,接了句:“爸爸,早。”妈妈很奇怪,以往只要妈妈一叫老公,朋朋总会吃醋,然后也接一句更大声的:他是我的老公!“朋朋,你今天怎么不叫爸爸老公了啊?”“那我还没有长大嘛。”“那你长大了要找谁做老公呢?”“找一个不认识的人。(这是爸爸妈妈教她的,因为她一直想找爸爸、哥哥做老公。)”妈妈突发奇想:“朋朋,那妈妈问你,你长大了是找一个帅的,还是一个有钱的,还是一个聪明的人结婚呢?”朋朋想了一下:“有钱的。”哇,这么现实,妈妈心里暗想,“那为什么呢?”朋朋不语。“你为什么不找聪明的?”“因为…  相似文献   

4.
为 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徒步虎 跳峡很容易吗? 嗯………现在徒步虎跳峡是比过去容易多了.但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那么。为什么要叫“简单”的虎跳峡呢? 因为.因为那是我的虎跳峡.是我“简单”走过的虎跳峡! 我是灯泡我怕谁 刚从泸沽湖回来.一大旱,趁着人少照照丽江古城.一回客栈,就被催着收拾行李跟几个广东人去虎跳峡.太匆忙了.就算我很固执地想在雨季走一趟虎跳峡.怎的也打算歇一天再走。犹豫了好几下.还是决定上路了.五分钟收拾行李.两分钟吃早点,想必有忘带的东西,哎.就这样上路了. 同行的是两对鸳鸯.pet…  相似文献   

5.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他既是教员,也是校长. 一天,陶行知看见学校大门处蹲着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乞丐,正伸出黑乎乎的小手向过往行人乞讨.陶行知准备给他点钱,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他俯下身,用小石子在地上写了一个“人”字,然后问小乞丐:“这个字你认识吗?”小乞丐迷茫地摇摇头,“那你需要钱吗?”已经饿了几天的小乞丐双眸顿时明亮起来:“要的,要的,先生!”“那你跟我来.”陶行知将小乞丐带到了办公室,但是,他还是没给他钱.  相似文献   

6.
“你是更喜欢法国菜还是中国菜?”“你能从外表判断出一个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吗?”“同性恋在法国普遍吗”  相似文献   

7.
漠及 《东南文化》2001,(12):89-91
提及中国山水画,只要受过中国人文精神熏染的人,都会有种特殊的偏爱:或是北方的崇高与雄浑;或是江南的平谈与天真;还有那院体的精致与典雅;文人的情趣与超逸,……我们陶乎山水之间确实有种“澄怀味道”的感觉。然而这种偏爱毕竟附载了更多的中国情结,在西方人的眼中,也正因为缺少这一情结,他们总觉得中国画不够味,或是在视觉上少了些冲击力。同是表现自然风光,他们更长于对风景进行直观化的情绪处理:那闪烁而恍惚的色彩韵律;那稳健而永久的坚实形态;那细腻的笔触;跳动的肌理……,我们在深感造物伟大与神奇的同时,总有一种更临其境而欲置其中的冲动。  相似文献   

8.
男孩与女孩     
一天夜里,男孩骑摩托车带着女孩超速行驶,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女孩:“慢一点,我怕。”男孩:“不,这样很有趣.。”女孩:“求求你,这样太吓人了。”男孩:“好吧,那你说你爱我。”女孩:“好,我爱你,你现在可以慢下来了吗?”男孩:“紧紧抱我一下……”女孩紧紧拥抱了他一下,女孩:“现在你可以慢下来了吧?”男孩:“你可以脱下我的头盔并自己戴上吗?它让我感到不舒服,还干扰我驾车。”第二天,报纸报道:一辆摩托车因为刹车失灵而撞毁在一幢建筑物上,车上有两个人,一个死亡,一个幸存……驾车的男孩知道刹车失灵,但他没有让女孩知道,因为那样会让女…  相似文献   

9.
应春节之景,这期的内容为“发酵食品”。“发酵?”,不少人听到这两个字先是一愣,然后便一脸茫然。于是我说:“炒菜搁酱油吗?”“搁。”“拌面用大酱吗?…‘用。…‘喝粥就酱菜吗?“‘当然。”好了,“酱油、大酱、腌菜就都是发酵食品。…‘哦,这个呀……”听话的人眉头一松,神情立时盎然起来。  相似文献   

10.
春晚将一家人聚拢在除夕之夜的电观机前,但20多年不变的面孔让人审美疲劳;短信把祝福传递给五湖四海的亲友,但无限制的转发又稀释了它的情意;贺岁片给年轻人提供新的过年方式,但浓厚的商业味道窒息了人们的品他……正因为如此,金越、戴鹏飞、王中军等,将在2007年的春节格外引入关注:他们是让人“今儿个真高兴”,还是让人“过年没感觉”?在他们备受关注的后面,究竟还蕴藏着哪些深层次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  相似文献   

11.
衣 建筑学家称建筑为人的第二服饰。 深圳人的第二服饰雄伟、壮观,气度恢弘。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字型和“腰鼓”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瞅着令人眼晕。与深圳的都市气派相比,珠海则多为低层和多层建筑,依海湾,就山势,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中的乳白色、米黄色墙体和金黄色的琉璃瓦,衬着如茵草坪,分外迷人。全国各地都在建花园式城市,珠海当为中国第一座花园城。相形之下,海口的多层、高层建筑,就象插在那破房烂屋堆里。海甸岛有处颇华丽的别墅区,那幢幢楼前挤挤匝匝,有的还没有北方农家小院大,虽让人感到惜地如金。却又实在是把那土地和金钱…  相似文献   

12.
秀才买柴某秀才来到集市买柴,他坐在树下一边看书,一边打问。一个人挑着一担山柴走了过来,秀才便问:“柴卖吗?”那人瞪了他一眼:“不卖,挑到这儿干啥!”秀才一听“不卖”,便低头继续看书。一会儿,面前又放着一担山柴,秀才又问:“柴卖吗?”柴主说:“不卖,放在这儿干啥!”他一听,还是“不卖”,又低头看书。黄昏时候,集市上的柴已卖  相似文献   

13.
有个学生跟我抱怨:同学都太变态了,在食堂排个队的工夫,都要摸出书来看两眼。就缺那5分钟的阅读时间吗?不,怕无聊!不找点事做会死!我问她:“那你呢?”过了一会儿,收到她的回复:“排到我了,等下再跟你聊。”  相似文献   

14.
月色苍茫,如朦胧的睡眼,踏着满是星辰的石子小路,整个人便嵌了进去。两天的考试,令人沉沦,让人置疑,忍不住想问:我可以做一次深呼吸了吗?那被白纸铺满的书桌,那伴着我“啃读”到深夜的台灯,可以歇息了吗? 等得到好成绩的嘉许,蓦然回首,却发现,备考的日子里,我失掉的太多,日记本里一片空白,那没有风景的日子……早晨出门,本是期待着与同学的微笑撞了满怀的,然而刚揣着好心情出去,家中的“实权派”——妈  相似文献   

15.
Eva的mosto     
Eva的中文说得很好,打电话约见时,她用很纯正的调子问我:“你知道三里屯北街吗?你知道‘那里花园’吗?那你知道‘三点三’服装市场吗?”,觉得我有点含糊,她又跟了一句:“那你到了附近,找不到可以再打我电话。”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她做事的方式也很本土化了。  相似文献   

16.
老杨 《丝绸之路》2005,(1):48-50
五月的嘉峪关阳光温和,微风拂面。站在宾馆房间的窗前,就能看到逶迤连绵的祁连山像一道黛色,被浓浓地抹上了天边,那透出的雄浑壮美让我这个长期困守在都市的“城里人”,平生第一次领略了什么叫大气,什么叫大气磅礴。可不是吗,就在这种大气磅礴中嘉峪关这座城市日新月异,有了别人无法“克隆”的印迹,有了自已独一无二的特色。仿佛人也大气起来了,因为要去“七·一”冰川。这是离城市最近的冰川。从嘉峪关市乘去镜铁山矿的火车,然后再转乘汽车。近四个小时,到了海拔3400米的冰川脚下。脑袋开始有了发晕发沉的感觉,腿上像吊了沙袋,没有食欲。这…  相似文献   

17.
关键是增高     
有位妇女长得十分肥胖,走两步喘三口气,后来有位朋友委婉地建议她去减肥。“减肥?我才不去干那号傻事呢!”“难道你觉得自己还是很苗条的吗?”“那也未必,不过如果哪项运动能增高的话,我倒是乐意参加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崔薇  雷发林 《旅游》2007,(5):24-31
闻着茶香旅行其实是一种意境。因为说实在的,会有很多人为了春日的一片茶园、无数新叶,为了喝一杯新茶就背包出行吗?不知道,应该也有吧。记得在天目湖,那个做茶叶很久的小李想告诉我的是,“喝茶”这回事其实是跟湖光山景,跟汩汩冒出的翠芽、跟茶农脸上的笑和心里的甜都息息相关的,那是一个完整的关于茶的故事,直到最后才是那杯端上来的玻璃杯里化不开的那片绿和溢出的香气,最后才是喝下去唇齿舌边那种被叫做“好茶”的感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毛潍坊 《旅游纵览》2016,(12):18-23
正朋友,你去过冰封雪冻的哈尔滨吗?领略过那里奇幻的冰雕吗?如果没有,那请你一定要在春节的时候去看看"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初年,北方民间就形成了制作冰灯的习俗。新春时节,各色冰灯争奇斗艳,既增添了节日气氛,又为寒冷的北方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致。清代《黑龙江外纪》里记载有:"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相似文献   

20.
吃货罪恶     
我父母那代人很难理解年轻人在“吃货”这个词上寄予的情怀。他们过去也说“吃货”,但含义跟“饭桶”差不多。吃者,口胺之欲也,再加个“货”,能是什么好东西?但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吃货”标签,感觉自豪得很。吃到什么美食都恨不能昭告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