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4年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邙山脚下发掘23座汉墓。其中,西花坛M24出土一件纪年延光元年(公元122年)的朱书陶罐,编号为24:145。发表该罐的简报未释朱书全文,但登录了它的摹本,并指出文后“有几个类似道教符咒的符号。”此罐系现知纪年明确的最早的解除文与道符同见一器的东汉物。其前有永元四年、永元十六年两陶瓶,但朱书残泐甚重,难以句读又无道符。故该罐之发现为研究早期解除文内容特别是道符的起源,理解释读众所周知的神密的《太平经》复文,提供  相似文献   

2.
龙门所见两《唐书》中人物造像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都洛阳,自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号“洛阳宫”。显庆二年(公元657),以洛阳宫为“东都”。光宅元年(公元684),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武则天革命称周,以神都为国都。神龙元年(公元705),中宗复位,改神都复称东都。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十二月丁酉,安禄山陷东京,经安史之乱的洗劫,繁荣的古都洛阳已呈一派荒凉景象,由陕西至河南五百里中“居无尺椽,(?)无盛烟,兽游鬼哭,”,“编户千余而已。”(《新唐书》卷149刘晏传)。自贞观六年至天宝十四载共123年,这是洛阳空前繁庶的时期,政治的安定、社会经济的发达、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提倡,使龙门山佛教造像活动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刘斌 《考古》2012,(4):70-83
洛阳地区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弥、刘曜攻破洛阳,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曹魏及西晋时期统治的核心区,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及当时文化制度控制较为严格、执行较为彻底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说三国曹魏所开的成国渠陈仓,陈静三国时期曹魏都于洛阳,而以长安为征蜀的战略前线,为了保证军糈供给,曾开成国渠灌溉关中西部渭北农田。《晋书·宣帝纪》:“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焉。”《晋书·食货志》亦云:“青龙元年,开成国渠自...  相似文献   

5.
张衡《大司农鲍德诔》以及大将军邓骘"累召"等表明,鲍德当于安帝永初三年(109年)十一月继何熙之后为大司农,其为南阳太守时间为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至安帝永初三年(109年),张衡为鲍德主簿时间亦大体如此。《后汉书·律历志》所载张衡议历一事表明,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张衡已任尚书郎。据胡广《王隆汉官篇解诂叙》等材料推断,张衡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左右由三署郎选试为尚书郎,后迁为尚书侍郎。张衡上书言朔方日食表明,其于安帝延光四年(125年)任太史令。制作候风地动铜仪表明,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张衡正任太史令。两次任太史令期间,张衡曾转任公车司马令多年。张衡于顺帝阳嘉四年(135年)由太史令迁为侍中,次年迁河间相。为相三年,征拜尚书令。  相似文献   

6.
说起洛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九朝古都和牡丹。其实,地灵必生人杰,洛阳也多才子。令人感慨的是,花中翘楚的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多得人们宠爱,而人中俊杰的才子虽有满腹经纶却往往是命运多舛。透过历史的烟尘,回到八九世纪的唐代,观赏牡丹是当时都城的一大盛事:“花开花...  相似文献   

7.
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和武则天(624—705年)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门外6公里处的梁山上,距西安市约85公里,为陕西省境内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陵墓。据文献记载,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650—683年),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死于洛阳贞观殿,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八月葬于乾陵。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684—705年),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死于洛阳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汉魏洛阳故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洛阳故城为驰名中外的洛阳五大古城之一(其余四大古城是二里头夏都、尸乡沟商城、东周王城、隋唐东都城),位于今洛阳市与其下辖之惬师市、孟津县毗连之处,西距今洛阳城约15公里,地当伊洛平原中心。北依郎山,南临洛水,残垣透这,蒿律丛莽,永宁寺塔基、灵台等遗址仍然耸立在地面之上,当年京华雄姿,依稀可见。汉魏洛阳故城,曾经是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四代王朝的都城。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①自光武帝开始,下传明帝刘庄、章帝刘恒、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枯、顺…  相似文献   

9.
东汉镇墓文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墓文是指东汉中后期出现的用朱砂写在镇墓陶瓶陶罐上的解殃文辞,目的主要是为世上生人除殃祈福,为地下死者解适祛过,免再受罚作之苦;同时也是为了隔绝死者与其在世亲人的关系,使之不得侵扰牵连生人。对东汉镇墓文的数量、著录、内容、功能、书体及其与早期道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王恺 《河洛史志》2005,(1):22-24
从东都建立到唐睿宗明元年(684年),东都洛阳的中央机构主要有东都御史台及一些事务性机构,其职官基本都是实职。东都洛阳的中央职官为区别于西京长安,一股在官职前面加上“东都”、“东京”或“都”等字样。  相似文献   

11.
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群发掘简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陕西省文管会1959年第四季度在潼关吊桥发掘了七座汉墓,墓群东距潼关约十里,西至吊桥镇和亭东村的中间,南距隴海铁路约半里,北紧靠渭河岸。据墓前明万历元年修复汉太尉杨先生塋记碑(见附录)载:这里有汉太尉杨震的墓。后汉书卷八十四杨震传说:杨震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人;延光三年为太尉,疾恶奸臣嬖女,饮酖卒于西阳亭(今河南陕县城外),顺帝时,承认杨震是忠臣,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即今的潼关吊桥),当时墓前并立有碑和石鸟像。又上述万历元年碑说:原来墓前所立的碑已不见了,独留七个大冡。嘉靖乙卯午建置墓祠等,同年冬,地大震,鞠为榛蕪,万历癸酉年,复拓其地,并缭以周垣,内建享堂、翼室及楔绰等。现在塋址东、西两边尚存土墙遗迹,北墙已崩入河内,南墙据观察可能在墓碑稍  相似文献   

12.
关键 《文物世界》2006,(5):24-26
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画艺术,作为陵墓装饰雕塑艺术的一种形态,多见于此期墓葬中的石棺、石棺床、石室、石墓门及墓志之上,自明末清初以来,已发现多件。其中名的有宁懋石室(孝昌三年,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孝子画像石棺(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元融石棺、元谧石棺、秦洪石棺、元石棺、王悦石棺、升仙画像石棺、元日韦石棺(武泰元年三月十六日)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石棺床、石墓门(楣、框、扉)、石碑座等。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遗存数量较为丰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本试图对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和它在中国造型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武则天设置北都的时间,存在天授元年(690年)和长寿元年(692年)两种不同的记载,长期悬而未决。从两种记载详略、史书书写与史源、武周革命过程、"并州长史"称谓变化多方面考证,长寿元年的记载相对较为准确。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其最初始原因并非武则天的家乡情节,或出于加强河东防御的目的,而是打破"关中本位",弱化长安之后的陪都替代,以之充当武周的陪都。北都恰恰在神都洛阳正北方向,地位在长安之上。太原与长安地位升降的根本动力,当源于以神都洛阳为中心展开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正《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新安县":"贞观元年省谷州,新安属河南府。"(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页)按:该书同卷"福昌县"条则曰:"贞观元年(熊)州废,以县隶谷州。显庆二年废谷州,以县属河南府。"(第140页)若贞观元年(627年)废谷州,岂有以福昌隶谷州,显庆二年(657年)再废之理?同书"长水县"条:"贞观八年,自虢州割属谷州,显庆二年属河南府。"(第135-136页)亦可证明贞观  相似文献   

15.
拜读洛阳历史文物考古所编纂、副所长张纯俭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洛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令人追寻失落的历史,感悟河洛,纵横古今,重新认识、发现古都洛阳这个“中华民族的圣地和圣城”。就像仝红星、郑贞富《简论洛阳的朝圣旅游》一文所说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里起源和形成的,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圣地,这才是真正的洛阳形象,朝圣旅游才是洛阳旅游业真正的价值取向所在。”记得十二年前,我接待中央美术学院侯一民教授时,他曾虔诚而风趣地说:“我是到洛阳‘朝圣’的!”(《洛阳日报》,1988年7月17日)  相似文献   

16.
江苏地震灾害最早记载于《汉书·文帝纪》:“汉文帝元年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自西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至1987年。根据史料和近代地震仪器记录分析,江苏全境(包括部分黄海海域)共记录地震资料6000余条,共有千余次地震。这些资料大多散见于各类史籍和旧方志,确认其中绝大部分是江苏境内的地震,  相似文献   

17.
悼念蒋若是先生唐石父今年5月2日,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蒋若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洛阳逝世。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之至!谨撰小文,以寄哀思。我与蒋先生的感情,不只限于我俩之间的友谊,还有对他研究成果的敬佩。相识之前,早已读过他编写的《洛阳烧沟汉墓》中的钱币...  相似文献   

18.
《恭帝纪》1594页1行,显德六年八月“风翔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郭崇加捡校太师”。按郭崇自显德元年十一月由澶州改授成德军,遍考诸书,终世宗世未见有他徙的记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至宋建隆元年六月崇始出镇州归阙。据同书《世宗纪》显德六年六月文,时镇凤翔者王彦超也,此凤翔郭崇云云,疑有误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据《天兄圣旨》记载,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始,至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闰八月初一日,萧朝贵代天兄传言多达一百二十余次。①咸丰元年十月水窦村之战后,天兄因萧朝贵受伤,两次下凡安抚诸人。此后,直到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壬子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下帐"     
一、下帐渊源及名称 "下帐"之名称最早见于<隋书>中关于后周静帝宇文衍的一段描述:后周大象元年,静帝宇文衍规定车、服制度,"又造下帐,如送终之具,令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于前,帝亲读版而祭之,……."①此后,新、旧唐书本、传记、唐会要中亦有下帐之说.最明确其称谓来源者属<资治通鉴>:"下帐,山陵中便房所用.此所谓下帐,盖周天元以自所居者为上帐,五皇后所居者为下帐也."②此条将"上帐"与"下帐"的来源、区别交代的清楚明了.故日"下帐"一词源于后周.时静帝造下帐仅为与五皇后嬉戏丧葬,因之,下帐的使用与丧葬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