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最崇敬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但他在花溪时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花溪人民心中。 1960年4月,周总理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等14国回国后,到贵阳花溪作短暂休息,这是花溪人民极大的光荣和幸福。4月30日中午11点过钟,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提前赶到昆明)乘坐的飞机从昆明抵达贵阳磊庄机场。花溪的天气好象也懂得是欢迎周总理,特别晴  相似文献   

2.
1959年11月23日上午,陈毅元帅与夫人张茜在贵州贵阳花溪住了一个礼拜,还吟下《花溪杂咏》七首和《过贵阳》四首,共十一首诗。其中《花溪杂咏》第七首日:“东舍西舍小停留,长春溪水绿如油。农村如此园林化,神州富裕永不愁。”点明了他在花溪下榻于公园的“东舍西舍”。东舍西舍合称“花溪西舍”,乃贵州名屋,位于花溪公园龟山之西北麓,花溪河南岸、坝上桥左侧。占地面积5052平方米,由东向西有三幢建筑,依次称东舍、西舍、厨房,为中西合壁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花溪以自然风景的优美闻名遐迩,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花溪公园则以其溪水澄碧清澈,溪流蜿蜒曲折,溪畔桃红李白,溪间小桥石万象更新磴,溪声潺潺汩汩,显出一派天然淳朴的高雅韵致。与花溪公园隔山相望的仙人洞山下把伙村,距花溪公园大门约三公里。贵州宏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经过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已于2000年3月1日破土动工,正在建设一座集旅游休闲、高科技观光农业、珍禽异兽与奇卉古木观赏、江南特色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园林景观,以及老年公寓与保健文娱中心、多功能陵塔园为一体的观光旅游景点──—福…  相似文献   

4.
(一)贵阳之胜在于花溪。而花溪之美,在于山环水绕,竹木丛郁,饶有江南风味。我风尘仆仆从沦陷区逃出后,几经周转,最后落脚在贵阳,这应当说是个“小憩”。因而巍然于花溪之畔的一家小小的旅舍“花溪小憩”,不仅建筑玲政雅致,名字也实在取得好。抗战中流亡到西南的游子们到这里,也许会跟我有共同的感受吧?我到贵阳之初,是任教于贵阳师院,兼课于贵州大学。贵大离城约四十华里,即在花溪之畔;兼课的老师每周都以“花溪小憩”作为临时住宿之地。我真正饱赏花溪风光,领略花溪幽趣,即在这时。后来我正式任教于资大,宿舍反而有些简…  相似文献   

5.
1958年11月2日,天高气爽,时任(以下陪同者的职务均为时任职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贵州视察。上午,飞机降落清镇机场,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实和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田维扬专程到清镇,把小平同志迎接到花溪,下榻碧云窝宾馆(当时称省属花溪招待所)。陪同小平同志到花溪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和中央候补书记杨尚昆。午饭后,稍事休息,小平同志访问了花溪人民公社。下午3时许,花溪公社党委书记张大才正在吉林大队麟山旁的田坝里与社员一道深翻土地,突然电杆上的高音喇叭响了:“上级领导来检查生产,请花溪公社张书记立马到碧云窝招待所汇报工作。”张大才急忙在田边找了双布鞋穿上(自己原穿的是草鞋),向碧云窝奔去。1958年秋,正值全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花溪区正在开展以深耕为中心的生产突击运动,区委还组织了20多个深耕野战营到需深耕的地方安营扎寨。花溪公社的吉林大队和大寨大队田坝定为丰产坝,必须深耕,因而这一片田坝有十几个野战营,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张大才赶到平桥头至碧云窝宾馆的半坡上,突然见到一行人走下来,小平同志走在前,随行的有省委书记兼省长周林、市委书记伍嘉模、区委书记齐林...  相似文献   

6.
以真山真水、布局天然而蜚声海内外的著名风景区花溪,辟于20世纪四十年代初,是贵州建设最早的公园。历经60年的发展,花溪早已“旧貌变新颜”。那么,建园之初的花溪,究竟树有多粗,水有多急?游人何种神态,牛马何样皮毛?就是世居贵阳的老人,如今恐怕也难有记忆。近观贵州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我有幸从国画长卷《花溪全景》中,见到了60年前的花溪面貌。那时的花溪,山蓝水碧,民风古朴,没有俗艳的脂粉和莫状的娇情。“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四处浸溢着和平与宁静。其实,此画恰恰创作于抗日烽火正熊的1944年,…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上午,时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兼“中、美、英盟军”中国战区司令统帅的蒋介石,由重庆飞抵贵阳,随后来到花溪。  相似文献   

8.
花溪河两岸作为“公园”来建设,是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天开始的。但作为“风景名胜”,它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花溪的狮子山(今麟山),自从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它定为贵阳名山之后,就常有人到花溪游玩。这一时期,花溪河两岸是明山配秀水,绿树荫苍苔,“风景出自然,非由人力造”  相似文献   

9.
<正>花溪,是贵州最美丽的山水公园。青山绿水,令人向往留连。战时来黔主政的吴鼎昌,年迈操劳,血压升高,医嘱每星期日必择地休养,方能维持下周工作精力。他非常喜爱花溪,称她"山水酷似江南",择定公园碧云窝岩头别墅小人休。1939年10月28日,在妻子陈适云,以及女儿、女婿、外孙辈的陪同下,每逢星期日清晨乘车而去。开初  相似文献   

10.
杨梅 《贵阳文史》2002,(3):59-60
也许你曾游览过风景奇特的花溪天河潭风景区,但你知道吗?在天河潭风景区下游,碧绿的花溪水库中段,还有一个景色秀丽、民风古朴、建筑独特、倚山傍水的布依族村寨,那就是“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村”——镇山村。 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随旅游团慕名前往镇山村游览参观。 我们一行从省城贵阳出发,向西行至花溪  相似文献   

11.
《贵阳文史》2010,(4):14-15
<正>市委、市政府作出"三创一办"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花溪区区委、区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创建,高效率推进,致力于打造阳光花溪、生态花溪、文明花溪,创建"三创一办"的先行区、模范区。一、强化执行,建立五项机制1.建立责任落实制度。成立工作机构,抽调精兵强将,细化各  相似文献   

12.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像纷繁复杂,大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本文结合调查实际着重讲述花溪布依族的物质民俗。通过分析花溪布依族的建筑民俗,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思考花溪布依族经历过400多年历史的跌宕起伏后,在现代文明中保持本民族民俗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面前放着我们七兄妹的两张相片。一张是1961年8月13日照的黑白照片,已发黄,距今已近半个世纪。一张是2006年8月13日,七兄妹相约花溪公园照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14.
徐开新 《贵阳文史》2005,(4):i004-i004
迎祥寺,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年),至今380余年。被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是花溪地区佛教活动中心,也是青岩古镇旅游的一个窗口和别具风格的一个亮点。位于花溪青岩古镇南街黄家坡脚,距贵阳市区30公里。  相似文献   

15.
正在贵阳市郊花溪公园西北,有一座巨石嶙峋、古木参天的山峰,名麟山。麟山是花溪公园最高的山峰,登峰俯瞰,蜿蜒的花溪河、曲折的坝上桥、民族风情浓郁的跳蹬,还有花溪的街道、周边的村寨、贵大的校园等等,都一一尽收眼底。在麟山山麓南侧有一座摩崖石刻,被称为"抗战摩崖"。摩崖呈竖长方形,高约1.5米、宽约0.8米,距山脚的地面约4米。摩崖上款为行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自西南进入贵阳市,蜿蜒经花溪、小河两郊区而进入城区,它造化了美丽的高原明珠花溪,孕育着一代代贵阳人,见证着贵阳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人居需要,对南明河的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于2001年4月作出了综合治理南明河三年实现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战略部署。本文就贵阳市水利局负责实施的花溪水库扩建加高工程和市西河上游防洪水库工程的建设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花溪之春     
我家迁居花溪,是初冬时节。花溪一片灰蒙,低矮的房屋颓残得没有颜色。街上有驮马行走,也有背了竹篓的佝偻老人。多数人穿的是厚重的大襟。远处的山是灰色的,只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清澈无垢。  相似文献   

18.
1994年8目7日,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于上海因病离世,享年98岁。为缅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我将大师夫妇1985年秋畅游黔中的历程,敬笔写下几则,以表深切悼念之意。花溪回首彩云间1985年8月,刘海粟大师应贵州省政协的盛情邀请,暂时放奔了他的“十登黄山”之行,风尘仆仆,从黄埔江畔,偕夫人夏伊乔等一行来到了贵州,实现他久已渴望的黔中漫游。刘老小憩于花溪碧云窝宾馆。这里,山色青翠,林木葱茏,十里河滩碧水如镜;时值秋高气爽,四野稻花飘香。刘老和夫人一住下就喜欢上了这幽雅安静的自然环境。8月6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  相似文献   

19.
我是花溪刺梨酒厂退休职工,我家祖孙三代与刺梨酒打了一辈子交道。从小到大几十年,我就爱喝花溪刺梨酒,遗憾的是现在已经十多年不见其踪影。有人说今天青岩古镇满街都是,可满街的刺梨酒却都仿佛失去了百年流传下来的浓厚香醇。  相似文献   

20.
张敏 《贵阳文史》2005,(1):27-28
1987年1月16日上午,我刚到办公室不久,忽然接到共青团花溪区委员会打来的电话,说今天团委将组织花溪地区50多个单位的共青团员到董家堰村植树,营造青年林。并说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将率领中共贵州省委机关和共青团贵州省委机关的同志们前来参加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