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的叠鼓形贮贝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对晋宁石寨山进行了第五次发掘,在M71的西北角出土1件叠鼓形贮贝器,该器位于虎纽筒形动物格斗场面贮贝器的南面,执伞铜俑的北面。这3件重器均置于墓葬的西端底部。该器出土时残损,经中国历史博物馆修复,已基本复原。现将其作一介绍,作为对简报的补充。叠鼓形贮贝器由上下两面鼓形器重叠,两鼓均正置,连接处焊接而成。上鼓无盖面,器盖单独制作,以活扣与鼓身相连,下鼓焊铸一底。该器上鼓的足部焊铸4只卧鹿(梅花鹿),下鼓的足部焊铸4只卧牛(水牛),鼓之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0,(7)
正1955~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在晋宁石寨山先后4次发掘了50座墓葬。晋宁县汉代为益州郡滇池县地,益州郡置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为滇王国故地。第6号墓出土的滇王金印,证实了古滇国的存在。随着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羊甫头等同一文化类型的墓葬群和器物的发掘清理,大量辉煌的古滇国青铜艺术展露在世人面前,而贮贝器则是古滇国青铜艺  相似文献   

3.
<正>江川李家山1972年清理发掘27座墓葬、1992年发掘清理59座墓葬,两次共清理86座墓葬1,李家山墓地是石寨山文化墓地中墓葬材料保存相对完整、随葬器物所表现的墓主性别特征十分明显,对于认识和研究石寨山文化在葬俗方面的演变过程非常重要。李家山墓地相当部分墓葬人骨没有保存下来,即便保存下来的也没有进行体质人类学的鉴定,我们对该墓地墓主性别的判定是基于金莲山墓地的实践所得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1980年,周原考古队曾队陕西省扶风县黄堆村老堡子西周墓地进行钻探和试掘。由于黄堆村老堡子西面大壕沟内的西周墓曾多次受到盗扰,周原博物馆于1992、1995和1996年三次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1995年共清理发掘墓葬16座、马坑2座。出土有铜礼器、兵器、车马器,还有陶瓷器,玉石器及骨蚌器等。根据黄堆墓地的发掘资料,学者认为这里应是一处西周王室成员的墓地。此次发掘墓葬的时代上限应不超过穆王时期,下限可到西周晚期。  相似文献   

5.
张晗 《江汉考古》2023,(5):51-56
2000年2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阳市拆迁办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81座。其中M23为一座大型穹窿顶砖室墓,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陶、铜、铅、铁、石等质地器物共70余件。墓葬年代为东汉中期,墓主身份较尊贵。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南阳地区的葬俗和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在1994年第五次发掘以后,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1998年春,在晋侯墓地范围内,被盗掘大型墓葬一座,经钻探发现这里有两座墓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10月~2001年1月对这两座墓葬(编号M113、M114)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大批随葬器物。两座墓葬位于晋侯墓地的最东侧,均为单墓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M114为一椁一棺,出土有殉车、殉狗及殉人,随葬品包括铜、陶、原始瓷、玉、金、蚌、漆和骨器共200多件组,其中叔矢方鼎有40多字的铭文;M113亦为一椁一棺,主要随葬品有铜、陶、玉、蚌器共144件组。从两墓出土铜器铭文可以肯定这又是一组晋侯及其夫人墓,而且是墓地中较早的一组墓葬,时代约在西周早中期之际,墓主可能是晋侯燮父或晋武侯及夫人。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陈沟墓群东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1座,其中汉代墓葬56座,以竖穴土坑墓为主。该次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206件,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蚌器等。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画像石雕刻工艺的递变,充分展示了萧县汉文化的容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利 《丝绸之路》2015,(6):22-23
关于石寨山M12号墓出土的祭祀贮贝器(石M12:26)主祭人性别问题,学术界有三种考释:一为男性,二为女性,三为性别不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下文针对祭祀贮贝器主祭人的性别问题,应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与同时期的其他贮贝器进行比对,得出祭祀贮贝器主祭人为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996年周原博物馆继续对黄堆村老堡子西面大壕沟的西周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墓碑8座、大型车马坑2座。其中1座车马坑(96FHK38)位于土壕中部,是周原地区迄今发掘的最大、埋葬车马最多的一座车马坑。此次发掘出土有铜礼器和车马器、陶器、玉石器及咕蚌器等。这些墓葬的时代上限在穆王时期,下限在西周中晚期。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21,(3)
正本书全面报道了新疆伊吾县拜其尔墓地2004~2005年的发掘资料。报告分四章。第一章为前言,概括了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等。第二章为墓葬综述,介绍了发掘的92座墓葬,墓葬形制结构基本一致,遗物包括陶器、木器、玉石器、金属器、骨角贝器、泥器等共近900件。第三章为墓葬分述,介绍了每座墓葬的基本资料。第四章为结语,根据墓地发掘资料结合相关检测分析,对该墓地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墓地主体年代在公元前1200~前500年,可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青浦县福泉山遗址自1986年12月3日至1987年3月18日(因天寒和春节中间曾暂停)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5×10坑位16个,面积800平方米,清理了崧泽文化墓葬1座、良渚文化墓葬15座、楚墓1座、西汉墓50座、宋墓1座,出土玉、石、骨、陶瓷、铜、铁和琉璃器等文物一千余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附近发掘了三座战国早、中期的墓葬。这三座墓东西并列,有可能属于同一家族墓。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式,葬具皆为一椁一棺。随葬品多为陶器,还有少量铜兵器、石器、蚌器。这批墓葬的发掘,对于了解汉魏故城所在区域东周时期的城市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复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前后发掘过四次,共掘得大小墓葬48座,只在第三次发掘的M23内出土漆器(简报见《考古》1959年3期)。这墓出土的漆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因为是土坑墓,填土直接接触着随葬器物,所以出土的漆器都变成灰土,没有一件完整的保  相似文献   

14.
2018年2—7月,南京博物院和溧阳市博物馆对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蒋笪里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汉代墓葬25座,清理发掘23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种,其中带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坑木椁墓有11座。发掘的汉墓均被盗扰,残存铜、铁、石、漆木、釉陶、陶等质地器物121件(组)。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排列布局、残存的车马器等推测,蒋笪里墓地应是汉代溧阳地区一处身份地位较高的家族墓地。蒋笪里汉代家族墓地的发掘,为溧阳地区的汉代考古研究及汉代文明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大甸子墓地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东南部,地处大凌河水系的上源,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50米、东西最宽处约70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经1974~1983年的发掘,共清理墓葬804座,揭露出一处保存完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大甸子墓地的出土物十分丰富,有陶器、玉石器、骨角蚌贝器、金属器、漆木编织器等,其中仅玉制品就有近百件之多。1996年出版  相似文献   

16.
叠鼓形贮贝器是古代滇人创造的石寨山青铜文化中的一种极富特征的典型器物。由上下两鼓叠置后焊接成一体,有盖有底。器身饰以繁缛的阴刻花纹,盖顶以写实的人物和动物雕像表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场景。迄今为止共发现4件。它流行于西汉中晚期的滇池周围区域,是滇文化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产物。叠鼓形贮贝器出土于石寨山文化晚期的极少量贵族大墓中,是墓主人拥有最高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它既是祭器又是十分重要的礼器。4件叠鼓形贮贝器的形制、花纹和雕像内容各异,独具特色。整体造型与线刻图案和盖顶雕像有机结合,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充分表现了古代滇人的装饰与艺术风格,成为滇国青铜文化园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垣曲北白鹅村东的一处被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9座,灰坑17座。在M3中出土的铜甗和铜簋上带有铭文,本文选取该墓地出土的铜甗和一套铜簋先行介绍,分别从器物形制、纹饰、铭文内容、尺寸大小等方面逐一描述。并对铜器的时代、铭文内容以及M3的墓葬时代及墓地族属作出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18.
王富国  马涛 《东南文化》2023,(2):61-71+199
2019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徐家村墓地南部的8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6座汉代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时代较早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鼎、盒、壶、瓿,稍晚的墓葬出土的釉陶器组合为壶、瓿、罐等。此次考古发掘为南京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演变、分期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铜鸟形器、高温釉陶器等也体现出越文化的遗风。  相似文献   

19.
2015~2016年,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座(M30~M33)和车马坑1座(K32)。墓葬与车马坑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除M33为南北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M31、M32随葬器物较为丰富,有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其中M32随葬有鼎、簋、壶等铜礼器。车马坑内放置两车四马,出土器物主要为铜车马器和兵器。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及车马坑与墓葬位置关系判断,M31、M32、K32为两周之际秦公嬴姓宗族墓葬及附葬车马坑。  相似文献   

20.
《文物》2016,(1)
下寨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滔河乡下寨村北。2009~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东晋至南朝时期墓葬共14座,均为砖室墓,墓葬形制可分为长"甲"字形斜坡墓道砖室墓、长方形竖穴土圹砖室墓和刀形竖穴土圹砖室墓三种,出土陶、瓷、铜、铁、银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判断,本次发掘的这批墓葬年代为东晋早中期至南朝中晚期,且均属于中小型墓,其文化特征大致与长江中游的同时期墓葬类似,反映出这批墓葬总体上受南方墓葬文化的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