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整个中华大地,黄河流域在古代是先进明的所在地,这种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四周辐射。尤其是秦汉统一国家建立后,随着疆域的拓展,中原先进的明像波一样从中原地区一圈圈地扩散开去。从西南地区来看,四川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原最为接近,所以它最早完成对中原化的消化、吸收,在汉武帝时期其社会发展与中原基本接近,所以成为在西南地区传播中原汉化的重要中介地。与四川紧密相连的地区之一是云南,它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从四川辐射出的汉化影响。本即对秦汉时期四川对云南的经济、化交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部分俄国学者近年提出了所谓“黑貂之路” ,用来指古代经由北亚连结东北亚与中亚的贸易道路 ,以为它有别于传统的丝绸之路 ,而且更安全、可靠。这种说法目前尚难令人首肯。古代东北亚与世界文化联系的途径形成了一个网络 ,这一网络的基础和主干是以中国的中原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体系 ;它为古代东北亚与世界的文化联系提供了最佳途径 ,并未因绿洲各国的政治关系变动而被取代。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区瓦当是该区的“汉化”产物之一.西汉时期,受长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该区瓦当吸收了中原瓦当的各种因素,总体风格简洁,种类单一;王莽至东汉时期,该区瓦当发展出造型多样的变体种类,并向西南夷地区扩散.四川地区汉代瓦当的发展脉络,从侧面也反映了汉文化影响下四川地区的文化变迁进程.  相似文献   

4.
朝聘是先秦时期外交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朝聘的用乐用舞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机构建置情况,朝聘的赋诗与引诗体现着时代感,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取向,朝聘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则较多地表现为物质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较之其他文化类型而言,更集中、更鲜明地展示出一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和文化特色。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而来的是来势汹汹的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传统节日日益淡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民俗是一种不断产生、演变、发展的活态文化,它们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然环境差异等文化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旧民俗不断消失,新民俗不断产生,这种继承与发展选择机制既保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传统,又保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创新活力。探讨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文化生态规律,提出民俗文化发展理论在当下的实践运用,对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的版图,并与中原内地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特别是经济上的交往日益密切,话域的葡萄、石榴、胡萝卜、苜蓿、核桃、玉石等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原,丰富了内地居民的生活,中原传来的丝绸、铁器、漆器等也深受西域人民的喜爱,并通过西域继续向西方传播。西域与内地经济交流的繁盛,还表现在当时发行的货币上。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程爱民 《丝绸之路》2013,(16):18-19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于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汉朝开辟河西四郡,武威逐渐成为河西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凉州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是外来文化进入内地、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必由之地,也是吸纳多种文化的最前沿阵地。大量的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物品由此涌入,往来的商旅与使团中又夹杂着佛教徒,无形中又把公元前5世纪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传播进来,由此使凉州成为佛教东传的必由之路和佛教的第二故乡,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受到重创,与中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比,河西地区则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人间乐土.大量中原士大夫避居河西,为保存中原文化成果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为河西地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大力宣导下,儒学在河西一带得到了广泛转播及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儒学在河西地区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进步,为以后北魏乃至隋唐时期文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戍边屯田等政治措施对海南岛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竑  贾莲莲 《人文地理》2006,21(5):55-60
海南岛文化的发展除了受海岛独特区域地理环境、行政建置变更、移民等因素的影响外,也多因国家政治措施的变更而产生不同影响。历代王朝戍边屯田等政策的实施,作为重要的治理手段和开发方略,在漫长农耕文化时期,通过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原文化(如农田水利技术、建筑技艺等)在海南岛的传播和扩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海南区域文化的形成产生启迪和推动意义。文章探讨了历史时期戍边屯田及现代农垦等政治措施对海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对海南岛屿型区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寻求历史期开发政策措施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吴良镛,男,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六十五年来胸怀祖国,心系  相似文献   

12.
中原文化与河南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淑玲  丁登山 《人文地理》2005,20(1):78-80,67
区域文化在影响区域竞争力诸要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上曾经对河南甚至整个中国的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其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所带来的惰性与锁定效应,对河南省区域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振兴中原文化,提升河南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We analyze statistic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radiocarbon dates from key Early Neolithic sites in Central Europe belonging to the Linear Pottery Ceramic Culture (LBK), and of pottery-bearing cultures on East European Plain (Yelshanian, Rakushechnyi Yar, Buh-Dniestrian, Serteya and boreal East European Plain). The dates from the LBK sites form a statistically homogeneous set with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similar to a single-date Gaussian curve. This implies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spread of the LBK is shorter than the available temporal resolution of the radiocarbon dating; therefore, the rate of spread must be larger than 4 km/yr, in agreement with earlier estimates. The East European sites exhibit a broa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dates. We identify in these data a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which implies the rate of spread of the initial pottery-making of the order of 1.6 km/yr, comparable to the average rate of spread of the Neolithic in We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We argue that this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is consistent with an idea that the tradition of the initial pottery-making on East European Plain developed under an early impulse from the Eastern Steppe.  相似文献   

14.
戴建国 《民俗研究》2020,(1):83-89,157,158
丁英与民歌社,关系到20世纪40年代沪上一段重要的民间文学学术史。刘锡诚真正关注到了丁景唐作为民间文艺学家的成就,但他关于丁景唐与民歌社的有关论述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澄清。通过全面的资料爬梳,考察民歌社的名称、成立、组创者、启事、地位,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丁英与民歌社"这段学术史。  相似文献   

15.
张志娟 《民俗研究》2020,(1):109-118,158,159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的中国民俗搜集活动堪称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活动始于民俗及民间文学资料征集,以报刊为媒介扩散影响,继而引起广泛关注,并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歌谣"地位卓然,成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它真正开启了西方现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次用明确的学科眼光审视中国民俗。面对歌谣及其他民俗形式,中西心态的差异可以从"民间"和"街头"意义的错落中约略窥见。"民间"预设了上下层级,有"民间"便有"庙堂",有"民众"便有"眼光向下""到民间去"的"我们"。"街头"却展示了另一种构图:所有人位属同一平面,在同一条喧嚣的街上,没有层级,或者说没有内部的上下层级,因为"我们"始终是群体外泾渭分明的他者。西方这些早期起步于街头的中国民俗研究,或许资料性大于学理性,开风气多过立典范,在当下价值有限,但这段历史却是我们不应该遗忘的。  相似文献   

16.
可能是由于受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制约,新石器时代中原化的实力、内部统一性和对外化关系呈现出20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中原化得以呈螺旋式发展壮大,“中国相互作用化圈”的范围由小到大、内部联系日趋密切、认同感日益加强,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中国”从酝酿至雏形到最终形成。可以说中原化不但在其发展的高峰期具有突出的核心地位,总体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河里范遗址位于陕西省乾县城东约15公里的泔河南岸二级台地之上,2005年发掘了400余平方米,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遗物,可辨认出仰韶中期、晚期和龙山早期三种遗存。本次发掘表明泔河流域在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早期这段时间,与渭水中上游地区同期的考古学文化无论从整体的陶系、器形、器物组合及陶器的纹饰特征都基本接近,相较之下与泾水上游同期遗存的差别在仰韶晚期时开始明显。该遗址是泔河流域的首次考古发掘,对关中西部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简述民歌文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中国民歌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基础;并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探讨了民歌文化的地域整合性。然后将全国民歌文化区分为七大区域,包括: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刚劲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以长调为特色的"北方草原风格",异域风格的新疆民歌以及高山雪原上的民歌,作者还论述了各区域民歌文化的特征及形成的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爆发后,政治意志开始强势介入到民间小戏,进而渗透到乡村社会。边区政府对民间小戏的改造成为国家的政治诉求,本该再现乡村社会的多元图境和反映乡村民众真实想法的民间小戏在革命话语的主导下其结构及内容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小戏的娱乐功能开始向政治教化功能转变。本文以抗战时期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民间小戏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了革命话语下民间小戏改造及其功能的转变,以期揭示政治、民间小戏及乡村社会三者互动图境。  相似文献   

20.
从春秋早期开始,晋国向外扩张,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晋文化.春秋中期之后,三家分晋,晋国变成了韩、赵、魏三国,晋文化也衍生为三晋文化,从山西走向中原.豫西和豫北曾是晋国的范围,韩、魏的版图主要在河南,赵国也涉及到豫北一部分.因此,晋和三晋均与河南息息相关,晋文化和三晋文化自然在河南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