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得到最广泛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本文试图对俄罗斯民族特殊历史表现背后深层的和有内在联系的精神实质加以分析。从而挖掘隐藏在俄国及俄罗斯民族传统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实质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2.
古老的俄罗斯音乐文化不仅在俄国,在世界艺术“百花园”里,同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它那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歌剧体裁尤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但是,真正介绍到我国来的俄国民族歌剧是十分有限的,继第一个出现在国际艺术舞台的俄国民族歌  相似文献   

3.
张建华 《史学月刊》2020,(1):117-129
中俄交往始于蒙古西征和金帐汗国时代(1238-1480年),中国学人撰写俄国史自1878年刊印的鹭江奇迹人的《俄国志略》,到今天已经有整整140年的历史。中国的俄国史学科伴随民族命运、国家危机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而生,自诞生之日起即负有学人情怀、民族重任和学术职责三重使命。因此,俄国史学科在中国一直发挥着“知夷”和“盗火”的两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俄国史(包括苏联时期和俄罗斯联邦时期)研究获得了70年的巨大发展,主要成就有:1985年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成立(1992年英文更名为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史研究会),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国家有关部委及党政机构纷纷设立俄国史或俄罗斯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了从历史学学士、俄国史硕士到俄国史博士的三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俄国史和俄罗斯问题研究的专业期刊创立并连续出版,大量的俄国通史、中俄(中苏)关系史、专题著作、各类教科书、翻译著作(来自俄文、英法、法文、德文、波兰文等)出版,中国俄国史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合作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俄罗斯学”新学科正在建立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尼夫赫人属于生活在黑龙江下游和萨哈林地区的古亚细亚族。随着俄国对东北亚地区土地的占领和统治的确立,俄国学者对尼夫赫人的民族调查与研究亦随之展开,本文概述了尼夫赫人的历史并介绍了沙俄、苏联和俄罗斯时期俄国学者关于尼夫赫人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研究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在苏联解体后俄国的苏联史研究中表现非常明显。本文仅谈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变化,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后就出现了。不过改革之初的苏联民族关系史研究,仍旧坚持列宁的国家民族政策和构建联邦制的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家  相似文献   

6.
中亚民族是沙俄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整整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用“火和剑”征服过来的。沙俄吞并中亚的历史是一部血腥征服史。同时也是中亚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一部英勇斗争史。绝非是什么“自愿归并俄国”的。今天,苏联统治集团为了推行“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民族理论纲领,在中亚对非俄罗斯民族采取种种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同化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龚斌 《新疆钱币》2001,(4):38-38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获得独立。苏联的解体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其中民族矛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00多个大小民族,民族问题在俄罗斯(苏联)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沙皇俄国有征服少数民族的过程中,不仅采用野蛮的暴力手段,而且大肆鼓吹“大俄罗斯主义”,从而引起少数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的俄国文坛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天空。在这个灾难深重的时代,果戈里和契诃夫作为俄罗斯民族优秀的代表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地向我们展示了贯穿在他们作品中幽默的讽刺艺术,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和社会腐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本文试分别以他们的《外套》和《套中人》为例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在运用讽刺艺术上两人的异同,并尝试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两人各具特色的精神主旨和创作特色,以聆听他们共同为俄罗斯民族奏响的一曲含泪带笑的人生悲歌。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人和波兰人拥有同一血脉,属于同一语族,拥有全斯拉夫种族的特性,却又如此不同,近乎对立,从鄙视到仇恨,也不排除莫名其妙的互相吸引,但始终互不信任。俄罗斯和波兰两个国家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俄国沙皇专制制度和波兰贵族民主制度。俄罗斯人在专制制度和东正教会的熏陶下,养成了忠于沙皇、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波兰人在贵族民主制度和天主教会的培育下养成了酷爱民主自由与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和宽容开放的文化传统。普希金和密茨凯维奇是俄罗斯和波兰两个民族的伟大诗人,他们个人间的相互钦佩和对立,折射出俄罗斯和波兰两个斯拉夫民族间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俄国历史上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产生及其基础张建华在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疆土开发是与殖民扩张同步进行的,伴随沙皇政府和俄罗斯统治阶级殖民政策的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产生并日臻成熟。在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是制约俄罗斯社会发展和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雍正年间清朝首次遣使俄国的史事,打破了人们关于清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传统认识。清朝遣使俄国的动因,学界多关注俄罗斯、土尔扈特在清朝对准噶尔军事政策上的意义,忽视了清俄之间再三交涉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的弟弟罗卜藏舒诺,尤其是在准噶尔政策中他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就清朝首次遣使访俄的动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近些年俄罗斯出现的有关斯大林的评价和言论,是把斯大林作为一个建立俄国“稳定”和“秩序”、体现“强国”和“铁腕”的符号来谈论的,并不是作为苏共的政治领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创造者和实践者来评价的。文章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民族的心理,民族的性格,强烈的大国情结,强国意识,以及苏联解体以来出现的国力下降、经济衰微、人口减少,和严重的社会民族危机等方面,对近来我国学界出现的“重评斯大林说”提出了质疑。文章对近年俄罗斯出现的某些怀旧情绪和对“第二个斯大林”的呼唤所作的解读是:俄罗斯实质上是在呼唤“铁腕”,呼唤强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俄罗斯帝国时期与中国的文化往来,从最初的民族间接触到两国间的往来开始,俄国的东正教使团在此期间起到极关键的作用,并兴起了特定的汉学研究,由此两国间开始了真正的文化交流,并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米留科夫是俄国19-20世纪之交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在俄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学识过人,著述丰富,在多个领域为俄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首次完成了对俄国文化史的全面论述,开创了俄国史研究的新领域;开拓了俄罗斯思想史研究的新境界;重新评价彼得改革;进一步深化了"国家学派"关于俄罗斯与西方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希圣 《文史天地》2005,(1):i001-i001
19世纪下半叶,尽管沙俄政府的专制充满了腐朽和黑暗,但却意外地诞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巨人,这其中有作家、评论家、画家、音乐家等等。托尔斯泰、列宾都堪称这个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前者被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一位著作等身的伟大作家,后者则是俄罗斯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  相似文献   

16.
张文广 《沧桑》2014,(5):37-40
克里米亚汗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双方结盟灭亡金帐汗国,削弱立陶宛公国;双方争夺金帐汗国的遗产;克里米亚汗国乘立窝尼亚战争之机进攻俄国;克里米亚汗国协助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争夺乌克兰;克里米亚汗国协助奥斯曼帝国,在北方大战中进攻俄国;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汗国。  相似文献   

17.
白晓红 《世界历史》2001,2(5):68-77
斯拉夫派是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问题的历史性的大争论中 ,强调俄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 ,与西方派对立的派别。斯拉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霍米雅科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科夫兄弟和尤·萨马林等。作为倡导俄罗斯民族独特精神的思想体系 ,斯拉夫派思想———斯拉夫主义 ① 在俄罗斯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斯拉夫主义的哲学世界观的突出之处是以精神整体性反对西方唯理主义 ,以东正教的聚合性对抗西方的个人主义 ;斯拉夫主义的社会政治理想是保持村社和地方会议的君主制社会的和谐有机发展 ;斯拉夫主义的经济观点表现…  相似文献   

18.
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华 《史学月刊》2003,(5):97-103
俄国城市的雏形是军事、行政中心,而非手工业、商业中心。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发展迟缓,水平低下。从历史根源上看,萎靡不振的大陆性贸易,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极权统治,村社宗法文化的长期存在,东正教伦理培育起来的俄罗斯民族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对西方民主自由的蔑视和对个性的扼杀,农奴制改革的短期效应,赶超型的军事工业化战赂,都严重阻碍了苏联时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明末,俄罗斯开始接触到中国茶。清代初期,中国茶逐步在俄罗斯流传。19世纪中后期,中俄茶叶贸易日益增多,20世纪初,俄国已经成为世界饮茶大国,茶叶的进口量三分之二是中国茶,其余三分之一为锡兰茶和印度茶。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大面积引种中国茶树。中国茶在俄国落户,其中含有中国人的辛劳。  相似文献   

20.
萨哈罗夫等新编《俄国通史》(前二卷)评述刘祖熙苏联解体后,我国广大世界史工作者,特别是俄国史的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希望读到俄罗斯历史学家新编的俄国通史。由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所长A·H·萨哈罗夫以及A·Π·诺沃谢里采夫、Л·B·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