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诚暂立“下风”陈诚办了两期军官训练团才下山直奔南昌,通知各地将领,聚赌行茗,召开不谓不大的军事会议,他发表长篇讲话,突出强调一点:领袖领导有方。通过训练,把全国的军队团结起来了,将心归顺,何事不成?陈诚在讲,抱有成见的人在想:看你的吹,看你的擂,一常败将军耳!借钟炮打鬼,借蒋格自己。树过领袖格过自己后,陈诚吹嘘:“一定要在3个月内消灭红军!”下面有了嗡嗡之六,不客气的人还吩咐嘻嘻地发出微笑之声。200人参与的宴会上,陈诚频频举杯祝酒,发祝酒辞:“庐山训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国军人统一到领袖思…  相似文献   

2.
吴江 《江淮文史》2008,(2):169-176
“文革”中的1973年12月21日,在处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过程中,毛泽东召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0多位高级将领谈话。其间,他对许世友讲了许多话,广涉文史,还关联现实政治的重大问题,近来引起学者重视。陈晋先生曾著文《从毛泽东让许世友读〈红楼梦〉说起》(简称《说起》,见《党的文献》2005年第4期),认为毛泽东让许世友读《红楼梦》,“有事关现实的考虑”,希望将帅们“要有政治头脑,大事不糊涂”。我赞同陈先生的卓识。不过,到底事关何种现实政治.又是怎么通过文史典故投射到现实政治中的,似仍有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3.
冯都 《文史博览》2007,(1):53-55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监狱服刑改造后于1959年得到特赦,被推荐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为了让赦免人员看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周恩来总理批示:“邀请政协文史专员们去南方参观游览。”参观团的成员有  相似文献   

4.
《文史资料选辑》许多读者都很熟悉,它记载了旧中国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难得的史料。征集、编辑此书的是一批文史专员,他们遵循周总理的指示,“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文革”前的文史专员室》记述了作者对文史专员的印象及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文史博览》2014,(9):72-72
《文史博览》2014年第7期“图说”栏目“民国百态民生”,真实地反映了民国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很接地气、、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记忆却在纸上、在照片里永远留存,这就是文史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汪烈九 《文史春秋》2005,(10):64-64
陈诚,浙江青田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炮科,任教黄埔军校,后任军、政高职。抗战时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屡败屡战:先失武昌,再丢南昌,后弃宜昌,人称“三昌”将军。陈诚连失三“昌”后,重庆高层军政界人士一致呼吁:“杀陈诚以谢天下!”但陈诚是代蒋受过,蒋自会保陈过关。于是高层人士对  相似文献   

7.
汤根姬 《百年潮》2013,(10):34-36
“帝王将相参观团” 1964年4月,正当风和日暖、杜鹃盛开的时候,井冈山迎来了包括末代皇帝溥仪在内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这个参观团是周恩来总理安排的。当时周恩来作了这样的指示:“要邀请在北京的文史专员们到江南参观,让专员们亲眼看看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充满阳光的新社会的人民欢乐。让他们再次感到祖国的兴盛,祖国的可爱和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汪东林 《纵横》2012,(7):61-64
为了忘却的岁月之四:梁漱溟被抄家和章伯钧的“不打就倒”1966年“文革”爆发之初,全国政协直属学习组(含文史专员学习组)所有成员都在学习讨论关于“文革”的文件和报刊上的文章。他们纷纷作拥护的表态,但又小心谨慎,生怕言多有失,因此常常会有会场冷落之时,于是小组秘书念大块文章,以消磨“学习”时间。此时唯独梁漱溟沉默不语,他每会必到,只听不说,组长让他发言,他也摆手推辞。一直到6月7日,他才郑重其事地开腔,语气颇为沉重:  相似文献   

9.
王道 《名人传记》2018,(3):18-24
她曾孤身探访“民国七君子”之一史良,并冒认其“表妹”,写出令人动容的报道.她曾奔波于抗战前线、后方,记录战况与民生。并“斗胆”逼问孔祥熙“养生”问题.影响一时。她曾在“重庆谈判”期间,采写了《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因披露了诸多亲历细节,因而与《挥手之间》一起被誉为姐妹篇。她就是——  相似文献   

10.
王勇 《文史月刊》2009,(9):35-35
北伐开始,陈诚在二十一师当团长。这个师的师长严重,为人正直,十分欣赏陈诚,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诚来谒,畅谈两小时,将来救中国,必此人也。”不出几年,陈诚果然在火线上接连被提拔为师长、军长和相当于兵团级的中路军总指挥。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下旬.笔者收到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提供的李玉顺先生的《明代礼部尚书门克新籍贯祖姓考》一文,载陇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陇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六期。从“天水在线”网络得知.该文此前已发表于2008年10月25日《天水日报》“人文天水”版。  相似文献   

12.
《文史精华》1998年第十期刊登杨忠明先生《破解“红崖天书”之谜》,读后颇为刘正英先生博学缜考所感动,所启发。因而反复观赏“天书”,又有所悟,记录于下,与有识者共商。1.“天书”1号字,连体藏着许多字,可做多种含意理解。藏字为。于、石。后;从整体上观看,l号字又呈现似是而非的一些字:品、芮、面;从隐字法上分析,还有天、7。把这些综合起来分析,可作如下解释:作者将本“天书”作为“天品”,模仿(金刚经)文式。本意是品天,评论当时最高统治者。“天书”的主题是阐述满清将要消亡,满手无水,甘字倾倒,雨字似雨非雨。…  相似文献   

13.
崔锦 《世纪》2023,(3):54-56
<正>韩慎先先生是无人不晓的一代名票,他师承陈彦衡,学谭派卓然成家。但从他的别号夏山楼主到其归宿却都和文物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事还是让我慢慢道来。一、韩慎先先生显赫的家世韩慎先先生名德寿,字慎先,1897年2月10日生于北京,民国年间他仍留一条辫子,人们往往称他为“韩小辫”,他是清末文士韩麟阁的独子,在家族中大排行被呼为“韩十一”。两个姐姐均未嫁,由先生奉养。  相似文献   

14.
如今许多人对忠义救国军的 认识,是出自当年那个“革 命样板戏”《沙家浜》:“乱世英雄 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这 个漫画式的描写,用在某些具体 的忠义救国军队伍上,是有根据 的。不过,若据此来评价整个忠义 救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不 加分析地否定其所有为抗日战争 作出过贡献甚至牺牲的官兵,则 未免有些片面了。 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文强老 人,曾亲身参加过忠义救国军的 组建和前期政治领导工作。笔者近几年对他作 过反复调查采访,并参阅了一些有关资料,了解 到了忠义救国军另一个侧面。 八一三战火中诞生的别动队 要讲…  相似文献   

15.
陈诚历任第三、第六、第九战区长官,尽管有“三昌将军”(丢失南昌、武昌、宜昌)别称,总算是能够枪口对外。但他出任东北行辕主任之后,率大军进攻解放区直遭惨败,口吐鲜血住进了上海国防医院。正当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惨败时,陈诚陡然从上海消失了。陈诚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6.
1939年3月,年仅29岁的蒋经国出任江西赣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客观地讲,他在赣南任职5年多,还是有所作为的,历史出给予了肯定。然而,他的走马上任,却是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对赣南的治理“头痛”无奈、焦头烂额之时,打出的一张“太子”王牌,蒋经国出不负“熊”望,大刀阔斧地盤了几招,详情请见《蒋经国何以做赣州专员》一文。  相似文献   

17.
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成立于1937年9月25日。关于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的建立,夏衍回忆说:“八一三”之后,“陈诚从前线派了一个过去认识郭沫若的参谋来访,代表陈诚请郭沫若给他组织三个战地服务队,分别到陈诚总部和张发奎、罗卓英部队负责宣传服务工作”。中共上海党组织认为,“组织一批  相似文献   

18.
朱家骅曾任国民党教育部长,CC重要人物,也是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我们常看到他提个手杖,风度儒雅。据悉,一次有几个客人和陈诚闲谈,说到某些大公馆如何富丽堂皇,宴客一掷千金,茅台酒都不登大雅之堂,非舶来品威士忌、白兰地不可等等。陈诚顿时怒形于色,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如何得了!真是朱门酒肉臭,野有冻死骨啊!”后来有好事者向朱家骅报告说:“这句话是冲你而来的,朱门,不指你指谁?”朱家骅气极败坏,大骂陈诚:“在我头上拉屎,欺人太甚!”扬言要找总裁讲理,又有人向陈诚劝告:“你说话得罪人了,最好解释一下算了。”陈诚说:“他读过杜甫…  相似文献   

19.
陈诚是民国史上一位风云人物。陈诚之忠于蒋介石与蒋介石之宠信陈诚,在民国历史上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34年7月蒋、陈分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正副团长起,蒋欲任陈为自己副手的端倪已经初现。蒋介石曾于1936年对阎锡山云:"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抗战战事的激烈进行,更给蒋陈关系的急速升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抗战期间,陈诚往往一身兼任党政军数种高级要职,且经常不受所任职务的限制,被蒋特别  相似文献   

20.
袁柳絮先生 ,192 8年出生于北京。祖父为民国初期国会议员。他幼年家道中落 ,随母亲往依外公。外公高鸿善曾是清朝光绪皇帝的书法教师 ,家学渊源 ,他在这样家庭中成长 ,除在学校受教育之余 ,常从外公学习文史、诗词、书画篆刻 ,在万卷藏书中耽习古文字学 ,遍览甲骨、钟鼎、篆 ,临摹书写 ,在指点下逐渐进步。在他十几岁时 ,就可以书写小篇幅的书法作品了。柳絮回忆这段经历 ,感慨地说 :“若我不养于外公家 ,此生或与书画无缘。”他学书法 ,一开始就从高难度的篆隶入手。为了弄清一些“不常用字”的来源出处 ,对古体、异体字的写法、读音、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