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中友 《江淮文史》2012,(2):124-138,1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千百年来众说纷纭。2007年,著名学者冯其庸撰长文论证《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轰动一时。然而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永无休止的探索,对历史问题的争鸣,也难以"一锤定音"。文史学者胡中友经长期研究,并多次赴实地考察,推出《项羽垓下溃围南逃乌江路线考》,不为尊者讳,与冯其庸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2.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项羽自刎于乌江,笔者认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本文从《史记》涉及项羽之死的所有叙述,以及项羽败退的路线来论证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死于乌江这个误解是从《史记正义》开始的,但还只是说项羽败退到乌江,并没有说他自刎。到元代金仁杰把项羽之死戏剧化了,于是纔有了项羽乌江自刎之说,一直以讹传讹到现在。本文从调查入手,又分析了古籍的讹误,作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项羽不过江东,前人早有定论:羞见江东父老,遂使项羽蒙受了两千多年“死要面子”的贬誉。真相果然如此吗?既然项羽选定从垓下向南突围,到江边时意图更为明朗:“乃欲东渡乌江”,就是要从乌江渡横渡长江去见江东父老。怎能说他怀有愧见江东父老之心?即便有,这种羞惭感也绝不足以动摇他渡江之志。何以乌江亭长一现身。他便思维突变?本文试图立足《史记·项羽本纪》,给出这一千古之谜的全新答案。  相似文献   

4.
南宋建炎三年,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具舟从江宁前往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最终乌江自刎的说法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解读《史记》过程中,对项羽最后的身死之地产生“和县乌江说”和“定远说”两种学术分歧。刘云鹤的文章持后一种观点,作者认为项羽身死东城,即今安徽定远县。为鼓励学术争鸣,本刊发表该文,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无数著名的地理书以及社会传闻,都说项羽从东城败退到全椒县的“九头(斗)山”,在这里与汉兵打了九仗,又败退到乌江自刎。本文经过实地调查,证明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他根本没有能到全椒县,全椒县也从来没有过“九头(斗)山”。1988年新修的《全椒县志》已取消了“九头(斗)山”之说,改正了历史上传闻之误。本文对七种古代的地理名著,作了层层分析,指出其谬误的原因,都是未经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6.
王贵华同志的《项羽自刎乌江并非民间传闻》(载1987年第1期《安徽史学》),见解十分正确,但王文认为项羽迷道的“阴陵”在和县,这是有悖史实的。一、王贵华认为“定远从未有阴陵之名”,且定远周围立并无“大泽”,而和县“阴陵大泽”即今绰庙乡裕民圩。定远“阴陵”之名,早已载入郦道元的《水经注》,“阴陵大泽”也已作为一个地名从秦汉沿用到南朝时期,《梁书·韦睿传》载:梁天监六年,魏中山王元英与将军杨大眼率众数十万攻钟离(今凤阳临淮  相似文献   

7.
即照本文看来,此乌江毕竟临江。把此乌江当成贵州之乌江,自是天大的笑话,然项羽“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又作何讲呢?各抒己见,盼读者自辨。  相似文献   

8.
《史记·项羽本纪》以悲怆动人的笔墨记述了项羽起于陇亩,分裂天下,号称霸王,而终于自刎乌江的悲剧性一生。司马公最后不无感慨地说: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关于“重瞳子”,传统的解释是目有二瞳子,例如裴骃《史记集解》就引《尸子》云“舜两眸子,是谓重瞳。”“重瞳”一词颇为费解,莫非一个眼睛里真会有两个瞳子?于是,刘保明作《“重瞳子”新解》一文(《武汉大学学报》1987年4期,以下简称《新解》),企图解决这个难题。《新解》以现代医学知识为出发点,认为“根据现代医学和光学理论,真正的‘重瞳子’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眼睛构造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人眼绝不可能生有两个瞳  相似文献   

9.
阎盛国 《史学月刊》2012,(7):125-127
项羽年青时曾在项梁指导下学习过《孙子兵法》,“项梁乃教(项)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6页),于汝波指出,“古人多称《孙子兵法》为‘兵法”’,“项羽所学兵法应有《孙子兵法》”(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项羽用兵之术亦可佐证其熟悉《孙子兵法》。陈业新评价项羽“用兵神速、以少击众和布阵严整、长于力战”(陈业新:《试论项羽兵法》,  相似文献   

10.
《汉书·地理志下》云 :“信都国 ,景帝二年为广川国 ,宣帝三年复故。”这条史料有误。查《史记》、《汉书》高祖时事 ,信都时为地名 ,而非郡名 ①、国名。《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张耳“得赵歇 ,立为赵王 ,居信都”。《集解》徐广曰 :“后项羽改 (信都 )为襄国。”《汉书·张耳陈余传》 :赵歇为赵王 ,“居信都”。张晏曰 :“信都 ,襄国也。”项羽“分赵立耳为常山王 ,治信都 ,信都更名襄国”。立九个月 ,降汉。汉四年 ,封张耳为赵王 ,王襄国 (即前信都 ) ,次年薨。子敖立 ,九年 ,废为宣平侯。汉元年 (公元前 2 0 6年 ) ,项羽以梁楚地九郡…  相似文献   

11.
正"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项羽为何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那么,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华夏视野     
项羽烧没烧秦俑坑? 据《史记》、《水经注》等一些文献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但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秦俑学术讨论会上,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对项羽火烧阿房宫和秦俑坑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六点依据:一是没有发现项羽大军的入坑口;二是没有发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没有破坏者造成的陶佣一个压一个的叠压现象;三是没有发现兵马俑身  相似文献   

13.
项福库  王明月 《沧桑》2009,(1):235-236,240
近年来,国人对阿房宫考古结论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阿房宫的“建成与否”及“火烧与否”两个问题上。《史记》中有“阿房宫未成”、“项羽屠咸阳火烧秦宫室”的明确记载,而没有“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这与阿房宫考古发掘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即阿房宫没有建成,项羽也没有火烧阿房宫。然而,对阿房宫考古发掘结论持相反观点的人,不但认为“阿房宫不仅建成而且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还对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是否具有可信性产生怀疑。经考证,无论是从司马迁写《史记》的客观条件及其治史态度,还是从其史学思想到写《史记》所肩负的使命感上看,其对“阿房宫”的记载都是客观的、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正>垓下歌千古,渔唱起三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独赖项羽逆势而起,推翻暴秦,才有了后来大汉朝神话般的存在。两千多年来,“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认识深入人心,项羽已成为社会景仰的中华民族众多历史英雄人物之一,特别是在他生于斯长于斯且亡于斯的长三角地区,项羽的形象更是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文化符号而弥足珍贵。一、遗踪名祠为证,项羽是亘古不变的大英雄项羽生于宿迁,逃难吴中,兵发湖州,被围垓下,自刎乌江。  相似文献   

15.
李张召 《黑龙江史志》2013,(19):175-175
项羽在楚汉之争中为刘邦所败,最后自刎乌江,历来评议颇多,杜牧为之惋惜,李清照以"英雄"相称。从四面楚歌到霸王别姬,再到溃围、斩将、刈旗,这些都展现了项羽的勇猛雄壮之英姿,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真正英雄。乌江自刎与之深深植根于体内的品行、性格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其实很简单     
时值××年,项羽兵败被汉军逼到乌江,此时项羽只身一人,等待搭船渡江。此时阴云四合,冰冷的江水夹杂着奔腾的泥沙向东翻滚而去。岸边立着一棵杏树,在清冷的风中散落了一地的花瓣,那花儿雪白中略藏一丝粉红,犹如随风即逝的红颜。项羽站在一块高处的岩石上,神情茫然地望着远方。此次战事失利,主力部队被汉军全歼,只剩下他一人逃到此地。是去?是留?极目江边,隐约有一叶黑隐隐的小舟缓缓驶来。追兵将至,此刻急待作出决断。项羽手持二尺青干剑,拔剑出鞘,转过身来,背对着乌江,大声疾呼“:天要亡我,今当以死明世。”在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还…  相似文献   

17.
范晔籍贯考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代历史学家,《后汉书》之作者。关于范晔之籍贯,《宋书·范晔传》仅言“顺阳人”。①对于“顺阳”今属何地,史学界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概括言之,主要有以下三说:一是今属湖北省光化县②(1984年改名为老河口市);二是今属河南省内乡县③;三是今属河南省淅川县④。上述三说之孰是孰非,至今尚无高明撰文辨之。为澄清是非,余自不量力,特于文中对范晔籍贯“顺阳”今属何地作一考辨,且期能得其正确者。  相似文献   

18.
大禹三考     
大禹出自何方?古老的《尚书》里没有说。我国第一部正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75),为了论证东方是“物所始生”,西方是“物之成熟”,因此有“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条规律,在《六国年表》引言中列举出自西方的大禹、成汤、周文王三位古哲为证。关于大禹出于何地,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  相似文献   

19.
"岂非天哉"的三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和 《史学集刊》2003,(2):100-101
汉高帝刘邦出身布衣,毫无凭籍,在秦末大起义中,竟然三年亡秦,五年灭楚,而得天下。《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评论他说:“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第3册,P760)早年读到这一段话,不觉得有何难解之处。“岂非天哉,岂非天哉!”就是司马迁歌颂汉高帝的话,是他把刘邦称为“大圣”的自然结果。刘邦既然是“大圣”,当然就必受天命;两个“岂非天哉”,自然是歌颂之辞。这样的理解,可以说是见到了《史记》文章所展现的第一个层面,也就是其直接的层面。 稍后,在读《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篇时联想到了这一段话,心里就产生了问题。这里主要列举《高祖本纪》(个别地方据《项羽本纪》)中对刘邦的一些记载,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大圣”。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定价:90元(合计)山河故里,不行万里、不临实地,难以感触沧海桑田和家国情愁;人文历史,不重考据、不凭联想,难以探寻真迹原貌与人情世故。李开元教授写作《秦崩》与《楚亡》,用双脚追寻刘邦、韩信的游荡人生,以精确的考据还原赵高、李斯卑劣行径后的真实面目,亲身凭吊巨鹿、垓下大战的泯灭遗址和万千亡灵,多方考据项羽乌江自刎时的最后荣光……秦末汉初时中华大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