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城镇发展演化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家君  常黎 《人文地理》2007,22(1):73-76,91
利用2004年河南省997个城镇数据及夏代以来的城镇演化空间数据,对河南省城镇发展进行了时空梳理,河南省城镇数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其原因主要有: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政治重心北上、政府行政干预等。河南省城镇分布的最初格局受当时人们取水方式等技术条件的限制呈现沿水系分布的空间格局,铁路的兴建使河南省城镇布局的限制条件得到改善,公路建设使城镇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均衡。但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使城镇分布又相对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城镇分布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局部地域又有较为集中的块区。河南省城镇的空间格局基本符合中心地理论,但各地域的主导因素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ESDA的新疆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ESDA并结合标准差指数、变异系数等方法,从空间相关的视角分析新疆各县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以非农业人口来计算的新疆城市化水平呈现北疆、东疆、南疆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1978-2009年间:新疆县域城市化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测度Moran's I由0.2065上升至0.4414,表明城市化水平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增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结构化特征明显.从局域自相关分析来看,区域间具有较明显呈现两极分化,说明新疆城市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戢晓峰  连晨希  陈方 《人文地理》2016,31(5):141-147
为科学分析物流经济空间格局,基于经济地理学3D理论的密度(density)、距离(distance)和分割(division)框架,建立了物流经济空间格局的L-3D分析体系,利用地理集中度、物流经济联系强度及区位商等测度指标,分析了云南省物流经济空间格局的密度、距离及分割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物流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以昆明为中心的横纵扩散模式,外圈物流经济明显薄弱;物流经济空间距离呈现中心-通道发展模式,滇中城市群发展优势明显,西部边界物流经济距离较大;物流经济分割特征体现于昆明的区位商值较低,滇中城市群物流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以昆明为基准,大理及其周边地区分割严重。  相似文献   

4.
苏文玉  王颖 《旅游纵览》2022,(17):122-124+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基因,也是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厘清非遗资源的分布特征,有利于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以江苏省为例,运用ArcGIS 10.2软件和地理学相关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的特点,在苏南分布较为集中,苏北分布较为稀疏。希望该研究可以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侯卫刚 《旅游纵览》2013,(7):159-160
为了实现石家庄市物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用SWOT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机会、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期为石家庄市物流业未来的发展谋求切实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乔家君  周洋 《人文地理》2014,29(4):72-77
空间界面理论是乡村社区选址的适宜理论。在分析传统农村聚落区位选址中空间界面取向及其演变、新形势下农户择居需求等基础上,得出乡村社区选址大致有四种倾向:城镇边缘区、交通沿线、产业集聚区外围、其他资源指向等。利用空间界面理论中的避害原则、就近原则、功能原则、加成原则,认为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晴岚社区的选址是合理的,接近于理想中的最佳区位。  相似文献   

7.
8.
地处边塞的河陇,其社会空间格局,有别于中原内地,但要准确地说出是怎样的边塞拱卫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空间布局思想,却并不容易。判读了有关"形胜"的史料后,笔者发现,古人所谓的"形胜",究其本质乃是对区域政治地理环境的评价。西北边塞拱卫地带的河陇,其地域形胜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分层结构特征。这种分层拱卫的政治地理思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边塞军事布局理念,还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边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
10.
刘晨光  乔家君 《人文地理》2017,32(6):113-120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农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GeoDA软件,结合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深入分析1990-2013年河南省县级尺度农区发展差异及空间演化。研究发现:①近20多年来河南省农区发展水平逐渐提高;高水平区分布在矿产资源丰富的空间界面处,较高水平区位于高水平区外围和地级市周边地区,中等水平区位于平原区,低及较低水平区位于山地丘陵区;②1990-2013年河南省农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级单元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且集聚效应逐渐减弱,以HH和LL类型区为主且稳定性较强,而HL和LH类型区较少且稳定性较差;③农区发展的突破点在于空间界面处和创造良好的区位。同时,这也是从空间思维的角度来对以往空间结构理论多以城市研究为中心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人口分布与乡镇可达性空间耦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作为区域发展的内在因素,交通可达性提高将有利于促进人口或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考虑土地利用及地形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包含乡村道的交通网络数据集,应用改进的成本距离计算方法,分析河南省乡镇可达性及其分布特征;通过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叠加,揭示人口分布与可达性的空间耦合特征。结果表明:①各乡镇可达性总体呈现明显的圈层分布,可达性值由内向外逐渐降低;时段越短,内部差异越大,交通指向越明显。②乡镇可达性与人口密度在各时间圈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达性与人口分布集聚产生作用的最大时间距离为1.5h。③人口与交通可达性的空间耦合呈现较明显的半环状分布,社会经济指向性明显。④交通可达性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常建霞  李君轶 《人文地理》2021,36(3):47-57,166
采集河南省17个地市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微博数据,利用微博数据分析疫情期间公众焦虑情绪及其时空分异.研究结果发现:公众的焦虑情绪波动幅度与疫情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疫情初期,公众对疫情数据的变化敏感,新增确诊人数的小幅增加和下降均能引起公众焦虑情绪的大幅攀升和下跌,疫情态势稳定向好时,焦虑情绪波动幅度逐渐趋稳;在疫...  相似文献   

13.
刘永乐  张景秋 《人文地理》2021,36(5):131-137,14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航空出行成为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城市格局。本文基于2019年4月28日—5月10日国内215个机场的腾讯定位请求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在工作日和五一假日两个场景下的航空出行时空特征,进而探究其与城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居民航空出行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部沿海高于内陆地区,且中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点;②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工作日,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更偏向“工作日优势型”,而中部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非区域中心城市更偏向“假日优势型”,并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下降、上升和波动的日变化,与工作日相比,五一假日提前2小时进入波动期,且居民假日航班时间选择更偏向在下午3点和晚上8点前后;③在工作日和假日两类场景下,所呈现的聚类等级分化与其所在城市规模之间关联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城市金字塔的规模等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薛飏 《人文地理》2016,31(5):148-154
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效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文化产业投入和产出规模扩张对地区GDP和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两者间的交互效应会加大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第二,文化产业有助于带动旅游业和整个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第三,中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提升作用最大,中部和东部地区效应相对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实现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PRED系统分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河南省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河南省的人口、资源(重点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PRED系统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指出河南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在于人力、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据此,本文提出了人口控制与人力资源开发、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城镇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蔚州志和蔚县地名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蔚县乡村聚落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空间格局演化特点。总体演化过程呈现由集中分布趋向随机分布的特征;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缓慢增长的壶流河一侧‘一’字形‘双核’分布模式"、"普遍增长的壶流河下游‘多核’分布模式"、"快速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大范围增长带的空间扩展模式"、"稳定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带状‘多核’空间分布模式"。根据演化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料分析,总结了蔚县乡村聚落演化的自然条件、军事历史条件、人口迁移和经济贸易发展四个方面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的表现聚落空间格局,方便历史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的聚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集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聚集定位问题又是深入分析聚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聚集具有高度的尺度敏感性,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时,尺度选择容易受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且空间自相关方法也未考虑聚集的时间特征。与之相比,Kulldorff等学者提出的扫描统计量方法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研究探索性地选用浙江省各市、县工业从业人口的聚集问题,从尺度选择、尺度转换和时空融合三个方面,比较了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在探测聚集问题上的差异性,进而证实了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人为选择尺度的偏倚问题,实现了尺度推绎、转换的自动化,而且更加有利地融合了立体、动态、多尺度的时空分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