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海 《文史春秋》2002,(7):17-20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4月18日,紫禁城永和宫太监李苌材,耐不住深宫大院的寂寞,约了储秀宫太监张受山、钟粹宫太监阎葆维,便服偷偷溜出紫禁城去潇洒走一回。他们几个来到棋盘街,正巧遇上了储秀宫太监范连沅,他说今天庆和戏园有名角杨小楼主演的《三叉口》,精彩极了,何不去看看。李苌材他们都喜欢看杨小楼演的戏,自然一拍即合,便大摇大摆,直奔大栅栏内的庆和戏园。  相似文献   

2.
一 丁贤勇新著《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35万字。以下简称“《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由绪言、五章正文、结语组成。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期编练新式陆军是晚清实现军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初建阶段的“新式”陆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陆军。曾任八国联军法军总司令General H.Frev(弗赖)将军所著之《I’armee chinoise:l’armee ancienne,1’armeenouvelle,1,arm6echinoisedansl’avenir》一书依托八国联军侵华之战争场景,以外国军人之视角,以考察该时期“新式”陆军战力为切入点,向世人展现了19世纪末期晚清新式陆军建设的另一面,而这无疑将有助于完善对晚清新式陆军,乃至晚清军事近代化问题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4.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人。他自幼习艺,年仅13岁就在上海和苏杭一带唱红.“盖叫天”的名字也就这样叫响了。盖叫天最擅长演武松戏,其中《打虎》、《快活林》、《十字坡》等剧目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他因此也成了在中国的京剧舞台上与杨小楼齐名的“江南第一武生”,被称为舞台“活武松”。  相似文献   

5.
村志是指建置最小的村级之志书,是方志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村志编修古已有之.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郎遂编撰安徽池州《杏花村志》。“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叟否编撰上海闵行《紫堤村志》,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曹邺,字邺之,桂州阳朔(今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人。其行年事迹,由于文献不足,已不可详考,只能略推大概。北大中文系55级《中国文学史》定曹邺的生卒年为816-875(?)。曹邺于宣宗大中四年(850)考取进士,他在《成名后谢恩门》诗中说:“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连续考了十年在三十四五岁时才进士及第,于是有“幽兰生晚”之叹。将其生年定为公元816年,是大致可信的。至于定其卒年为875(?),则似嫌过早。得到曹邺奖掖的郑谷在《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中说:“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这里的“中…  相似文献   

7.
1949年5月26日。解放上海的枪炮声尚未停息,一支由范长江、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便来到了汉口路《申报》馆的五层大厦前,他们代表“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前来接管《申报》与《新闻报》。两日后,上海《解放日报》便在这里正式创刊。当时,中共中央特别将原延安党中央机关报报名《解放日报》授予上海这家新创办的华东局与上海市委机关报。报社成立之初,范长江、。恽逸群分任正副社长,十个月后,范长江调任新成立的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浑逸群遂接任社长兼总编。 《解放日报》作为中共喉舌在上海率先亮相,无疑产生很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作者     
《风景名胜》2012,(9):14-14
三石头/喜欢旅游,摄影,写作,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杂志报刊。个人摄影网站“三石头客栈”(www.wanglei.com),著有摄影散文游记《西行漫记--第三眼看欧洲》(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一书,本期作品《信马游北疆》;  相似文献   

9.
一、贵州的第一出话剧《维新梦》及其影响话剧艺术登上贵州戏剧舞台,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07年,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组织“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夭录》(《黑奴恨》和《热血》(原名《杜司克》)等剧,成为中国人演出话剧之始。同年,春阳社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夭录》,上海成为新剧(话剧)在中国的发祥地。贵州的话剧活动,便是在上海的直接影响下开始的。1912年,达德学校校友聂正邦、王慎余、朱练甫朱冠山等人,从上海回到贵阳,他们带来了新消息、新风气。一次,与省内校友周杏村、朱梅麓、包百■、熊梦周等人…  相似文献   

10.
《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集中对《四书》加以译注,颇便读者,实为一大好事。错译注有流失,留下了一些疵误,致使该书难以完美为称。我今夏通读,见有疵误,即作札记。篇幅所限,仅举《大学》、《中庸》、《论语》中明显的误译误注,各依章节略作辨析,以便将来该书再版时可资订正。有不当之处,请专家批评指正。《大学》(括弧内的数字表示章节,《中庸》、《论语》同此)译注之疵误。(一)‘咱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中的“壹是”,《全译》注为“都是”。按:“壹是”确切的义解应是“一律、一概”…  相似文献   

11.
《答陈齐仲(书)》长期以来被引用,都作为朱熹反对研究草木器用等客观事物之证,其实,这是误解。如将此书与朱熹稍早所写的《吕氏〈大学〉解》并观,便知它们全是在抨击佛教所主面对草木器用等,通过内心冥思苦想,以求“忽然悬悟(顿悟)”之说,而坚持格物致知,即认为对“眼前”万物之研究,虽分先後缓急,然全都必须有一逐渐积累过程,方能“一旦豁然贯通”,求得其“理”。  相似文献   

12.
作者     
《风景名胜》2011,(12):16-16
三石头/检察官,喜欢旅游,摄影,写作,文字、图片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个人网站“三石头客栈”(www.wanglei.com),著有摄影散文游记《西行漫记——第三眼看欧洲》一书。本期作品:《寻找梦中的大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2013,(1):49-49
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上海的一些进步报纸如《联合晚报》、《新民晚报》、《文汇报》等,一些进步期刊如《群众》、《周报》、《生活知识》、《文萃》、《人人周刊》、《新文化》等,多少可以发表一些讽刺国民党当局的漫画。如丁聪的《“良民”塑像》(1945年)揭示出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良民”,脑子是被官方打开来“检查讫”的,耳朵是被塞住不准听的,嘴巴是上了大锁不准说话的。  相似文献   

14.
满族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著名满族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于19if年出生于河北雄县一个梨园家庭。从小随父李永利学戏。12岁应俞振庭之邀,搭斌庆社,首演《战马超》,一鸣惊人,被誉为“童伶奇才”。后又随梅兰芳、徐碧云、朱琴心等合作演出。曾得到杨小楼、余叔岩、...  相似文献   

15.
《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先寺》:“(萧)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实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於江上,作五言诗赠者百余人,凡见礼敬者如亲(一作此)比。”对于文中“如亲(此)比”,周祖谟、范祥雍均无说,杨勇《校笺》径将“比”字删去(中华书局,2006年,页193)。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原是《小戴札记》中的一篇,后为宋人朱熹抽出,重新加以整理,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且被列为“四书”之首。朱熹认为汉代人所传的《大学》,章句上有错简,他便另行考订,将《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大学》之“经”为孔子之言。因此,今之《大学》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为戴圣所传,一种为朱熹所订。这两个本子除在文字排列方式上有较大不同之外,内容基本相同。《大学》开首第一段(即朱熹所谓的“经”)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相似文献   

17.
一、细流辗转:1919年“五四”以前1915年9月,当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喊出了戊戌维新及辛亥革命志士们未敢喊的“打倒孔家店”口号后,一个叫陈育安的书商,通过他开设的华阳书报流通处很快便将《新青年》一类进步刊物在成都传播开来,使民主与科学的呼声震荡于巴山蜀水间。吴虞——这个曾被誉为“成都言新学之最先者”读到《新青年》第一卷上署名易白沙的《孔了平议》后,欣喜异常。1916年12月3日,他经章士钊、谢无量介绍,致信陈独秀称:“读贵报大论,为之欣然”,并倾吐衷肠:“……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  相似文献   

18.
郭双林 《史学月刊》2006,1(7):20-22
我们只要略为翻阅下清末的报刊,就会发现,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经常在眼前跳来跳去,频频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一口号即是“中国,中国人之中国”!笔未曾广事搜讨,仅在读书之余,将所见相关资料随手记录,己达24条之多。(按:许小青在《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册,中央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6-998页]一中对此有所整理,但不全。本在撰写过程中对其整理成果有所吸收,特此说明)就目前所知,晚清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时间是1900年。当年9月24日,即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初一,《清议报》第58册刊登一篇署名“自强氏”撰写的《独立论》一中写道:“今吾且正告我国民日:中国吾中国人之中国,非他人所得而保全也;保全中国,吾中国人自己之责任,非他人所得而代之也。”由此看来,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是维新派,且主要是针对当时列强提出的“保全主义”而发的。1902年,太平洋客欧榘甲在《新广东》一中也提出:“夫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73页)进入1903年后,这一口号广泛流传起来,并被革命党人所接受。当时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如《浙江潮》、《湖北学生界》、《游学译编》、《江苏》、《童子世界》、《苏报》以及邹容所撰《革命军》中都曾不止一次出现这一口号。1904年,由高旭、高燮叔侄创办的《觉民》杂志以及陶成章撰写的《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也曾出现这一口号。1906年以后,这一口号还曾在《复报》、《云南杂志》、《汉帜》等报刊上多次出现。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等人甚至将其写入了《中国同盟会方略》,指出:“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相似文献   

19.
1993年,西藏文艺的丰收张治维1993,是西藏文学艺术全面丰收的一年。在中国作协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发族文学创作评奖中,班觉的长篇小说《松耳石头饰》(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获长篇小说奖,扎西达娃和色波的中篇小说《世纪之邀》、《圆形日于》(汉文,...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2期载张旭束先生《“迦沙”非陨铁》,认为《汉语大词典》将“迦沙”一词释为陨铁是错误的。有关“迦沙”的记载,见於《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诸书,均作“天每雨铁,收而用之”。此处之“雨”(yù),意思是像雨一样降落,非指下雨。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