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体云 《古籍研究》2002,(2):23-25,88
秦观是我国北宋文坛上名重一时的诗、词作家。特别在词的创作上,显示出非凡的才情,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那健康明朗的情感,婉丽深情的辞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般印象中,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文人,性格中充满着女性气质。而事实上,秦观的整体精神风貌绝非仅仅如此,他的人格气质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其受贬后的生活及创作中去窥探秦观丰富多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性词人,李清照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而《点绛唇》、《醉花阴》、《声声慢》三首词则分别代表了她前期、中期、后期的情感历程及其词风的嬗变。  相似文献   

3.
薛梅 《满族研究》2007,(3):108-113
本文试图从纳兰性德的个案诗作做为切入点,在众所周知的是清代大词人和具有"哀感顽艳"词风的赞誉中,在与其好友严绳荪《西苑侍直杂诗》二十首的比对中,来观照构成其深邃的心灵世界的人格理想,在隐逸的伤情中亦凸现着入世狂举的豪情,这二者的对立统一,似灵魂与灵魂的密语,从而彰显出一个完整而繁富的纳兰性德。  相似文献   

4.
史玉梅 《攀登》2007,26(3):175-177
塑造女性美是各个时代文学的主题。《诗经》与“花儿”中的女性形象,均以自然健康、任性乐观的面目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和艺术的享受,使我们感受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歌内在的创作规律,这也是人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积淀。  相似文献   

5.
韩堃 《丝绸之路》2011,(22):100-101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乃至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中国美术家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和观念的嬗变。本文旨在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美术作品中妇女形象表现方式的变化,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美术风格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王思锐 《神州》2020,(5):27-28
提及宋朝,世人无不赞其繁盛,甚有学者称其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女性意识在此时期也得到快速发展。李清照作为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女词人,擅长以寻常言谱新声,草木舟石在她的笔下都变成饱含情感的灵物。面对陈腐苛峻的封建思想,她凭一己之力在男性主导话语权的文坛轻巧辟出一面山水。本文以李清照词作为研究根据,深入分析其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及成因,旨在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玮 《神州》2013,(35):21-21
秦观作为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心灵善感,性格纤弱。秦观一生仕途不顺,因此沉浸在悲伤凄苦的情绪中,加之他一生受对禅宗思想情有独钟的苏轼的影响颇深,他的词作中也展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秦观词作的佛道思想主要表现在词境的营造上。同时因为他自身命运的多舛,因而词作中也表达了幻灭,泡影,万事皆空等佛道思想。  相似文献   

8.
杨娜 《神州》2011,(5X):27-28,30
本文从《红楼梦》中选取了四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林黛玉、薛宝钗、王夫人和贾母——用以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性格特点。从林黛玉到薛宝钗是女性接受封建道德,丧失本性的过程;从薛宝钗到王夫人是女性恪守封建女德,人性恶化的过程;从王夫人到贾母是女性维护封建家族利益,漠视亲情的过程。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女性人格的基本形成历程,而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及其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9.
米潇 《黑龙江史志》2013,(17):59-60
个性表现是一个社会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女性的个性表达与否以及表达程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而个性的外在表现为人的行为方式、语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等,因此通过对唐代不同时期女性的言谈举止、着装风格及妆容特点的对比研究可一窥唐代女性社会地位之嬗变。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后,批评家公认李清照的词可以和词史上任何一个大家相提并论。明清女词人写作的时候,已经不再关心李的改嫁问题,可见她们在确立自己的创作经典时,关注的主要是词的文学体性。明清女词人对李清照的推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作品中的某些精彩语意的欣赏,一是追和其作品。明清的女词人或许没有什么具体的文学批评着作,但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加入了对李清照形象的建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批评,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也建构了自己的形象,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兴盛。  相似文献   

11.
思考自身的来历与归宿必然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人类除了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另一重要审美即历史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和平与战争、情感与伦理的冲突,自然而然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悲剧事件和人物命运,而后世对此的评价一直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而产生着变化。杨玉环的个人悲剧命运,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历史人物笔下的评价褒贬不一,展现出不同时代中历史审美中悲剧审美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薛晓霞 《沧桑》2008,(4):230-231
《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越来越多地呈现了一种丰富性与无限性,如将其作进一步的分析,便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喜剧式"的人物形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肃的时代主题:即女性群体在其生存历程中主体精神的放逐。三仙姑,包括潘金莲、曹七巧、蘩漪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将给读者留下一个关于女性命运的永恒的思索话题。  相似文献   

13.
孟小驰 《神州》2013,(23):4-4
周邦彦是北宋末年最杰出的词人。他以不羁之才,寄情于词,不少研究者对周邦彦词的艺术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周邦彦继承和发展了“花间”的本色论。确定了本色词应有的状态,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本文从意境、语言、音律三个方面来叙述周邦彦清真雅词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魏子元  王乔玉 《文博》2020,(1):45-53
"以胖为美""尚胖"历来被视为唐代的审美风尚,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唐人审美观的总体认识,此认识虽无大错却有失偏颇。本文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唐代纪年墓出土的女俑及壁画中的女性形象体态特征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唐一代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及其流变历程。同时,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唐人审美的标准做了进一步分析,以期达到纠正对"以胖为美"片面认识和误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是清朝的著名词人,他的《饮水集》至今仍被广泛传唱,他的词大体可分为爱情词、恨别词、悼亡词。在他的词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真实情感,这与他的不平凡的情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通过他的情感波折,分析其情感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邦彦是北宋末年最杰出的词人.他以不羁之才,寄情于词,不少研究者对周邦彦词的艺术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周邦彦继承和发展了“花间”的本色论,确定了本色词应有的状态,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本文从意境、语言、音律三个方面来叙述周邦彦清真雅词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邓国峰 《神州》2011,(2X):32-33,37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词人,虽然政绩平平,在词作上的造诣却是少有能比。本文结合李煜的人生历程,将李煜词共分五部分分析,分别解析李煜在不同生活阶段的词风,最终将李煜的词性人生完整的演绎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胡小鹤 《丝绸之路》2012,(10):72-75
中国的女性形象很早就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女性的衣着、发型、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变化。“文革”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女性形象被束缚在特定的“文革”模式中。相比“文革”时期的英雄化、戏剧化和主题化的女性形象,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更侧重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土性的关注,饱含了人们对已失的残酷青春的追忆,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女性的人性价值。把画面的主题扩及到女性,女性形象的自我回归,说明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憧憬,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对“文革”后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寻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在时代发展中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历来被教育家们所重视。特别是在高职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用美的语言、形象、情感、环境去教育学生爱美,追求美,鉴赏美,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在美好的生活和环境中学习,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根据女性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对长久以来存在女性心理的奴性意识进行深刻的揭露与剖析,塑造出一个个鲜活而独特的母亲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她笔下的母亲形象,挖掘深层原因,进而分析张爱玲作品中母亲形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