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志编修须重点突出三大特色 :坚持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正确价值导向 ,高起点、新视角 ,从共性中反映个性来突出时代特色 ;通过挖掘地方地理特色、经济特色、人文特色、工作特色 ,从个性中反映共性来突出地方特色 ;抓住本行业的基本面貌、主要成果 ,选准记述角度 ,突出反映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2.
续志编修须重点突出三大特色:坚持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正确价值导向,高起点、新视角,从共性中反映个性来突出时代特色;通过挖掘地方地理特色、经济特色、人文特色、工作特色,从个性中反映共性来突出地方特色;抓住本行业的基本面貌、主要成果,选准记述角度,突出反映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来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3.
作为政府主持编纂的地方性综合年鉴,既是地方综合性管理的文献资料,又是地方公益性的文化产品。要通过调整框架结构,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择优选题选材,突出年度地情资料工具书的特色和优势;严格规范撰稿和编辑内容,建立条目内容要素规范化;挖掘和拓展地方年鉴的深层次资料;加大公共信息的反映力度,突出政府主办年刊的特色和优势;增加便鉴性和实用性资料,突出县(区)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和优势等六个方面来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衡量志书优劣的重要尺度之一是反映地方特色。第二轮志书应在篇目中体现特色,专志中突出特色,大事记中反映特色,概述中点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地方综合年鉴有无鲜明的地方特色,是衡量年鉴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地方特色的内容涉及地理、人文景观、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突出地方特色:1.通过调整框架结构凸显地域特色。2.通过大事记突出地域特色。3.概况点明地方特色。4.条目重写地方特色。5.年鉴封面设计要体现地方特色。6.彩页和插图凸显地方特色。7.突出时代主旋律,彰显时代特色、年度特点。8.充分展示"唯我独有"、与众不同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突出地方特色,是我国历代修志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重要原则之一。县志是一个县的“百科全书”,只有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其“资治、教化、存史”的作用才会体现的更大,才会更富有强盛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在编纂《霍城县志》的过程中,力求体现本县的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充分反映霍城的特色。我们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篇目体现地方特色县志要反映地方特色,首先篇目设计必须突出地方特色。篇目是由志书的内容凝结而成,志书的内容有无鲜明的地方特色,检索篇目一望而知。因此,我们在制定…  相似文献   

7.
地方志书应反映地方特色,是我们修志伊始就强调的问题,也是志书资料性的反映和体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志书的质量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地方特色或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什么是志书的地方特色,编修地方志应该如何注意突出地方特色?我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充分占有资料准确核对事实选材精当实用要想突出地方特色,首先要认真地对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进行深人的研究,在研究中找准、找好能够反映出地方特色的内容。(一)资料必须全面、丰富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这是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8.
形成地方特色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人文要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它是由若干互为因果关系的事物和事业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地方特色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体现隐性的难度较大,但更重要。为使地方志体现地方特色,编纂者要通过专题性的地情研讨,准确掌握本地的地方特色;在设计篇目时,把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显著突出以体现个性。  相似文献   

9.
反映地方特色是提高志书质量最基本的手段之一。续修志书突出地方特色,其基本方法有集中展示法、取升格法、专记凸显法、特色前移法、全面体现法、特色详载法等,各种方法可以灵活运用。编者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整体性和科学分类原则,采用最恰当的形式充分反映地情内容,以充分突出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纲目体来编纂的志书,其条目大部分是综合性条目,具体写法上应体现综述性、连续性和客观性,内容上应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处理好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续修《宜州市志》在内容上从宜州地理区位、文化底蕴、农业和旅游资源方面突出地方特色,在篇目设置上依据新时期的新事物设置篇章,把特色事物适当升格为篇章,体现时代特点,彰显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谈谈对地方特色的理解、提炼和把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志书编修时要突出地方特色,首先,要理解地方特色的内涵。它是一地地情构成要素中客观存在的特殊部分,是当地地情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主体。同时,有的地方特色是不断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其次,地方特色的提炼,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来把握。各个层面下的地方特色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再次,第二轮修志在反映地方特色时,应注意表现出地方特色的深刻性、完整性、前瞻观。  相似文献   

13.
描绘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反映和突出这个地方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貌.志书最具说服力,志书可以将这个地方的社会风貌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将其特色体现出来。《名山县志》(1986-2000)正是着力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名山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出名山社会整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4.
突出地方特色是科技志的生命力,续修《广西通志.科学技术志》要从时代特征、独有特色、特色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成就、人物形象反映地方科技特色,并在编撰中运用新颖的体例和手法突出地方科技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顺应新的形势,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突出本地的地域特色。要熟悉了解地情,选取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事物设立类目和分目,体现新生事物、新兴行业,根据年度工作特点调整框架结构,突出“人有我优”的事物的地位,反映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彰显地方人物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时代特征与地方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志书内容既要充分体现地方特点,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续志要体现时代特征,要靠“资料体现”而不是靠“直接表述”;要重视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的结合;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要以重笔浓墨记述专业特色;要重视志书体例的充分运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史志》1994年第3期刊登了刘金凤、刘希汉同志的文章《“突出地方特色”的提法不妥》(下称“刘文”).文章谈到:“近几年来,在不少领导讲话和学术研讨中经常听到‘突出地方特色’之类的说法.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最低限度是不够科学、严密和准确.正确的提法应该统一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上来:‘新方志要详今略古,古为今用,着重记述现代历史和当前现状,力求体现当地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反映地方和专业特点.’‘有些篇目的增删,应体现地方特点.’”刘金凤二同志勤于思考,能够提出问题探讨研究,发表新见解,自然精神可嘉.但理论方面的研究或某一修志要求的表述,主要是用来指导修志实践的,根据多年直接参与修志工作的经验,我们认为“突出地方特色”的修志要求及提法并没有什么不妥.通常所说的突出地方特色,正是要求比较显明地、突出地反映、体现当地有特点的事物,这是修志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志书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从来也没有那样理解:一提“突出”二字就是要搞什么人为的拔高,让其“鼓出来”.文件上没写到的话就不能说,也未必合适.不否认.某些志书或许有人为拔高的痕迹或彰异溢美的作法,但那是由修志者本身的素质、水平决定的,并不是由“突出地方待  相似文献   

18.
黄胜科  李崇英 《福建史志》2007,(1):28-29,31
地方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此地由于自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区别于彼地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地方志是一地之大全,突出地方特色是衡量地方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志书生命力的体现。如何准确把握和反映地方特色.笔者试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方家同行。  相似文献   

19.
年鉴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官书”,装帧设计并非只是对年鉴进行简单的包装.而是既要突出年鉴本身的特点,又要适合读者的审美需求,还要体现设计者独到的创意和风格,三者缺一不可。1.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年鉴作为全国发行的地方综合性期刊.体现地方特色尤为重要。年鉴装帧的地方特色即地方特色元素在年鉴装帧中应有所体现,使读者翻开年鉴,从感官上能对一地风貌有所体会。2008年,《宜兴年鉴》为体现出宜兴书画之乡特色,通篇采用水墨风格的“中国风”设计,运用书法、传统国画及水墨痕迹打造清新典雅、端庄大方的格调。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乃一方之志 ,有人又称其为地方的“百科全书”。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就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一部地方志 ,如果没有反映出地方特色 ,让人读起来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就不是一部成功之作。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志编纂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历代方志专家们的共识和极力追求的目标。何为地方特色 ?概括地说 ,地方特色是一地之事物及其运动中所形成的不同于别地的特殊性。那么 ,怎样才能在地方志书中突出地方特色呢 ?首先 ,应从篇目设计上下功夫 ,突出地方特色。 1.篇目是志书的窗口 ,是志书内容的概括。在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