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济与中国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宁 《炎黄春秋》2006,(11):34-36
史海茫茫,知人论事。学习中国图书馆史,不能不知道张元济;读张元济,可以知道图书馆事业的创业之艰巨,守成之不易。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张元济先生曾手书过一副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些简单的话里,似乎沉淀了许多代人的文化经验。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鼓吹“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其中一个文化思维就是启发民智;启发民智的一大措施就是办图书馆。张元济也贯彻了这种思想,先后创办了通艺学堂图书馆、合众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绍曾先生编著的《近代出版家张元济》一书,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张元济(1867—1959)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校勘学家。他自1902年投身商务印书馆工作,半个多世纪,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人们的敬仰。近几年国内外学者都注意对张元济的研究这对于研究我国近代史,文化史,出版史,校勘学史和古籍整理工作,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但至今尚无系统、详尽评述张元济生平事绩的著作问世、本书作者根据其早年与张元济共事之体察、根据多年积累掌握的大量有关材料,编著成书,弥补了这一缺陷。该书是目前研究张元济较为完整的专著。 全书分四个部分:(一)张元济的家世和生平;(二)近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三)从戊戌新文化运动到“五四” 前后;(四)整理出版古籍的丰硕成果。作者在评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应梅 《文献》2005,(2):265-275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出版家、目录版本学家和校勘学家.他在编辑出版历史文化典籍,弘扬传播民族文明成果方面所做出的不朽贡献,已经为世人所屡屡称道.而其在收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地方文献工作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虽曾有人涉及,但却很少专门的论述.本文据<张元济书札>、<张元济诗文>、<张元济日记>、<校史笔记>、<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张元济年谱>及相关的研究论著,就有关问题进行系统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四部丛刊》是近代名的善本丛书,它是在张元济的盛情号召以及学术版本目录名流的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套大型丛书。当我们在盛赞张元济对这套丛书的功劳时,往往也忽略了其他参与为这套丛书的完成所付出的汗水,叶德辉就是其中一个被忽略的参与。叶德辉是近代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和刻书家,与张元济的私交甚笃,故当张元济号召刊印《四部丛刊》时,叶德辉即刻响应,并积极参与了刊印的工作。撰写本的目的,是要揭示其中一位积极参与——叶德辉——在这项活动中的工作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刘岩 《文史天地》2012,(7):17-20
中国文化传承至今正是因为有了张元济这样一批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张元济(1867—1959)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与爱国实业家,在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时期将其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印刷企业。而且张元济还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数次跨时代的伟大人物,作为文化名人,他几乎与当时的所有文化要人都有过联系,尤其是他曾经先后与光绪皇帝、袁世  相似文献   

6.
张元济与《宝礼堂宋本书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与《宝礼堂宋本书录》杜泽逊张元济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和学者,在版本学、目录学方而造诣均臻上乘.《宝礼堂宋本书录》这部民国间产生的优秀的版本目录著作即出张元济先生之手.可视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但这部专著是以南海潘宗周的名誉行世的.许多学者还弄不清...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与中日文化交流陈东辉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张元济是其中突出的一位。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冀得中日两国学人不吝郢正。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二...  相似文献   

8.
崔富章  崔涛 《文献》2005,(3):146-157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①.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在近代图书馆事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结合梁启超的图书馆实践,从文献学、图书馆学方面论述了他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朝野人士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设在清末新政期间逐步进入实践层面。广西藏书事业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在广西官绅的积极努力下,藏书事业不断发展,经过多方筹措,广西图书馆终于在桂林初步建成。广西图书馆的创办,是中国古代藏书楼西方化和西方图书馆学中国化的产物,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包括广西图书馆在内各省官办图书馆的纷纷创办,推动了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张元济与地方志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为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也为了制止帝国主义对我国方志的掠夺,广事搜罗,收集地方志藏书,并提出了求书四法,即‘‘求之坊肆,丐之藏家,近走两京,远驰域外”,对东方图书馆地方志藏书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柳和城 《世纪》2023,(1):88-93
<正>《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一书,收录张元济与黄莫京的通信共十通,张四通,黄六通。素有儒将之称的黄莫京将军所著三部台湾、南洋与海南岛游记,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黄还撰有涉及南海诸岛的译稿与“广东通讯”等件,经张元济之手刊出,张元济也请他代觅海南地方志书。两位出身不同、经历各异,却以书籍为媒介结下了不解书缘。今天我们重读这批百年前的文献,拨开历史尘埃,钩沉其中的轶事遗闻,缅怀二位前贤为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陈巧孙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出版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出版机构,要研究近现代出版史和文化史,就无法忽略商务印书馆,而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则离不开张元济先生。张元济(1867—1959)字菊生,浙江海盐人,中国近现代史中著名的思想家、出...  相似文献   

14.
宋广波 《史学月刊》2013,(1):126-129
张元济、胡适均为20世纪中国文化巨擘。张、胡二人之交往,起于1917年胡适就任北大教授不久,止于1949年胡适离开大陆,前后超过30年。张元济、胡适之间的往来信函,绝大多数为民国时期我国学术、文化、教育史的重要史料。现已发表的张、胡之间的往来函札,胡适致张元济者,有20通,分别收入《胡适全集》的第23、24、25卷(季羡林总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相似文献   

15.
来信     
追寻的不止于高度当所有媒体的焦点都投放在荣智健的淡出之时,本期封面却把焦点投放到被遗忘的近代企业家身上。于一个经常善于选择性记忆的民族来说,这一次温故知新的意义非凡。陈光甫、卢作孚、张謇、刘鸿生、张元济,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名字,在救亡图存的那一整个世纪中,他们开创了中  相似文献   

16.
刘火雄 《文史天地》2013,(11):62-66
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素来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1921年,商务印书馆负责人张元济、高梦旦等拟邀请北大教授胡适出任编译所所长一职。胡适则推荐了自己的老师王云五。在当年7月23日的日记中,胡适写道:他(王云五)是一个完全自修成功的人才,读书最多,最博。  相似文献   

17.
张人凤 《世纪》2022,(5):87-90
<正>从事先祖父张元济先生文字收集、抄录、整理工作,已有三十余年,2007至2010年编成《张元济全集》(10卷本)正式出版,但我深知此项工作将没有穷尽,“全集”之“全”,实际上很难做到。于是在《张元济全集》全书出版之后,继续进行。其间,得到多位尊长、好友的帮助,他们将收藏或见到的资料复制给我,这样积累起来,又可以编成一至二册《张元济全集补编》了。本文从近年发现的资料中选取四件,与读者分享。一、跋梁启超赠徐新六敦煌佛经手卷光绪末年敦煌石室藏书既出,英人司泰音、法人伯利和先后戾止,捆载而去。宣统二年余游欧美,历伦敦、巴黎,往观其图书馆。司泰音、伯利和导观其所得于敦煌者,盈箱累箧,不可胜数。伯君且语余,谓吾若不取,将为寺中道人火之矣。次年余至京师,闻已设图书馆,且辇敦煌遗书至,庋藏于中。余往观之,仅唐人写经寥寥数箧而已。友人为余言,甘省大吏受政府命,辇书入关时已尽取其精者而有之,沿涂吏役复竞相盗窃,而卷帙有额,不得短阙,则任意割裂,但求与原额无减,故经文无一完者。噫可慨已。是卷书法精湛,纸墨均胜。  相似文献   

18.
洪范五先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拓荒者,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推动我国尤其是南京新图书馆运动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洪范五原名有丰,字范五,祖籍安徽省绩溪县,寄居休宁县万安镇,1893年10月25日生于休宁县古城岩下桑园村。他幼年...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1989年版《宋本册府元龟》,学界已多所利用,但对其来龙去脉尚缺乏具体之了解。该书主体部分是张元济1928年赴日访书时向静嘉堂借照,其馀部分乃国内公私藏家提供。为求卷帙完整,张元济先后试图以明钞本及明刻本配补,但最终放弃。嗣后抗战军兴、国共易鼎,商务印书馆萧条困窘,出版之事一再延宕,以致张元济终未见书,赍志以殁。直到80年代末中华书局才利用民国商务印书馆所制毛样,董理补苴,影印出版。此书之蒐辑配补与校勘影印,达一甲子,张元济、傅增湘、陈垣、赵万里、陈乃乾皆与其事,与文献学、学术史、出版史颇多关涉。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的中国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近代图书馆事业从西方引入中国,在这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图书馆经历了由盛而衰再发展的艰难历程。起初中国作为文化大国是国际图联的创始国之一,然而一场长达十多年的侵华战争的炮火几乎将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摧毁。获得国际援助,在硝烟中生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后,日军狂轰滥炸,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准我国的文化机关、大学、图书馆,要实现他们所谓的“文化亡国”的梦想。图书馆在这场战争中损失巨大,无法估量,甚至有不少图书馆被夷为平地。然而从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役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在这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图书馆界受到了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