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艾思奇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杰出践行者。1934年,他的名作《大众哲学》正式发表,共印行32版,影响非常深远。新中国成立前后,艾思奇还有一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之举,人们却知之不多,这就是艾思奇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社会发展史为中心开展的理论宣传活动。社会发展史解决的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是党的理论大厦的重要基  相似文献   

2.
进化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伴随着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者在人类社会全史的认知上经历了从"社会进化史"到"社会发展史"的转型,社会史撰述树立了自然史和史前史的观念前提,而五种社会形态论的主导地位也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撰述模式在兴起过程中吸收了社会进化史的合理因素,同时也出现了史观认知上的一些差异,由此肇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起点认知分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野吕荣太郎是日本共产党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领导者和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首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先河,为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的中国史学,通常被划分为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三大流派,而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孕育、形成到发展、转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史学的进程。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对于深入地探讨20世纪的中国史学,深切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史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史学  相似文献   

5.
王德华 《神州》2013,(9):163-164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事业要取得更大的新发展就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对自由观进行一个分类描述,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进行归属的分析,凸显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特质乃是一种无支配自由观,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人们追求现实政治自由的理论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对自由观进行一个分类描述,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进行归属的分析,凸显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特质乃是一种无支配自由观,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人们追求现实政治自由的理论前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振辉  陶林 《沧桑》2009,(3):110-112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全球化时代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分析全球化的主要方法论。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既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同时各自又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其独特的理论创新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今天在马克思主义面临全球化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将通过自身创新,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彰显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粟霞 《攀登》2020,39(3)
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使用与建构,不仅揭示了既往哲学认识论中存在的"颠倒"现象,也超越了一般政治实践中的"理性"目标。马克思和阿尔都塞的观照维度不同,前者侧重于揭示私有制社会中意识形态的非独立性及特定的利益指向;后者倾向于展现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描述它对社会整合的价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不仅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强化物质基础、警惕外来不良思想的蚕食,也需要凸显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借助科技创新的成果来加以传播。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实生活,实现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和整个进步人类实现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哲学的根本要求。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部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结成了一个严格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无产阶级和整个进步人类实现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深刻地理解这一点,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以…  相似文献   

11.
张翌 《神州》2012,(34):160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国理论界就此时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三大旗帜,使党的事业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华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上,由于对继承与创新的不同侧重,学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创造的"还是21世纪"理解的"之间的分野;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学界形成了二者是本质同一,还是整体与部分、整体与主体等三种不同关系的论争;在中国应如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学界提出了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逻辑和综合运用各种逻辑等五种不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从空间与时间、文化与精神等不同维度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彰显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尤其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4.
马琼莹 《神州》2014,(17):37-38
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来看,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回族的形成及发展史正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开启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的核心观点是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伊斯兰教正是回族最主要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本文浅谈甘肃省临夏州回族文化的伊斯兰教色彩。  相似文献   

15.
准确界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化、方法化五个方面并结合其内在逻辑关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只有从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才能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郭沫若是毫无疑义的开山式人物和人格化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辉煌成就与不足,在他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中,都有典型的体现。第一,郭沫若是第一位主动、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学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者。一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都是从李大钊的《史学要论》讲起。如果说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在中国史坛率先高扬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那么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则是运用马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六月,在芦沟桥枪炮轰鸣的前夕,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问世。 这是一部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说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开创之作。与以往的同类书籍相比,除了它是用唯物史观来探索和说明中国思想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人民有过多重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本文拟从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与"误读"理论出发分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从自由问题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绝不能离开以一个"人"字。马克思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落脚点是全面而自由的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吴玉敏 《攀登》2013,(2):15-21
从字面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普及和深入人心的问题,而干群关系则主要是干部在实际工作能否做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解决群众疾苦的态度、作风及方法问题,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明显。但无论在具体实践中所反映的情况态势,还是理性逻辑层面的认识分析,都一再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深入无不与实际中干群关系的变化之间有着既特殊又紧密的内在联系。换种说法,即现实中干群关系的是否良性不仅影响到执政党的声望及其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而且影响到广大群众对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及指导理论的理念认同与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