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林秋  崔新颖 《神州》2013,(6):173-173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它对大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创新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对高等学校的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和能力,高等学校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尚瑾 《神州》2012,(35):109
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电子技术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着眼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作必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陈林雄  陈澜萍 《神州》2011,(9S):44-45
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尊重教学规律,尊重人才成才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以课堂为平台,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活跃开放的氛围,给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空间和机会,根除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误区,让学生处在结论的探究、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向上的精神,创新的激情和学习的责任感,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宝贵的创造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培养创造能力,是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夏夏 《旅游纵览》2014,(4):300+302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重要育人目标之一,亦是各高校长期关注的焦点。但针对农林高校,特别是文科学院,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更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本文在总结、研究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讲话精神的要求,探讨了建立农林高校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林高校的相关认识,要利用政策导向和宏观管理的约束机制,推进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崔艳 《神州》2012,(21):129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程中,做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首先,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精神品质的培养。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神品质是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1)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信念。理想是创造的动力,信念是创造的精神支柱。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6.
通过创新《机械设计》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注重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机械设计》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的观点,得到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科学创造是构建人类智慧保护的基石。在中职校电子线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优化、创新,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跟上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赵国静 《神州》2011,(9X):122-122
语文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中学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在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开设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不能满足当代旅游市场需求;师资队伍不足,缺乏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人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一支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改革教学体系,从市场实际需要出发梳理课程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来促进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莹 《神州》2014,(9):93-93
当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就根据创新型高校建设的目标,按照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及科学素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丽莉 《神州》2013,(33):294-294
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了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并要求高等院校抓住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设备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从而为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沈修竹 《南京史志》2023,(24):61-63
<正>在当前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下,我国高校的会计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同时完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属于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较为新颖的、成效良好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运用和推广,既能够提升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育水平,也能够与我国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刘筱 《旅游纵览》2013,(8):234-235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网络多媒体坏境下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从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已成必然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的教育创新既是创新教育的前进,也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张峰加 《神州》2012,(9):63
中小学实验教学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实验探究和动手操作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为目标的科学教育活动。本文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试验教学加以对比分析,结合新教材总结出实验教学特点,为小学实验教学研究体统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目标进行高校育人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佳正 《沧桑》2010,(3):189-189,195
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将过去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到高等教育过程中,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金洁 《神州》2011,(2):16-16,1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各院校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高职高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本文就当前高职院课程教学方法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切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准则,传统的孝道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功能,其中不仅包含了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还为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加强对孝道文化的理论认识、把孝道文化和高校德育有机结合、培养孝道情感,坚定孝道实践意志、创新孝道实践载体等方面着手,从而近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孙京江 《沧桑》2011,(1):132-133
高校大学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和方式,高素质的大学生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在大学招生连年扩招的形势下,改革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大学培养单位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大学生教育,改革培养模式,对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邹雨育 《神州》2014,(18):135-135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良好的个性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本文在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个性培养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个性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对策,希望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