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逊 《炎黄春秋》2010,(3):28-33
1965年初,江青来上海。目的有两个:一是修改京剧《林海雪原》;二是秘密特色人选批判《海瑞罢官》。  相似文献   

2.
刘知侠创作的《铁道游击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较早的长篇小说,1954年1月最早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后立刻风靡全国,深受读者们喜爱,被誉为与《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齐名的"红色经典"小说。据统计,《铁道游击队》  相似文献   

3.
正牡丹江的盛名,多半来自《林海雪原》,来自英雄杨子荣。这部经典被共和国几代人所记忆。"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越是艰险越向前"……"林海雪原"所彰显的英雄主义和忠义智勇是牡丹江永不过时的精神品性,成为牡丹江独有的精神符号,不可复制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萧也牧建议改名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有口皆碑的是"三红一创"和"山青保林"八部,前四部即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后四部则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我们不难发现,在毛泽东提倡文艺"为工农兵而创作和利用"的年代,这八部  相似文献   

5.
现代著名作家曲波曾因一部《林海雪原》驰名中外文坛,曲波的夫人刘波被誉为是《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鸽”也被世人熟知。曲波刘波夫妇都是1938年参军入伍,被称为抗战小八路,他们夫妇共同经历了日军铁蹄下的苦与痛、仇与恨。他们同千千万万抗日战士一样,在民族危亡时刻,拿起武器战斗在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6.
现代著名作家曲波曾因一部《林海雪原》驰名中外文坛,曲波的夫人刘波被誉为是《林海雪原》中的“小白鸽”也被世人熟知。曲波刘波夫妇都是1938年参军入伍,被称为抗战小八路,他们夫妇共同经历了日军铁蹄下的苦与痛、仇与恨。他们同千千万万抗日战士一样,在民族危亡时刻,拿起武器战斗在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7.
尽管今年圣诞档期大片颇多,然而一部翻拍的作品,却很可能成为票房黑马,那就是怪才徐克今年的老酒新瓶《智取威虎山》。这个来自纪实小说《林海雪原》的故事,“文革”期间曾被编入8个样板戏,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具备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11,(12):56-60
中国广大电影观众,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林海雪原》中的白茹,《秘密图纸》中的方丽,《不夜城》中的张文铮,当然也不会忘记这些银幕形象的扮演者——师伟。是的,作为20世纪60年代青年观众心中的偶像.师伟的名字永远是响亮的、温馨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正先生的新著《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该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大系列丛书中"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这是继《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国边疆研究论稿》、《马大正文集》、《热点问题冷  相似文献   

10.
<正>欣赏这组名为《北方的雪》的作品,不由自主地被一幅幅质朴无华但却又饱含着对"北方的雪"的深情厚意的影像所吸引。金建国镜头里恢弘的林海雪原,神奇的不冻河,童话世界般的雪乡村里……构成了一个优美的黑白雪世界,向观众展示着黑白摄影的魅力。金建国习惯使用标准镜头,要求相机按照他的旨意"平和"客观"地看世界,尽量避免刻意去制造影像的夸张和变形。他善于透过作品"平淡"的表面,向读者呈现出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感和内涵,他  相似文献   

11.
正找到三叔潘成德珍藏的照片,他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人民武装部任参谋时,有幸与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集体合影。早在1946年小分队林海雪原剿匪时,时任杨子荣所在二团副政委的曲波与小分队的同志多次在我家借宿。也是在英雄的感召下,我二叔潘成江、老叔潘成和、三叔潘成德、表叔刘举友都参了军。老  相似文献   

12.
在尚志市境内,人们都知道有个闻名遐迩的亚布力滑雪场,也知道与尚志有关的《暴风骤雨》、《林海雪原》、《赵一曼》、《赵尚志》、《暴风骤雨续集》等共和国经典小说和电影电视剧的英雄故事.然而,当历史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在龙江的黑土地上又诞生了一个独具品位的文化奇葩-尚志碑林.  相似文献   

13.
杨子荣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形象通过《林海雪原》的小说、电影、特别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为人们所熟悉。不过,大家认识的杨子荣是小说、电影和舞台上塑造的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的杨子荣——当年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而最近上演的有关杨子荣的电  相似文献   

14.
<正>杂文初试锋芒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个传统,一大特点。尽管是"报屁股"、"龙尾巴",却不可小觑。从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到北京的《京报》、《晨报》,再到《民国日报》、《时事新报》,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改编拍摄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地电视台频频播出,甚获赞誉!殊不知,该剧的原初稿当年差点被埋没。  相似文献   

16.
彭国翔 《炎黄春秋》2011,(5):40-44,60
《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发表了杨继绳先生的《我看"中国模式"》一文,文中对目前流行的有关"中国模式"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回应。杨先生将近年来一些学者宣扬的"中国模式"论总结为以下几个要点:一、肯定和赞扬中国的现行政治体制;二、肯定和赞扬改革前的30年;三、主张  相似文献   

17.
<正>《毛主席语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它是解读20世纪中国以及"文化大革命"的一把钥匙。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眼"处刊登第一条语录,到《毛主席语录》一书的诞生,从内部发行到全国发行直至风靡世界,有一个历史过程。《解放军报》首开《毛主席语录》专栏曾经有人写文章说,《毛主席语录》是某个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及小说《林海雪原》中侦察排长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电视连续剧《杨子荣》播出后,更是掀起了一阵“杨子荣热”。然而,在“杨子荣热”的背后,有谁知道杨子荣侦察排副排长孙立真的传奇经历吗?事实上,孙立真与杨子荣一起带领战友们智取威虎  相似文献   

19.
吴江 《炎黄春秋》2010,(7):67-69
<正>2010年1月27日《参考消息》转载了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题为《中国的党内民主与政治安全》。所谓"政治安全",作者所指就是"人们常说的执政党长期执政的政体安全"。作者明确指出:"政治改革一直是中国改革者最关切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秦淮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因为承载历史文化遗存最多,堪称"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灿若群星;名篇佳作,传之久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秦淮河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清代的三部著名文学作品——《儒林外史》、《桃花扇》、《红楼梦》,其中《儒林外史》、《桃花扇》都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