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丰清凉寺汝窑址第二、三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凉寺窑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南,东距宝丰县城25公里(图一)。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即发现了这处窑址。1977年,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和叶喆民两位先生会同河南省博物馆文  相似文献   

2.
唐代浑源窑是山西较为重要的一处窑址,有古磁窑和界庄两处窑区。两窑相距约2.5公里,烧造器物相近,白瓷,黑瓷,青瓷的烧造水平较高,颜色釉器更是出类拔萃。《中国陶瓷史》第五章第四节中谈到了浑源窑的黄釉瓷器。《中国古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里,冯先铭先生有专门的浑源窑调查简报。两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陶瓷研究,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停留在文献史料上。陈万里先生是我国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从20年代直至本世纪末,陶瓷研究者就沿着这条路走了70余年。可以概括地说,目前对全国南北各地瓷窑的分布、主要瓷窑烧制的历史以及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从雁北到晋中、晋南,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从现有资料来看,山西烧造瓷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据《山西轻工业志》载:“唐代陶瓷窑址分布于河津、乡宁、交城、平定、浑源等县。”《中国陶瓷史》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磁县观台磁州窑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活跃着的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它分布广泛,特征鲜明,影响深远,为世人瞩目。河北省磁县观台窑址是磁州窑系的一处中心窑场遗址,早在50年代初期,著名古陶瓷学家陈万里先生已经发现了这座窑址。1958年,观台镇兴修引漳灌溉工程,河北省文物工作队配合工程对窑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表了简报。这次发掘根据地层堆积情况和各地层中出土的铜钱,将观台窑的遗存分为四期,时代分别为元代、金代、宋末金初和北宋元丰以后,从而也说明观台窑创烧于北宋神宗元丰以后,终于元代。可惜发掘面积较小,简报过于简单。1960~1961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岳城水库工程,再次对观台窑址进  相似文献   

6.
霍窑位于山西霍州市白龙镇陈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重要瓷窑之一。1975年,故宫博物院的学者在临汾地区文化局的协助下调查了该窑址,并将之认定为元代霍州窑址,此后,一些学者根据调查资料对霍窑遗址的烧造情况进行了介绍Ⅲ,霍窑逐渐受到古陶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山西浑源窑的考古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浑源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以南约8公里处,地域上从大瓷窑、青瓷窑、界庄到古瓷窑,绵延约5公里,时间上从唐代到元代一直烧造瓷器,是山西省境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一处古瓷窑址。50年代以来,先后有国内外许多古陶瓷专家不断到浑源密考察,并取得丰硕成果[1],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始终没有弄清楚浑源古瓷窑的历史全貌,没有揭开它古老而神秘的面纱。199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重新对浑源窑进行调查并发掘,证明浑源赛从唐代到元代一直烧造,其中古瓷窑和介庄大水床属于唐代窑址,青瓷窑属于金代到元初窑址,大瓷窑属于元代窑址。1…  相似文献   

8.
青神坛罐窑是一处大型的古代窑址,烧制黑釉、酱釉、白釉、乳白釉、青釉等瓷器。坛罐窑的年代,上限可到北宋,下限可到元初,而以南宋器物为主。该窑址的发现,为四川古陶瓷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浙江古窑址为考察对象,对古窑址展陈方式的影响要素,如古窑址价值、展览定位、环境以及客源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将经过考古发掘的古窑址更好地予以保护和展示利用。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磁县观兵台古瓷窑遗址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磁县境内漳河河曲处,沿河分布着一群古代窑址,彼此相隔三五里。这里曾是我国古代著名民窑——磁州窑系的一处中心窑场,历来为古陶瓷学者所关注。1951年、1964年和1986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李辉柄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磁县文物保管所等分别对这群古窑址进行过调查,重点调查过其中的观台、冶子、东艾口、南莲花、申家庄等窑址,但都没有调查其中的观兵台窑址。1987年4月,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马忠理,北京大学考古系秦大树、姜林海、王献本、陈彦堂一行5人在发掘观台窑址时,又对观兵台窑址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古瓷四笔     
古陶瓷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然对古陶瓷做深层次的探讨时,便会发现许多最基本的概念通常是模糊不清的,有些最基础的问题尚未解决,这都关系到陶瓷史及其理论体系的客观和科学与否,因而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窑名、古籍记载、窑址、龙窑烟囱、古瓷科技测定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新观点以及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江西景德镇是蜚声中外的制瓷名窑,是我国宋元时期优秀名品影青瓷的中心产区.能集中反映景德镇窑场概貌的是湖田窑、杨梅亭、黄泥头、柳家湾、南市街等一批古窑址.其中杨梅亭窑址因我国古陶瓷前辈陈万里先生曾作过简略的调查而引起世人的注目,然而对它的概况、产品种类、制烧工艺等历史内涵仍不甚明了,很有了解的必要.近年来多次到杨梅亭窑场考察,对它作了较多的调查,特作如下记述,以奉献给陶瓷考古界.  相似文献   

13.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由于它的窑址未被发现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它的庐山真面目也一直没能搞清楚。 1980年8月,邢窑窑址被发现,获得了邢窑的实物标本。1981年4月25日,笔者应邀赴邢窑窑址考察并参加了有关邢窑的学术讨论会。会上一致认为邢窑窑址的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慈溪的古窑址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白洋湖、杜湖、上岙湖、古银锭湖(早年被废)等地。从1983年文物普查以来,共发现古窑址180余处,烧造历史从东汉开始,延续至宋。1957年调查上林湖窑址时,曾发现过东晋窑址,但我们多次进行实地调查,至今仍未找到其遗迹。现发现的7处东晋窑址均分布在古银锭湖一带。去年8月再次对东晋窑址作了复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窑址调查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4月,笔者赴安徽省参加了古窑址调查工作。 安徽省的陶瓷生产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著名的青瓷窑之一寿州窑即属安徽省。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几省为邻。河南是北方古代瓷窑最为集中的地区,浙江又是南方青瓷的重要发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从雁北到晋中、晋南,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从现有资料来看,山西烧造瓷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陶瓷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古代青瓷发展史上的的几个重要谜团——唐秘色瓷、宋官窑、宋官汝窑等,一一被科学的解开,或是找到了典型的标本,如法门寺唐秘色瓷出土及碑记证明;或是找到了比较确切的窑址,如浙江南宋官窑址、河南北宋汝官窑址。于是,萦绕在古陶瓷研究者、收藏家心头,挥之不去的最为诱人的谜——柴窑窑址与标本的确认,便愈发凸现出来。柴窑瓷器住二十世纪初被研究者目为“瓷皇”(程村:《柴窑考证》)。可是在明代已经很难确认了,基本上空挂了“制精色  相似文献   

18.
张松林 《收藏家》2009,(2):35-4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也是青花瓷器的发源地和首创国,但是对青花瓷起源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最近几年,随着巩义唐三彩窑址、巩义白河窑址聊及郑州市上街区正岩公司工程项目中唐墓的发掘,唐代青花瓷名正言顺登上中国古陶瓷的殿堂,越来越引起陶瓷研究界和全国各界的关注,同时又促使一批研究成果问世。然而关于唐代青花瓷的有些问题也存在不同认识和盲区,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7,(7)
<正>"南青北白"是古陶瓷界常用的一个术语,是指唐代中期以后,北方邢窑白瓷的大量烧造,形成了与南方越窑青瓷分庭抗礼的瓷业格局,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一南一北,故有"南青北白"之称。而大致在同一时期,地处南北之间的寿州窑(今属安徽省淮南市)主烧黄釉瓷器,其中的精品釉面光润,色黄如蜡,闻名天下。一、寿州窑溯源在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及周边地区,分布着众多隋唐时期的古窑址,窑址上出土的隋代产品主要以青釉瓷为主,器  相似文献   

20.
江山古窑址分布区域广,密度大,产量高,品种齐全,窑床明显,堆积层丰富,集中反映了江山制陶、瓷业的风貌和闽、浙、赣的地方风格,具有地方代表性。江山古窑址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独特,制陶、瓷资源丰富,需求量大,技术推广普及,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古窑址和大量的产品、标本。这些古遗存为研究闽、浙、赣三省边界为主的古代陶瓷业提供了大量的佐证,是江山古陶瓷的兴衰史,是中国古陶瓷发生、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