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敏 《四川文物》2007,(3):93-95
2006年在四川武胜县嘉陵江段打捞出一批金属材料,经文物部门鉴定是清代铸币材料,为研究清代货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忆春     
正我正试图忘记冬天给予我们的快乐,那种肆无忌惮的打雪仗的欢乐,春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来了。细雨晨风的季节又会怎样?虽说南京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却无小桥流水人家享受的风韵,况且现在的南京被霸气的城市气息所掩盖。小时候的我爱出门,家里的风筝被玩断了几只,但我还是执意在  相似文献   

3.
《风景名胜》2012,(12):22-27
最美名湖西湖它有3000多公顷范围的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和"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它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唯一的湖泊类文化遗产,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东方名湖,中国景观审美风格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忆唐     
心曲 《南京史志》2010,(11):25-25
中华五千年,沧桑尽历,分久即合,合久便分,若论首次,最糜不过满清,最盛不及李唐。 唐朝多笔墨。中华精髓,一在人,二在文。人白毋多言,单论这文之翘首,唐诗莫辞。华夏沃土,处处皆风景,地地皆情怀。文人骚客生于此地,怎能无所事事?展纸、磨墨、挥笔,一身洒脱!若再添佳酿,百篇已成,千杯未醉呵。笔墨纸砚皆壮志,杯觞交错是豪情。  相似文献   

5.
忆暑假     
盛夏时,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来善也,亦知其趣焉。晨光熹微,吾与兄已整装待发,及几位“钓友”亦已起床,饭亦未食,便理竿丝。  相似文献   

6.
拾忆     
季旭 《南京史志》2010,(3):15-15
在那些连钟表上的秒针都端着架子,不屑于去一跳的空荡里,我们用大把大把的故事,填塞了层层叠叠的朝花夕露,和绵绵不绝的流年碎时。  相似文献   

7.
忆土改     
余绍明 《江淮文史》2013,(6):110-115
大约是解放后的第二年——1951年秋天,11岁的我下午放学回家,发现隔壁家的墙上(村里少有的石灰墙)写了“农民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0个大字,村子另一头的一面墙上也写有“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倒地主”这些字。后来才知道这叫土改标语,是土改。工作队进村的标志——原来余湾要土改了。  相似文献   

8.
忆吴晗     
<正>我于1961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历史学会工作,有幸在吴晗直接领导下工作了5年,深得教诲。吴晗的为人、作风以及大家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追忆那段岁月,仍使我颇多感触。这里,我想就我在历史学会工作时和吴晗的接触作几点回忆。  相似文献   

9.
忆仲勋     
齐心 《百年潮》2013,(10):4-11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习氏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源远流长。1369年(明洪武二年),习家这一脉始太祖习思敬携家带口由江西新淦(今新干县)逃荒要饭到河南邓县  相似文献   

10.
忆父亲     
每年清明,我们兄弟姐妹4人都要相邀一起去凤凰山公墓给父母上坟,今年也不例外。看着松柏成林的山坡,父母静静地躺在那里,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杨轻抒 《丝绸之路》2010,(19):25-30
“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伏”,这是阆中人对阆中的介绍。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玄学的描述太过云遮雾罩,最直观的感受是阆中三面环水(嘉陵江),古城像一尊铜器被温养其中。的确,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敌方进攻只能顺水而来,只要扼守住水道,城池就可安然无恙。而现在,一座城市有水且是活水,  相似文献   

12.
从重庆白庙子码头边矗立的绞车站向窗外望去,运送货物的梭槽早已被郁郁葱葱的灌木丛覆盖,山脚下是静谧的民居。更远处则是依旧湍急的嘉陵江,只有它才知晓,七十多年前,这里曾是名噪一时的老北川铁路的终点,这里曾经是多么的繁华与兴盛。  相似文献   

13.
寻访西姑庵     
在遍地黄杨红欲燃的季节里,漫游甘肃小陇山的山水,只见清澈的嘉陵江水被黄杨红叶的倒影染成一片赤色,宛如流动的彩带在长峡间蜿蜒飘舞,山叶红黄相间,犹如云集的彩蝶翩翩飞翔,又如一道道长虹饮溪山涧,山水一体,分辨不不出江水本色。  相似文献   

14.
潜艇     
小时候,应我的请求,父母会带我去长江边看潜艇。潜艇是沿着江水,成群结队来到我们这座城市的。听说它们中的一些也来自长江的支流——乌江、嘉陵江、汉水、湘江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李冀 《旅游》2009,(10):64-64
如今去解放碑不用再穿越城门,那座古城门的身躯也映衬上老去的斑驳,只有两条“三八街”静静地深居一隅,陪着老城门细数光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忆父亲博古     
24岁担任中共高级职务 我父亲博古,原名秦邦宪,乳名长林。1907年6月24日出生。父亲祖籍江苏无锡,却出生于浙江杭州。因为我爷爷秦肇煌一直在浙江做官,曾做过几个县的统捐局局长,相当于现在的税务局局长。辛亥革命以后,爷爷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后因患肺结核回到无锡老家。父亲9岁时,爷爷去世。  相似文献   

17.
忆八大见闻     
过着今天的好日子,理当饮水思源,邓小平复出后,曾在中南海怀仁堂对陈云、李先念等党内高层领导讲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开得很好的大会,意义深远,一些正确的东西,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这点,大家心里是清楚的。显然,首长们在复出的特定时刻,深情回顾八大成功之处,似乎也  相似文献   

18.
关瑞之 《收藏家》2013,(6):9-15
祖父关松房先生的遗物中有一封1951年11月18日来自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公函回信。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来自官方最具权威性、最为具体的一份早期资料(图1)。全文内容是:关松房先生,你寄给周总理的《关于发扬国画的建议》已收到。你建议的主要意见是:国画家应有一个从事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的组织,以便在集体研究中将国画改造工作推进一步,使国画成为教育广大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忆罗京同志     
李景贤 《百年潮》2009,(7):48-49
2009年6月11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出现了"万人送罗京"这样一个罕见的感人场面。罗京同志的英年早逝,引起了我对18年前一件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笔耕漫忆     
乐朋 《钟山风雨》2012,(6):21-23
做了一辈子文字工作,成了所谓"笔杆子",是我年轻时所未曾料及的。于今近古稀,追溯我的笔耕生涯,有这样两个场景,深深地嵌入了记忆的年轮。子夜急就章1968年7月21日深夜,我和同寝室的同学已进入沉沉梦乡。突然,响起"嘭嘭嘭"急促的敲门声;睡眼朦胧的我从床上爬起来,嘴上嘟囔着":谁呀!半夜三更的敲门!"开门一瞧,嗬,原来是《文汇报》文教部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