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云 《南方文物》2007,(3):124-127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是1953年首先在山东省滕县岗上村遗址发现的,近50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山东以及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发  相似文献   

2.
尉迟寺遗址位于准河以北的蒙城县境内,目前物考古部门对该遗址已连续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汶口化晚期和龙山化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其中以大汶口化晚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又极富代表性。本主要探讨尉迟寺遗址大汶口化遗存的化内涵、地方特点及其化源流,以展示大汶口化晚期豫鲁皖三省相邻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3.
那是去年10月的一天,站在山西赫赫有名的夏县西阴村遗址上,我瞪大了眼睛,对着一截土墙仔细搜索。一块嵌在墙体上的陶片很快就被发现了。不过那是素陶,而不是彩陶。欣喜中略有点失望。不过这是意料中的事。毕竟此时已不是1926年的10月,与考古之父李济先生在此发现陶片的年代,已时隔85年。此时更不是公元前4000年西阴人在此搏泥做陶的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4.
大溪文化彩陶在类型和装饰风格上既显示出与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等的联系,又显示出与川西、湖湘等周邻地区其他史前文化的联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化学组成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揭示了宜昌地区大溪文化中堡岛、杨家湾和关庙山遗址彩陶的技术特征,指出其彩陶制作可能是聚落间的普遍产业,宜昌地区大溪文化彩陶由多个作坊制作,同一作坊生产的彩陶可能供多个聚落使用。对深化认识宜昌地区大溪文化内部互联互通、延续发展的机制,以及长江中游新石器文明演进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剑 《成都文物》2005,(2):4-13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起步较早,自20世纪20年代伊始,中外学者即在此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发现有彩陶片、磨制石器等实物,但数十年来的进展不大。近年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6月至11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岷江上游地区开展了全面、  相似文献   

6.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等对周边各国实行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自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的28年间,郑和率领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7次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为明初睦邻友好的外交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始发港,太仓刘家港是郑和船队的出海港。郑和在江苏生活了34年,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今年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省委书记李源潮最近批示,“纪念郑和下西洋,要启迪公众的开放意识。”我刊特意召开专题组稿会,组织5位专家学撰写章,以纪念郑和这位中华民族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军事家。组稿过程中,得到江苏省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筹备组成员、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季士家先生的热忱帮助,在这里一并感谢。  相似文献   

7.
8.
1989年和1990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秘鲁库斯科河谷的瓦利帝国省府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这是对现存第二大瓦利文化古建筑群遗址的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公元600年至900年间,比奇拉科塔遗址进行了三次扩建,但最终在最后一次扩建未完成前被废弃。在遗址中心部分揭露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在古建  相似文献   

9.
文物基本都出土于各类文化遗址,和考古的关系极为密切。现代考古学不过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现代考古学只有80多年的历史,其特色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相配合。本文以甘肃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回顾了建国60年以来甘肃的考古发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五则     
《丝绸之路》2003,(9):60-60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某一考古学化的过程中,回顾该化的研究史,不仅能反映出其化面貌逐渐明晰的过程,折射出研究的学术态度还能够引发我们反思一些考古学上“熟知”,但可能并非是“真知”的问题。笔拟重温岳石化命名过程中的一段讨论,谈谈对该化命名讨论过程中的“熟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思义 《南方文物》2003,(2):82-83,95
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地处赣江中游,位于樟树市的腹地,东经115°20'~115°24',北纬27°54'~28°04'。东临袁河,西濒萧江,南耸瑞筠山,北矗章山。处于丘陵山地的小块平原地带,南北长而东西宽,总面积83.34平方公里。临江是一座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自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始建萧滩镇(临江以萧江而得名,后更名临江)至五代南唐升元二年(公元938年)清江县治城即设在萧滩镇,从此结束了从秦始皇设立郡县制以来的1200年中,清江“有其地而无其名”的历史。至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设置临江军,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元改置临江路,明更名临…  相似文献   

13.
了解殷墟及西周早中期山西考古学化的基本背景,使窥视唐国与晋国早期历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阎岩 《丝绸之路》2003,(4):14-14
世界上诸多重大发现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当种种偶然的因素相组合而成一种必然时,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往往就会拱土而出。将华夏明史整整推进了近3000年的大地湾遗址,其二期化遗存国宝级物——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地呈现给世人的。  相似文献   

15.
王炼  晏扬 《南方文物》2004,(3):59-60
匡庐千年秀,赣水万古流,勤劳聪慧的江西先民书写着光彩夺目的史章,在家乡的土地上留存下了大量的珍贵物。江西现有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24处95个点,省物保护单位259处,县市级物保护单位则有数千处之多。这批物保护单位是江西现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在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但文献的记载是很不够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留下了许多空白和缺环,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偏颇和错误,还须通过现代考古学提供的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去补充它,证实它,纠正它,才能够符合历史的真实。现代考古学的补史、证史、正史作用,在下面几项河北考古实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青墩遗址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遗址化的价值和利用越来越重视,许多专家学发表了阐述论证青墩化的重要章,为正确认识青墩化的历史价值和对遗址进行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应对青墩化的价值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弘扬利用青墩化,为南通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靓丽坚实的化支点。  相似文献   

18.
赵州桥,一般公认为建于隋代,而具体年代又说法不一。通过综合各种资料再研究后,笔认为,赵州桥的建成年代当为隋开皇十四年至大业二年(594~606)。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分布在豫陕晋黄河中游地区的庙底沟文化,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却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最远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盘古神话传说起源问题长期争辩,未有定论。与黄帝、伏羲、女娲等创造人类和人类明的宗祖神不同,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盘古神话在献中出现较晚,未见于先秦典籍。屈原《天问》:“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