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宫博物院青铜器馆展出的西周时代的荣簋,是一件研究价值较高的重要器物。本文拟对此器铭文略加考释,并论述一些有关问题。荣簋(封面),圆浅腹,平唇,高圈足。四兽耳,将腹四等分。每耳均有长下垂  相似文献   

2.
1999年7月,接到陕西省文物总店送来待修复的春秋晚期楚地青铜敦一个。器形圆,环耳蹄足,盖隆起,顶部作圆握,周围有四个环形钮,器口微敛,平折沿,折肩,收腹,圜底,下有蹄状矮足。  相似文献   

3.
1982年秋,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太钢医院)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对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两炉形式相同,大小一致,全器由承盘、炉体和耳杯三部分组成。承盘略呈圆角长方形,素面。盘上4个侏儒支托炉体。炉体底面有两排长条状镂孔,每排5孔,共10孔,使炉底呈箅状。炉外侧有一支向上弯曲的手柄。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口沿上凸起四个支钉,一耳杯吻于其上。耳杯素面圆耳,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  相似文献   

4.
《文史月刊》2014,(1):F0003-F0003
象尊长36厘米,宽15.5厘米,高23厘米,重5公斤。 象尊体形肥硕、丰满,象鼻高挑。鼻头翻卷,中有圆孔,与体腔相通为流。象口微张,齿牙外露,圆目突出,圆耳耸起。背部中空,上有方子L,方盖上有--/ix兽,后设小半环,使盖可开启而不脱。四足粗壮矮短,象尾自然下垂。器盖饰四组卷体蛇纹,通体饰四组凤鸟纹,中间对峙两组三角形几何纹,每组四个三角形套接,云雷纹衬底。全器生动逼真,拙朴美观。  相似文献   

5.
周原出土的原始青瓷器扶风县北吕、杨家堡和周原其它区域内,曾屡屡发现西周原始瓷器,器形有豆、簋、尊、罐等,有些已作过介绍。现将召陈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介绍如下:一、四耳青瓷尊(80FCTG 1∶13)高17.5、口径22.5、腹深14.5厘米。圆唇,侈口,束颈,折肩,圈足,桥形耳。胎质青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器,它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圆形,鼓腹,四兽耳,高圈足,有四扉棱。腹饰圆涡纹及夔纹,圈足饰夔纹。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宜侯又簋,关于它的出土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54年6月间,镇江丹徒县龙泉乡下聂村农民聂长保的儿子在烟墩山南麓斜坡上翻山芋  相似文献   

7.
熊足铜鼎     
熊足铜鼎,通高18.1、口径17.2、腹径20、盖高4.7厘米,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号汉墓(即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鼎身作子口微敛,圜底,三熊足。熊作蹲立状,双目圆睁,张口露齿,一付笑眯眯的模样,十分娇憨可爱。鼎腹部有凸弦纹一道。腹两侧各附有长方形耳,耳上部有一圆轴,贯穿于一小兽之臀部。小兽作卧伏状,以臀部为轴,可上下翻转,用于固定鼎盖。鼎盖为覆盘形,盖面微鼓,盖周有四只小兽作同向等距离环立。在合盖前,先将鼎耳小兽翻开,合盖后翻回鼎耳小兽,向右旋转鼎盖,使鼎耳小兽刚好卡于鼎盖小兽的…  相似文献   

8.
1986年1月,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成都指挥街古代遗址。遗址文化堆积层共有六层。在其中的第四层即唐宋层的大量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骨制骰子特别引人注目。此骰子呈正方体,边长0.9厘米,六面分别钻有一至六个小圆窝,其中代表“四”的一个面圆窝内施红彩,其余面的圆窝内施黑彩。此骰子现藏于成都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比较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四耳簋进行了类型划分,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得出四耳簋是西周初年出现的,主要流行在西周穆王以前,分布地域相当广泛且为周人、商人后裔及其他方国的高级贵族共同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青铜簋的结论,同时指出四耳簋是周人重食文化的产物,填写了四耳簋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丁义前 《文博》1989,(1):94-95,92
1985年陕西省汉阴县月河北滨李家台汉代遗址西北约300米处发现一古墓(图一)。县文化馆闻讯后进行了清理,现将出土的一批汉代青铜器介绍如下: 鼎共五件,分二式: Ⅰ式四件。有盖,盖似一球面,上有三个扁条环状钮,钮顶各有一小球状握手,可以倒置。子母口,加盖可以严密闭合。长方竖耳上部外撇,耳有狭长穿孔。圆腹,圜底,三蹄足,足之横截面略呈桃圆形,近  相似文献   

11.
辽宁义县发现商周铜器窖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4月,在辽宁义县北边的稍户营子公社花尔楼大队,靠近医巫闾山的西麓坡地上(图一),距地表1米深的圆坑内,出土一批共五件青铜容器。器物堆放零乱,有的倒置和套装,无其他物同出,应属窖藏。鼎一件,通高33、口径25.3、腹深16.2、腹围83、壁厚0.5厘米,重6.9公斤。两直耳稍外搬,三柱足。颈饰一周饕餮纹(图四;二:1)。  相似文献   

12.
李晶 《收藏家》2007,(8):75-78
簋是古代用以盛放食物的器皿。根据文献和器物自铭可知,其用途类似现在的大碗,古人用它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取食物。簋的形制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商代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或四耳。因鼎专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所以簋、鼎多搭配使用,相得益彰。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簋除了作盛食器外,也作温食器。商周时期,簋  相似文献   

13.
“王太后右和室”铜鼎考略张懋镕,王勇"王太后右和室"铜鼎一件,近年出土于陕西省澄城县.铜鼎形制:鼓腹,敛口,圆底,蹄足,耳略外撇。盖上有三环纽.通高16、通耳高16.8、足高7.1、耳高6、纽高2.4厘米。最大腹外径18厘米。器腹有弦纹一道(图一)。...  相似文献   

14.
河北新乐、无极发现晚商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85年,我们在新乐县中同村征集到两件青铜器,一鼎一簋。鼎敛口,立耳,深腹,圜底,柱足。颈部饰一周圆涡纹,间以四瓣花纹。沿下腹内铸有阴铭,自上而下为"月(?)且丁"四字。腹部有两块补疤,下腹及足部有烟炱,当为实用器。口径13.4、腹深9.8、通高17.7厘米。完整(图一、二、三、四)。簋敞口,扁腹,圜底,圈足。颈部饰一周(?)纹,间以两只兽首。腹部和圈足上饰饕餮  相似文献   

15.
铜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鍪研究陈文领博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确定铜鍪的涵义,并把存在于战国~三国时期的铜鍪分为三类六大型五大期。铜鍪的早晚演化的主要逻辑关系和轨迹为:垂鼓腹→圆腹→扁腹,单耳→单环耳→一大一小的双环耳→大小一致的双环耳,清晰地看到了从铜鍪的出现到消失的全过...  相似文献   

16.
1981年初,甘肃省永靖县图书馆征集到铜罐一件、陶罐五件、骨镞一件。据了解,这七件遗物是在邻近刘家峡水库的临夏县莲花公社莲花台上东沟老爷坟出土的。铜罐一件。红铜质。高领,侈口,束颈,双大耳,圆腹,圆底。口径1.6、高3.5厘米(图一)。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进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在宝鸡市郊区发现了一批青铜器,据了解,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计有: 铜镜一件。直径6.5、厚0.22厘米。出土时有厚绿锈。圆形,背面有橄榄形长钮。无纹饰,镜面平光,制作粗糙(图版玖:1、图六)。铜鼎四件。柱足分裆鼎,通耳高20.3、口径16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分裆。口沿下饰目雷纹一周,无铭文(图版玖:3、图四)。涡纹鼎,通高25.3、口径20.05厘米。方唇,直耳柱足,口下饰圆涡纹一周,其间饰夔纹(图版玖:4、图九)。饕餮纹鼎,通耳高25.6、  相似文献   

18.
从青铜器研究的角度看,1981年在山西省文水县上贤村发现的一组器物,特别是其中的圆壶,是很有意味的。据简报,上贤村所出青铜器共四件,计鼎二,鍪一、壶一。这应当是一座墓葬的随葬品。墓葬的时代,可由鍪的形制来推定。上贤村铜鍪的特点,是有一大一小两个环耳,较大的一耳作辫索形纹。大家知道,鍪这一器种在青铜器中是晚出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鍪,见于四川新都九联墩大墓。  相似文献   

19.
一逦鼎及逦鼎全形拓逦鼎又名乙亥父丁鼎、尹光方鼎、逦方鼎,为商代晚期青铜器,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实物通高23.8厘米,器型长方体,窄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立耳,四隅各有一道扉棱,平底四柱足。器身四壁上部饰云雷纹衬底的双身龙纹,龙身屈曲处填以圆涡纹;四壁左右及下部各饰三排乳钉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兽面纹。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修复古代陶器时常会遇到大型陶器,破碎严重,断口圆滑等一些较难处理的技术问题。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出土陶鉴的修复工作,就是一例。 陶鉴原高约90、直径123、胎厚3厘米,是所见古代陶鉴中体形最大者。器型为直口圆唇、厚卷沿、约6厘米、腹部微鼓,下部内收,大平底。口沿立面划饰细线斜格纹,腹壁上下各饰一道印有横菱形回纹的宽带纹,腹壁中等距竖置三个环形耳。外表有四道弦纹。造型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