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质的地方志文化乃全面、客观地记述某行政区域内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资料性文献,由于历史与全国首轮修志及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而构建的中国现代方志学,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学科.方志学属历史范畴,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深入研究阐述<中国现代方志学>中方志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论述,即综合方志著述、综...  相似文献   

2.
方志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始于第一轮新方志辅纂。30多年修志历程,方志学学科体系构成也日渐成熟,无论在方志基础理论、方志学史,还是方志学应用理论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加强方志学科建设是全国方志工作者的共同心愿,需要从国家到省、市、县三级修志机构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开展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启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旧方志学为思想理论资源,伴随新方志编纂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升华不够、学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成熟概念与逻辑体系,学科地位不高等欠缺。要进一步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要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三要强化方志学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5.
2005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方志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也是北京市社科院重大课题,由曹子西、朱明德主编,陆奇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6.
方志内容丰富,包罗百科,与很多学科关系密切。因此,李泰棻1935年出版的《方志学》即提出修志须具备多种“辅助学识”,包括地理学、社会学、系谱学、心理学、经济学及其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新史学”的兴起与方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方志史上,二十世纪前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其特征是在梁启超等倡导的“新史学”影响下,广泛吸收西方史学理论,与中国古代历史学一道向近代转型。进化史观的引入与运用,修志目的从资治垂训向反映一地之历史发展转向,方志内容向社会经济部类扩展,重视运用各门科学方法编写方志,提出了一些改造旧志的主张,是中国方志学发生变化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对于在本土文化中形成的古代方志学批判与继承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方志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才,应尽快确立方志学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造就高端专门人才。近代学术与学科的发展,方志学学科领域明确,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既是一专门学科,又是一综合学科,它涉及一个较大规模的学科群,诸如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人才培养,由高等院校方志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专门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方志内容丰富,包罗百科,与很多学科关系密切。因此,李泰棻1935年出版的《方志学》即提出修志须具备多种“辅助学识”,包括地理学、社会学、年代学、考古学、古泉学、语言学、系谱学、心理学、经济学、法政学及其他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方志学学科的现代建构中,认清、梳理、把握方志学内在的研究范式,是现代方志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方志学研究范式的概念、功能以及历史进行简要考察和阐述,明晰现代方志学研究范式的基本范畴,便于更好地推动方志学学科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第二轮修志中怎样处理好续志与前志的关系,怎样在前志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并如何突破,是志界同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作理论探讨,学术争论,也可以提出种种设想,但最后结果还是要落实到编修续志的实践上。因此,《商丘地区志》(续卷)的出版,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剖析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6个方面谈了地方志与族群认同的关系:构成族群的基本要素蕴涵在地方志内容中;族群认同是包括对地方志所蕴涵的特定文化的认同;地方志蕴涵的内容是相应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征;对族群的认同与地方志寻求根脉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地方志对族群迁徙、交往和融合的意义;地方志工作要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方志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使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十大关系:一、理论与实践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二、深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方志事业的关系;三、坚持创新发展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关系;四、地方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关系;五、地方志机构的纵横关系;六、地方志的资料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七、修志与用志的关系;八、事业性编修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九、新编地方志的详略关系;十、新编地方志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影响地方志记述内容客观性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进度因素、制度因素和工作条件因素等。工作进度因素是指影响编纂地方志的政治环境;制度因素是指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工作制度对收集资料、编纂志稿、审查验收的影响;工作条件因素涉及面较为广泛,如机构成立和变更情况、行政区域变更频繁、档案资料保存现状、工作经费和保障条件等。主体因素有编纂者的指导理念、名利观、个人偏好、知识结构、工作态度和能力等。应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对志书客观性的不利影响,提高志书的质量。最后指出增强地方志记述内容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对策:第一,严格遵循地方志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指导思想;第二,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负责人要提高质量意识;第三,提高地方志队伍的素质;第四,严格把好志稿的评议和审查验收关;第五,慎重决定志书的记述时限和完成时间;第六,积极协调,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沟通。  相似文献   

15.
章主要谈了续志要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志书的主体与客体;志书的述性与资料性;志书的整体和局部;“昨天”和“今天”;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16.
民国《夏口县志》是汉口建县后第一部志书,也是汉口建国前唯一一部志书,它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汉口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的地方价值。另外,该志在吸收前人修志经验的同时,纳入进化史观、民生史观以及综合文化观,志书的体例更丰富、更完备,内容更加贴进民众,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使该志初具近代方志的雏形,备中国方志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无论是作为日本地方史志源头的风土记,还是明治时期的皇国地志,其编纂都曾受到中国地方志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几点知识:日本地方史志编纂机构的组成,日本地方史志编纂的契机与目的,日本地方史志的种类,日本地方史志体例的演变,日本地方史志资料的收集与"史料编",日本地方史志的利用。日本地方史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体例历经变化,最主要的是由"志"向"史"的转变,以至于"二战"以后,"史"的体例成为日本地方史志中的主流。究其原因,除了机构变动、受西方史学思潮影响等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日本地方史志的变化和创新历程,值得我们今天修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慧 《中国地方志》2012,(3):35-39,4
方志文化从来都是小众文化,局限于社会精英阶层,传播和利用极为有限。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方志界内外都提出了方志文化大众化的问题,并开始了方志文化由传统的小众化向当代的大众化转变的探索与实践。在党和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方志界应当抓住机遇,争取将方志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规划方志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进一步推动方志文化的科学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社会大众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是地方化的一种,地方志与地方化的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地方志是社会化体系构建的根基。地方志在建设地方化中的标识作用不可忽视。作为系统的化工程,地方志承上启下的历史功效应充分加以利用。本就地方志对地方化建设的意义,地方志与地方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地方志在建设化大省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历代方志的整理和出版,不仅是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走向繁荣和成功的一个关键性标志。方志作为古籍整理的一部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色所在。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次古籍整理的发起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