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每个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都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可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的,家长要了解清楚的,可是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犯哪些错误呢?你家孩子的教育爸爸参与了吗?教育常常体现在细微之处。有时候家长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无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一、未及时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小明从幼儿园回来后,兴冲冲地把自己的画给爸爸看,期待得到爸爸的表扬。但是爸  相似文献   

2.
1、不适当的表扬和指责表扬太多对孩子并非有利,心理学家詹姆士·温德尔说:“一个依赖于夸奖的孩子只追求让父母满意而不是让自己满意,久而久之,哪怕是做一些日常的家务活,孩子都期望得到家长们毫不吝惜的称赞,或者,如果没有表扬作动力,孩子就无法完成一顶工作。”对孩子过分的挑剔、指责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你总是喋喋不休地专拣孩子的缺点去指责,那么“失败”可能真的要与他相伴了。心理学家指出,一般而言,赞美应超过批评二至三倍,如果你的表扬太多,你的称赞也许不够真诚或夸大其词;如果太少,你末免过于挑剔了。  相似文献   

3.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恰当、客观……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有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苗头时,家长必须及时对孩子提出适当的批评,但由于孩子小,承受批评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孩子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批评教育孩子呢? 首先,在批评孩子前,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切忌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对孩子一阵狂风骤雨,这样做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探询孩子犯错误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对于像《农夫和蛇》这样具有反面教育作用的故事,大多数家长是耳熟能详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孩子只接近“朱”,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朱”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因此,慎重进行反面教育,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反面教育?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对孩子许诺。孩子只要答应家长的某一要求,便会任性地向家长提出或强求做一件事。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答应,并以说话算话来予以保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使孩子更加计较和放任,并形成恶性循环,每做一件事都会习惯地提出一项要求。许诺孩子是家庭教育方法中的一个误区,也是导致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有经验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会注意避开孩子这种任性现象,也不会轻易去满足孩子的这种讨价还价式的要求。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要求做的事要恰如其分,并让孩子明白完完全全是他们应该做的,不存在讨价还价和附带任何条件。其次是孩子完成家长要求或做完一件事,应及时给孩子正确评价,表扬或鼓励。第三,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喜好,从培养孩  相似文献   

7.
孩子犯了错误,做家长的便头痛起来—该怎样教育他(她)呢?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做错事,就大发雷霆,发脾气,虽然也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但是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尤其是你“热”过头了,孩子就会不服,找出许多理由来顶撞你,根本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给时间让他(她)自己去反省。“冷”“热”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对于年纪较小、犯了错误自己却不知道的孩子,家长可先进行“热外理”再“冷处理”。例如: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懂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家长们最为常用的教育手段之一,如果说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阳光和雨露,那么批评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良药。运用得当,批评会对孩子  相似文献   

9.
家长最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许多家长把孩子的玩看成是一种“错误”。有的家长下班回家看到刚刚玩了一小会儿的孩子,抛出去的仍然是那句话:“就知道玩,不知道学。”接着就是:“回家赶紧做功课去!”如果孩子说“功课做完了”或者“今天没留作业”时,家长马上会说:“你不会好好看看书啊!”或者:“你不会复习复习啊!”“你再做点补充练习去!”总之,这些家长是把孩子玩耍当成“大敌”去对待的。有的甚至公开说:“必须把  相似文献   

10.
家长最爱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许多家长把孩子玩儿看成是一种“错误”。有的家长下班回家看到刚刚玩了一小会儿的孩子,抛出的仍然是那句话:“就知道玩儿,不知道学。”接着就是:“回家赶紧做功课去!”如果孩子说“功课做完了”或者“今天没留作业”时,家长马上会说:“你不会好好看看书啊!”或者“你不会复习复习啊!”“你再做点补充练习去!”总之,这些家长是把孩子玩儿当成“大敌”去对待的。有的甚至公开说:“必须把孩子的时间都占领,叫他根本没有玩儿的功夫!”于是,孩子的下午、晚上时间全部被“占领”  相似文献   

11.
正表扬和批评,爸爸妈妈常常使用得怎么样呢?请对照以下的要求评估一下吧。一、表扬奖励的艺术对孩子进行表扬、奖励是很有学问的。表扬、奖励孩子,可以鼓励孩子重复良好习惯形成;在表扬和奖励中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感,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的  相似文献   

12.
薛艳辉 《神州》2013,(24):136-136
赞扬和鼓励可以让幼儿充满自信,战胜困难,不过,适时、适度地批语教育也同样可取,不但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让其他的孩子引以为戒,但是有一些经验缺乏的老师通常赞扬孩子的时候,大多只是采用“你真棒”、“你真好”等概括性的词语对幼儿进行表扬,不过,一味的、模糊的语言来夸奖幼儿园,其效果是不理想的。只有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对幼儿园进行正确的指导,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的孩子终日被埋在书堆里,即使时下“减负”后,其父母们在课外也都倾其所能地在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电脑、书画、琴棋、体育等方面的教育,而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多孩子上大学乃至工作以后理财方面仍是一窍不通。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基本的理财技巧,在进入21世纪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会孩子花钱、理财。进入21世纪的孩子,则更不可忽视生存必备的基本素质——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那么,我们的家长该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理财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字型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有人说:“一个好家长胜过一百个好老师。”也有人说:“一个好家长胜过一百所好学校。”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推手,也是孩子的领跑人。每个家长在教育子女中都会遇到种种难题,但由于每个家长的个性、家庭背景、家教理念不同,他们对难题的处理方式也各具特色。本文着重介绍四类数字型家长的特征及改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家长总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帆风顺,然而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因此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挫折,总的原则是把握好一定的“度”。  相似文献   

16.
很多家长处心积虑地教给孩子们生存的智慧,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这是所谓“情商”的基础内核,也是培养同情心,利他行为的前提。这种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不少年轻家长都以为:孩子学习了琴棋书画,就有了所谓的“素质”;考试成绩优异,得了双百,上了名校,就成了所谓的“好孩子”。其实,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忽视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一位幼教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在某大都市一所幼儿中心进行心理测试时,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  相似文献   

17.
亲朋好友相聚,常常会谈论各自的孩子。当着孩子的面,有的家长把孩子说成“一朵花”,也有的家长把孩子说成“豆腐渣”。这些议论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教育孩子不利。家长在向客人谈到自己的孩子时,既不能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味抬高孩子,也不能对孩子的长处不肯定,只顾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博取别的赞叹——看,人家做父母的管教真严!因为这样做,只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反之,  相似文献   

18.
我发现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心里烦燥;家庭琐事缠身,心情不顺,对孩子行为不如意,就容易发脾气,孩子不听话时、做错事时、发生意外事故时, 往往对孩子高声吼叫、责备、谩骂:“笨蛋”、“傻瓜”、“没出息”、“活鬼”、“讨厌”等,粗秽语言脱口而出。这种“高8度”的语调,孩子  相似文献   

19.
李爱玲  赵连闵 《神州》2011,(8S):144-144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奖励与赏识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表扬也是学生们的正常心理,这说明学生有上进心。对学生恰当地、积极地使用奖励比消极的批评、惩罚,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但对孩子的表扬和赏识也并非是多多益善,它也有使用的禁忌规则等。所以,教师对待学生和父母对待孩子的表扬一定要适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轻重。表扬要讲究技巧,要有艺术,做到顺其自然,让听者觉得舒服,而说者也是发自内心,不虚伪。  相似文献   

20.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与主俱来的一种感受,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这么“视死如归”,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最近,某市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中小学生轻生自杀的惨剧。这确实是我们家长、老师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在对孩子进行自护训练时、防止轻生自杀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