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读者来信     
《湖南文史》2013,(9):72-72
《文史博览》2013年第7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得清》一文,开篇介绍陈友谅出生于"湖北沔阳",让我这个沔阳佬读起来倍感兴奋。"沔阳"是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歌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沔阳民歌、沔阳花鼓戏、沔阳皮影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渔鼓都非常有名。要特别提到的是湖北菜系的"沔阳三蒸("蒸畜禽、蒸水产、蒸蔬菜),相传这种吃法就是陈友谅的夫人张凤道发明的。  相似文献   

2.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1,(15):66-69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  相似文献   

3.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一段孕育希望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4.
(1960年)"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提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突出的河  相似文献   

5.
美食篇南岭中的奇味佳肴南岭(广东韶关)属于中亚热带地区的山地,常年平均温度比较低,约在18℃~21℃,温暖湿润,降雨丰富,因此非常适合各类植物的生长。很多野菜材料,比如常见的野香菇、竹笋、水芹菜等,已经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时令小蔬。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本地人种植的有特色的蔬菜瓜果,比如著名荸荠、芋头等。乐昌北乡素有"中国马蹄之乡"的美称,这里种植的马蹄具有色美、肉嫩、爽甜、渣少的特点,既可以入菜肴,也可以削皮后生吃。  相似文献   

6.
鲍江 《文史月刊》2011,(2):79-80
在云南昆明的南郊,把"哥哥"读作"高高"(音),这是上古之读法。把"街"、"鞋"读作"该"、"孩",这是中古音,在今天山西运城地区还有同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薛城人灯     
刘蕊 《神州》2011,(6):1-1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灯"从宗教祭祀派生出来。古时,人们为求幸福、免灾,在科学极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只能借助于"神"和"鬼"的力量达此目的,从而具有鲜明"傩舞"的时代胎记。远古时,在"人亡灵在"的驱使下,便利用"陶罐塑人形"。在丧葬时,具有为死者开路、辟邪、驱鬼、入土为安的作用,表达了对亡灵的敬仰,此乃确为"傩祭"之遗风。  相似文献   

8.
说起古吕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河南省的南阳或者新蔡,但在江苏省徐州东南,西周时代,曾有一个叫"吕国"的地方,后来又衍称为吕邑、吕县、吕城……并由此产生了当地的"吕梁山"、"吕梁洪"、"吕梁渡"、"吕梁闸"、"吕梁集"等地名。  相似文献   

9.
冯前林 《沧桑》2010,(6):153-154,162
冯契先生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史家,不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而且以《智慧说三篇》为原本,呈现出其对传统哲学富有个性之处的从容了解、精妙契悟与深沉情感。他在晚年提出的"智慧学说"尽管存在理论缺憾,但亦为解决"可信"与"可爱"的冲突、"元学"与"知识"的对峙、"知识"与"智慧"的分裂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本文即对"转识成智"之智慧学说加以分疏。  相似文献   

10.
杨晓宇  逄洁冰 《神州》2012,(17):142-143
词缀是汉语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汉语中流传至今的典型词缀主要有"老"、"阿"、"子"、"儿"、"头"、"第"等,我们虽然对这些词缀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它们何时形成的,如何发展的,及其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并不熟悉。本文从语言史的角度探讨了"老"字的演变和发展,使我们对词缀"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王朝的"封贡体制",中外学界又称之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华夷秩序"、"天朝礼制体系"、"中华朝贡贸易体系"、"宗藩体制(体系)"等等。美国、日本、韩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他们通常从中外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早在1910年,英国学者马士在其著作《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就将中国古代王朝的贡朝活动视为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百年乌江桥     
"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在19世纪、20世纪、21世纪3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在这"天险"、"天堑"上先后出现了6座不同类型的桥,使千古的"畏途"变通途,进而成坦途,历史的脚步终于踏平险危通大道。  相似文献   

13.
李飞 《四川文物》2010,(2):48-54
本文结合文献和民族志材料,讨论了贵州地区"石棺葬"的族属,认为其可能和明清文献记载中的"马镫龙家"、"仲家"、"苗"、"仡佬"的部分支系或其先民有关。贵州地区的"石棺葬"是生态环境和文化交流等多种力量作用下的产物。在贵州地区"石棺葬"的两个分布区内,黔中区"石棺葬"是在受当地传统丧葬因素和黔西南区"石棺葬"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而黔西南区"石棺葬"与川滇石棺葬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了。  相似文献   

14.
曾红兵 《丝绸之路》2012,(19):31-32
在溪流纵横的大山深处,在欢腾的白马爷河畔,生活着一个独特的民族,他们崇拜日月山川、风雨雷电,他们就是古氐族的后裔——白马藏族。白马藏族常年居住在甘肃文县偏僻封闭的山寨中,远离城市喧嚣,保留了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与传统礼仪。"池哥昼"就是白马藏族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和民间舞蹈。"池哥"是白马藏族对于"面具"的读音,"昼"意译为"跳","池哥昼"意思是跳面具舞,又称"神面舞"、"跳曹盖"或"鬼面子"。  相似文献   

15.
状元居然被"蛮烟僰雨"、"鸟道蚕丛"、"红革紫姜"、"鸱张鼠伏"之地的贵州士人夺走,天下为之震惊。中外以为"异士在黔,对贵州的士人刮目相看。光绪十五年(1886年),贵阳青岩人赵以炯,在清光绪丙戌科殿试中才压群芳,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魁夺天下的第一人。状元居然被"蛮烟僰雨"、"鸟道蚕丛"、"红革紫姜"、"鸱张鼠伏"之地的贵州士人夺走,天下为之震惊,以为"异士"在黔,对贵州的士人刮目相看。贵州人则扬眉吐气,欣喜若狂。李端棻先生在为这位后进举行的宴会上赠联一副:沐熙朝未有殊恩,听鸿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岂吾黔久钟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民众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它在生态生发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饮食文化,是一部民众饮食文化"空间叙事"史。其中的饮食密码是一种"超感性"的体悟,它以神合的"心象"、孝悌的"图像"、大方的"意象"、长寿的"文本"等地缘文化,彰显着黄河三角洲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美味"。  相似文献   

17.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企业家、哲学家,他对"幸福"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从"敬天爱人"、"利他"、"知足常乐"、"真诚"、"感恩"五个方面分析了稻盛先生的幸福观。其中,"敬天爱人"的幸福观是稻盛幸福观的核心,另外四个方面都是围绕它具体展开的。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分析了稻盛和夫的幸福观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陳文龍 《中华文史论丛》2011,(2):207-220,404,405
唐玄宗開元以後頻繁出現的"通籍"一詞,學界或認爲是著録藩鎮僚屬所帶朝銜的籍,或解釋爲釋褐之官,或釋作在朝任官、京職。這些解釋都不夠準確。"通籍"的確切意思應當是常參官,中晚唐常參官可按制度規定隔日入閤在内朝正殿紫宸殿面見皇帝,所謂的"通籍"即"通内朝之籍"。與"通籍"意思類似的詞還有"朝籍"、"通閨籍"、"升朝"、"登朝"等。"通籍"等詞的頻繁出現,表明開元以後常參官在官僚體制中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绍义 《文史月刊》2013,(10):74-74
"章"、"竟"这两个字,都有一个音乐的"音"字,说明这两个字都与音乐有关,所以我们在口头介绍"章"的结构时,为了怕它与也是姓氏的同音字"张"字混淆,常常说"立""早"章。说"立""早"章是不对的,应该说"音""十"章才对。  相似文献   

20.
淡伯斋主 《神州》2010,(7):76-79
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端,始也,俗重五日。"办名"端阳"、"重五"、"重午"或"蒲节"、"天中节"。三千年前,古越人在此时举行龙图腾的祭俗。嗣后,先民们把五月五日视为最不吉利的日子。战国时代,齐威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24年),田文母五月五日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