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兆峰  陈勤昌 《民俗研究》2023,(2):21-28+157-158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根系和脉络。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范例,探寻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成为高质量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并以湖南桑植红色民歌为研究样本,透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文化基因要素,总结桑植民歌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和传承挑战,最后从人格化传承、空间化保护、数字化再现和产业化利用等方面,系统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以期为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李艳芹 《丝绸之路》2012,(16):90-91
嘉峪关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交融汇聚。随着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决策的出台,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发挥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只有解放思想,积极参与"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以文化擦亮城市面孔,加快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内生动力,打造知名文物旅游景区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才能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国军 《东方收藏》2023,(6):101-103
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其境内汉明两代的长城修筑史见证了中国古代西北边防的变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不仅要对长城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保护和管控,更要结合相关文化遗存,提炼地域特色,培育长城文化旅游品牌,增强长城文化遗产传承活力。文章立足于武威现存的长城文化资源,把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提出通过完善长城保护管理体制、加强长城文化研究水平、激发文化遗产传承活力、鼓励长城专题文艺创作等方式,助力武威文化旅游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宏 《沧桑》2013,(5):210-211
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画家孙海峰用绘画的形式,再现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他的作品充满工业文明时代的意味和韵律,激发人们对于这一工业文化遗存的热爱和情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离不开像孙海峰这样的具有超前意识的艺术家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建造、制造、创作和表现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遗存。文化遗产的内涵是文化遗存的内在本质属性之总和。探索、研究文化遗产内涵的本质属性。对于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和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对于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时代性、人为性、艺术性、知识性、民族性、地域性等几个方面,对文化遗产内涵的本质属性进行探索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辽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加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承载着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任.特别是对传承保护机制创新研究,是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使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具有深入性和持续性的必然要求.对丰富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理论建设、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长效机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业花 《丝绸之路》2010,(18):88-9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历史文化遗存。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博物馆作为文物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和宣传教育的文化机构,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的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有责任担当起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色,并通过陈列、展览、宣传等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达到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社会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发展进程中保留、传递和延续着的文脉。如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等。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模式应该重视和突出对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要从静态的档案式保护走向活态的档案式保护,即强调档案"承载"和"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通过"活态档案"实现文化精神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从静态走向动态,主要包括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档案三部分工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精神渗透整个档案式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同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不同。对于现有历史文化遗存相对有限的地区来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发方面更需要突破创新。结合地方文物保护工作,以滨城区境内古城遗址为例,讨论如何整合并盘活有限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1.
探索发现和珍赏古代遗存,是人类一种古老的传统和情感。与考古有关的关于古代遗存的观念,大致经过了古玩、文物、文化遗产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中考古各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范式。当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实践逐步深入人心之时,中国考古学不仅应该顺应时势转变观念,也需要调整程序与范式,在学术之外关注考古知识的普及,在发掘研究之外关注古代遗存的调查、价值评估及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和实践,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并保护本学科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民族文化内涵及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既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国家和自治区应加大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以耕读文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了耕读文化对中国的家训理念、农学思想、文学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继而以明清时期古村落——山西省高平市苏庄村和河南省博爱县寨卜昌村为例,阐述耕读文化在传统古村落中的形成发展和遗存现状。最后指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耕读传统回归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耕读文化遗产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化遗产的遗存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寻求一种既满足其遗存价值保留又满足经济价值实现的协调发展方式。为充实和完善这一研究成果,本文以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蚂[虫另]节为个案,分析蚂[虫另]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壮族蚂[虫另]节传承与保护现状,探讨蚂[虫另]节进行开发式保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并就如何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提出相应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美 《神州》2013,(16):42-42
北京绢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是以丝、绸、纱、绢等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的立体绢塑艺术品。本文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在走访、调查北京绢人传承人的基础上,对北京绢人的传承、保护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保护提供新的探索路径与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形势也日益严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程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保护地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现实参考作用,同时也将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新媒体视角出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探析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与保护的新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杨永生 《丝绸之路》2013,(22):50-51
金塔县位于丝绸之路北部居延通道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险要,文化遗存众多。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金塔居延遗址及汉简、新石器文化遗存以及现代航天文化,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赵锦萱 《风景名胜》2020,(1):0216-0216
众所周知,中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遇到的困境,本研究基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瓶颈分析,研究了数字化对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数字化对策可以有效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活化传承尤为关键。桂北地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与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桂北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思考桂北非遗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措施,促进桂北地区文化传承与教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我们可以引申为本土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事业发展的积极社会因素:2005年国家减免农业税,免除农村地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国家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发展方向。新世纪初叶悄悄走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短短五年中一路升温,今天作为文化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走到了同一个现实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