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天说”与汉画中的悬璧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墓葬内发现的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漆画内容中,常见有绶带悬挂的玉璧图、四灵玉璧图、羽人玉璧图、大傩玉璧图以及阙门玉璧图等,过去一般把画面中的玉璧作为装饰或陪衬来看待,未予重视。近几年除有的学者对其中几幅较为特殊的“龙璧太一”、“后土制四方”图等进行了考证外,还有许多玉璧图尚未论及。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对玉璧在墓室画面中所表示的广泛意义也缺  相似文献   

2.
黄龙县白马滩镇后石门村吴喜民家墙壁上,发现两幅描写解放盘龙山战役的壁画。第一幅(图一):长52、高31 .2厘米。画面右侧标有竖写的“第一图”三字。画面右上侧方框内竖写着:“攻盘龙山之担任爆炸组的英雄们陈增双  相似文献   

3.
泸州9号汉画像石棺,1984年5月出土于泸州市新区麻柳湾基建工地汉代崖墓内。该墓系早期被盗,其中除出土石棺一具,尚有一件陶鸡(已残)。在石棺的左侧,即刻有“巫术祈祷图”,长1.9米,宽0.6米。(图1) “巫术祈祷图”共分为三组画面,从左至右,第一组画面为两人,最左边一人,举手操蛇,应为巴巫,右一人手执铃铎,应为巴觋,正在跳神作法;第二组画面亦为二人,左一人长裙曳地,为女性,右一人袍裳见  相似文献   

4.
郝佳雯 《收藏家》2022,(7):101-104
一、何为“八破图”所谓“八破图”,即使用工笔画的表现手法,用近乎写实的表现方式描绘各种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物品,如碑拓、书卷、信笺、扇面、古画、古钱等物的残破片段。画面中的物品或焦黄、或虫蛀、或折损、或残缺,这些物品经组合堆叠而形成的画面,即为“八破图”。因其残章断简往往带有被火焚烧过的焦痕,在民间又常被称作“锦灰堆”“集破”“八破”“集珍”“集锦”“集破”“什锦屏”“杂锦灰堆”“残画”“拾破画”“断简残编”“打翻字纸篓”等。  相似文献   

5.
邹城出土东汉画像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南苏北的汉代画像石素以画面宏阔,内容丰富,构图细腻缜密著称。本期刊发的邹城市出土的汉画像石特点尤为鲜明,其中一块所刻24名人物均有榜题,其他如“泗水捞鼎图”、“战争图”、“农耕图”等,均较精美。  相似文献   

6.
四川郫县新胜乡汉代画像石棺上的一副图像历来被认为是“曼衍角抵”图.但考证“曼衍”一词的含义,可知“曼衍”为一种以人装扮的、以巨型鱼龙等形象演绎神鳖负山等古代神话的幻化之戏.根据画面内容,结合文献记载,可知郫县石棺上的“鱼龙曼衍”图案应为“象人角抵”.  相似文献   

7.
四川荥经县城区乡新南村出土了一具东汉石棺,其上有浮雕石刻画像。前档刻双阙,后档刻朱雀。一侧画面残缺,仅存饮马图。另一侧中间有门,一人半掩门而立。门左右各有二柱,柱头承托一斗二升的斗拱。右侧两楹间一人凭几端坐。左侧有二人对坐,简报介绍说:“画面左部为室内生活图,刻男女二人席地而坐,互相扶拥,为少有的反映家庭室内生活的古代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8.
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一幅清代张若霭绘制的《雪浪石图》(图版四)。从画面上的题记可知“雪浪石”这件实物仍保存在河北省定县(古定州)城内。一“雪浪石”是定州八景之一,它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所得,因黑石  相似文献   

9.
王放 《收藏家》2023,(12):61-66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唐寅《江深草阁图》是以唐代杜甫诗作为母题来呈现诗意的精彩作品,画面不仅表现出画家对杜甫诗中“寒”意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还可以看出画家人生际遇中个性自然表露带给画面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一幅人物画卷。卷首题签:“南台祖帐图,墨庄先生册使琉球,于福建五虎门登舟,大吏送之。汀州府宁化县伊秉缓谨题”。下铃方形连珠朱文篆书“秉缓”印。“南台租帐图”五字隶书,字体较大,余为行草,字体略小。画心纵77.7,横175厘米,纸本设色。画面正中一人,身着黄袍蓝褂,与前来送行的七位官员话别。据伊秉缓的题签,此人无疑是墨庄先生了。墨庄为李鼎元之号。七位官员绘于画面的右侧。这些官员均着补服,佩带朝珠,补服上分别绘有鹤、蹦蹦、锦鸡、孔雀等图案,由此可知他们是品秩不同的文武官员。七位官员后面为…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前后吉林省博物馆在北京的某位收藏家处购进一件元人《萱蝶图》轴。后来经张珩、谢稚柳、刘九庵、张伯驹等人鉴定,他们一致认为该作品为“旧假”,并肯定它既不是郭天锡所画,也不是出于元人手笔。最近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先生赠送给吉林省博物馆一部美国印刷的在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的集册——《八个朝代的中国画》,其中有一件署名刘善守的《萱蝶图》轴,这件画无论从画幅的尺寸、构图、画面物象以及用笔等都和吉林省博物馆所藏的那件元人《萱蝶图》轴,非常相像,这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为了便于对比研究,先把两画的自然情况列出:吉林省博物馆藏元人《萱蝶图》轴(简称“馆萱”)。质地,绢本。画面尺寸,164×56公分。内容,萱花竹石,巨石上单腿立一  相似文献   

12.
四川汉代画像砖石中有两起实物资料反映了古代芋业栽种的场面。其一为四川省彭县出土的长方形画像砖,画面的上方,鱼儿浮游,左上角挺立着几枝莲蓬,这象征着远处是一片陂塘。画面正中,鹅鸭成群,田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芋子,四个健壮的农夫束衣挽裤,正弯腰于陂田中,伸手采拾芋头。整个画面十分生动而又形象。(图一)对此图像尽管有过几种说法,但目前学者们一般定此为“采芋”画像砖。另一起实物系成都曾家包出土的画像石(参见《四川成都曾家包东汉画像砖石墓》,《文物》1981年10期,图五),其墓1东后室后壁画像的上半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洛阳汉墓壁画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传解放前(约二十年代末),在洛阳八里台发现一座西汉壁画墓,出土壁画被盗运海外,几经辗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常任侠先生在《汉代绘画选集》中收入此墓局部画面两幅,并识作“贵族生活图”。1981年,美国戴安讷(Diane M He-lson)先生来华旅游,在洛阳参观《洛阳汉墓壁画展览》时,曾谈及美国所藏洛阳出土的汉墓壁画一事,回国后寄来照片一张。其画面不仅包括了常任侠先生搜编的两幅,而且摄取了墓中一壁的全部画面,使我们对  相似文献   

14.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黄绢刺绣的佛教《妙法莲华经》,卷轴式,展长2326厘米,宽53厘米,刺绣内容包括“释迦牟尼佛说法图”、经文、经文后题跋和护法韦驮像四个部分。“释迦牟尼佛说法国”位于卷首,是这件绣品最精彩的部分,画面长83厘米,宽53厘米,惜轴杆已失,靠近轴杆的绣边略有残损。画面构图严谨,内容丰富,释迦牟  相似文献   

15.
杨新 《文物》1999,(10)
1984年我在美国访问时,曾到纽约拜访华人收藏家王季迁先生,观赏他的藏品如武宗元《朝元仙杖图》等。其间,季迁先生拿出一个画轴,并说:“请你看看这件宝贝。”我接过画轴,看外签上写着:“宋赵伯驹青绿山水。”先生说:“这是我随便写的,不足为凭,你看了画再说。”画展开后,幅面纵143、横55.5厘米,青绿着色,画山水楼阁,无款(封三)。先生问:“怎样?”我答道:“好画。与今在台北故宫的《明皇幸蜀图》同一风格,不知何人所作。”先生深表赞同,甚至认为二者出自一人之手。之后我仔细观察画面上每一个细节,终于在画幅右侧破损处辨认出了半方印章,“廷晖”二字隐约可识(图一)。我认为这应是作者名  相似文献   

16.
万波 《文物天地》2023,(4):90-92
四川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珍藏有一件王式《西园雅集图》卷,此图是王式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所绘,描绘了北宋元祐二年(1087),以文坛盟主苏轼为中心的十六位文人雅士,在王诜的“西园”作书绘画、读书修身、参禅论道、抚琴养性、鉴赏古物的雅集画面。本文考证王式《西园雅集图》中的圆通大师是法秀,而不是寂照(大江定基)和怀贤。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05,(12)
龚贤《柳林茅屋图》龚贤(1619-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画山水以墨法尽工深厚见称,亦工诗文,有《草香堂集》。与樊圻、高、邹、吴宏、叶欣、胡、谢荪等并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金陵八家”之首。《柳林茅屋图》纵192、横55厘米。展开画卷,水村舟桥,柳林茅屋,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画面近处为坡石丛林,远景柳树森森,中间围绕河岸的是一座板桥,数间茅屋。幽谷之间,方塘之滨,古木参天,竹草葳蕤,小桥流水,景色苍郁,一派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景象。画面题诗:“沙柳为薪不探樵,菱藕虾蟹水乡绕,远闻酒熟谁…  相似文献   

18.
徐明岐 《收藏家》2009,(2):51-55
汪野亭浅绛彩《山清水秀图》瓶,高11、口径5厘米。此器与其它器物相比,虽为青绿设色,器型稍小,画面用笔简逸,线条稀疏,色彩缺乏厚度。构图采用典型的一河两岸的面貌,真正达到了有意无意,若淡若无,给人以清幽静谧的感受。此图采用浅绛彩绘制,为汪野亭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题款为“山清水秀仿友人法野亭作”。  相似文献   

19.
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弘墓石椁图像共54个相对独立的画面,被称为“狩猎”或与之相关的图像共15幅[1]。这些图像是否均为“狩猎”值得怀疑。如果在中西文化不同的背景下考察,这些图像应分为“搏斗”和“捕杀”两类。“搏斗”图像在石椁上占据醒目的位置,“捕杀”则是石椁上的附属图像。“捕杀”图中人物居主导地位,追捕着逃窜的动物。“搏斗”图中人与兽不分主次,甚至强弱难辨,双方都在攻击。显然制作者有意将两者区分,前者为狩猎图,后者如果也称之为狩猎,似乎是被误解了。可以断言,“搏斗”图像既不是单纯表现狩猎,表达的也不是普通人的勇敢行为,而带有特定的…  相似文献   

20.
武氏祠“除蛊”画像考李锦山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文管所保存了一批极为珍贵的东汉武氏墓群石刻,1986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武氏祠汉画像石》图册,其中图五一画像拓自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1],该石刻高98,宽78厘米,画面共分三层。除第二层经人考释为“赵盾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