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物》2014,(12)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周边地区新发现一批唐墓壁画,如西安市长安区唐贞顺皇后敬陵壁画和长安区郭庄村唐墓壁画、渭南市崇凝镇唐墓壁画等。由于盗掘等原因,其中有些原墓葬已不存,仅余壁画照片,内容包括仕女图、高士图、乐舞图及独立的山水壁画等。这些图像虽然失去了完整的历史环境信息,但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唐代社会史、美术史、物质文化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墓壁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西安郊区和附近各县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发掘的几座大型和中型的唐墓内都发现有壁画,这是解放以来考古工作中一项新发现和新收获。这批壁画无疑是研究我国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极珍贵的资料。唐墓壁画多见于墓室、甬道或前室的墓壁上。一般是先在墓壁抹一层草泥,再搪一层石灰,然后绘画。有的则直接粉刷一层石灰,就绘在上面。由于墓的墙壁有砖、土的分别,因之壁画保存的情况也不同。砖室的壁画容易脱落,最好就地保存。土洞壁画保存较好,保存也比较容易,可以固  相似文献   

3.
自本世纪50年代初唐代墓室壁画在关中出土之后,这无疑填补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空白.也许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发掘数量尚不太多,媒体传播也较为有限,人们对唐墓壁画的认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八、九十年代,当陕西文物部门辟出专室进行陈列,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和保护以来,它的巨大学术价值和艺术魁力不但为人们所逐渐认识,而且其影响之大,也远远超越了国界.这一幅幅艺术杰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奇珍.本文是对几幅较大篇幅壁画研读之后的细浅认识,权做引玉之砖,以就教于方家.章怀太子李贤墓中有一幅著名的《打马球图》,气氛紧张而热烈,堪称精品.这是描述大唐皇室体育运动题材最为重要的一幅  相似文献   

4.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二十五公里的九峻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有陪葬墓188座,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昭陵博物馆20多年来先后发掘清理了30余座陪葬墓,出土了不少壁画精品。  相似文献   

5.
我国壁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绘画形式之一。唐代壁画是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基础雄厚,文化事业亦蓬勃日上。壁画艺术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战  相似文献   

6.
继“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面世后,古都西安又一文化奇观再次轰动世界──壁画50年代初既陆续在墓穴中发现,何以至今才示于世人?壁画直接绘制于墓穴中的砖墙或上墙上,怎样才能完好的揭取下来?壁画价值千金,但极易破损,怎样保护好这些国之瑰宝? 瑰宝初现 引起轰动 生活在今天20世纪90年代的人们,如果有幸能亲眼看到一千二三百年前初唐、盛唐时代的绘画真迹,而且是高达二三米,长达数十米的长卷,那将会引起什么样的轰动效应呢! 这也许是难以想象的“神话”。可是从1991年6月20日起在西安建成开放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里,人们竟可以看到多达39幅…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庞留唐墓壁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利军 《文博》2009,(5):25-29
庞留唐墓的发现特别是壁画出现,使我们对初唐以及盛唐墓中的大量的壁画得以比较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所发现的唐代壁画中,还是能全面地反映初唐、盛唐时期壁画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及变化过程的。从初唐到盛唐,唐代绘画经过了北朝遗风、初唐风格、武周风格和盛唐风格的演变发展过程。该唐墓壁画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唐早期、中期的绘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最为杰出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唐墓壁,它们为研究唐代人物绘画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万晓 《文博》2011,(1):73-77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李寿墓壁画仪仗出行图中黑鬣白马、五旒旗上所绘蹲兽的名称和身份以及懿德太子墓道壁画所绘宦官的官职、章怀太子墓壁画中武士的身份等级等均进行了再定名和考证;同时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盆景的章怀太子墓壁画侍女所捧之物应为唐代美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唐墓壁画中所见拂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昱东 《文博》2000,(4):48-53
中国古代的壁画艺术,至唐代臻于鼎盛。当时的宫室、寺观、贵族宅第、陵墓,都有壁画装饰,壁画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前所未有。同时,在“唐尚新题”这一时代风气影响之下,壁画的内容大量反映着唐人的现实生活,如人物手中多有拂、扇、杖、胡床、酒具、食具乃至盆景、鲜花等持事,还有作为仪仗的车、旗、伞、兵器,作为建筑的阙楼、城垣、房屋等。对这些物类细加考证,无疑有助进一步了解唐人的生活状况。本文仅对其中的拂略作考释。 拂,是拂尘的古名,唐人又称作“拂子”或“蝇拂”,至明清始有“拂尘”之名而沿用至今。其形长柄,前端…  相似文献   

11.
唐朝由于以西域诸国为主的外族乐舞大量涌入并与汉族乐舞交流、互鉴、融合,使中国乐舞迎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在墓室中绘制乐舞图既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又在很大程度上为所模拟的内宅家居场景增添了享乐气氛。乐舞图中的乐舞伎或完全是胡人形象,或胡汉掺杂,或胡人形象着唐代服装;从乐器的组合来看,多以胡地乐器为主或胡汉相间;所演奏的音乐亦多具西域风格或改造过的"胡部新声"。说明胡乐胡舞与中原传统乐舞相互融合之后形成的乐舞是唐代社会流行乐舞的主流,而流行乐舞的规模又以小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尚刚 《文博》2011,(3):15-19
文章试图以唐基壁画为中心,讨论当年的两个工艺美术问题。其一是锦的用途,认为汉族人士多用锦做装饰,较少制成服装;衣锦者大抵为胡人.唐代的锦衣、锦袍主要为他们裁造其二关于鹤嘴瓶,认为流口形若鹤喙的带执长瓶即唐人所谓鹤嘴瓶,它或为胡瓶的一种;此外,还对鹤嘴瓶的材质、渊源与折射的时尚及观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3.
关中唐墓壁画残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林  刘阿妮 《文博》2001,(3):37-41
以西安为中中心的关中地区近50年来曾经出土为数众多的唐墓壁画,使我们有幸能够亲眼看到千余年前唐代艺术家们的作品。这批壁画以其表现出来的丰富内容、精湛技艺不但成为中国的艺术珍品,也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珍品。怎样将这些壁画尽可能完好地保存起来,继续传给后代,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壁画的第一步是了解壁画的制作技术,以及画面和颜料等材质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寻找壁画变色、龟裂、起甲、空鼓、脱落等衰变的原因,研究出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唐代墓葬壁画中描绘的器皿,有些可考定为金银器.壁画虽难以准确表现出器物的质料,却能如实反映其形制.唐代金银器皿的造型独特,器物制作曾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在唐代前期,许多器皿都带有中亚、西亚风格,与中国传统的陶瓷器有较大的区别.唐代金银器皿形制上的特殊性,为考定墓葬壁画上器皿的质地提供了可能.绘有壁画的唐墓,多出士墓志,是纪年墓,一般墓主人的身份都较高.墓葬壁画不仅是唐代绘画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难以用文字描述的金银器皿形象的出现,对研究考古发现的金银器皿实物的断代、演变、贵族生活及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唐墓花鸟题材壁画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波 《四川文物》2003,(1):38-42
本从唐墓花鸟题材壁画出现、发展的过程,分期和表现题材及风格的演变,以及绘画技法与审美情趣的转变等方面,对唐代花鸟题材壁画作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唐墓壁画中的妇女发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东南文化》2004,(6):83-90
唐墓壁画资料显示唐代妇女发饰是中国服饰发展演进中最为活跃和最富特色的一个阶段,不仅具有等级性,还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樊英峰 《文博》2003,(1):51-56
在乾陵陪葬的章怀太子李贤、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三座墓内,有一批如同现代摄影技术一样存录1370余年前生活场面的绘画,①由于它处在已发掘的唐代等级最高的墓葬之内,因此和陕西地区唐墓壁画相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以13朝古都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周围,古墓葬、古遗址等历代的遗存星罗棋布,堪称天然的历史博物馆.50年代初期,文物考古研究者在发掘的唐代墓葬中陆续发现了绘制在墓室、墓道、甬道、天井等处的壁画,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1952年,位于西安东郊的苏思(?)墓被揭开,墓中的20余幅壁画大都保存完好,有乐舞图、抬箱图、仕女图及朱雀、玄武等内容.以11名乐师和1名舞者组成的3幅1组乐舞图最为精彩,使人大开眼界.此后不久,即有一批唐代墓葬中出土了数百平方米的壁画,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城市基建中,于市区陆续发掘了4座唐墓,编号为04M1~04M4(图一),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大同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04M12004年城西振华北街路东小区基建时发现,现编号04M1。该墓为南北向竖井土洞横室墓。方向194度。由墓道、封门、墓门、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壁中部,平面呈长方形,为阶梯形竖井状,长2·5、宽0·8、底距地表4·7米。封门以单层土坯砖纵向封堵,目前只残存最下面一层,土坯砖长40、宽20、厚10厘米。墓门呈圆拱形,宽0·8、高1·68米。墓…  相似文献   

20.
唐惠陵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三合乡,是让皇帝李宪夫妇合葬墓,李宪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因其让位于李隆基,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1].1999年惠陵被盗,2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惠陵坐北朝南,地面封土呈覆斗形,底部边长为60米,顶部边长约5.1米,高14米.地下结构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六部分组成,全长59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