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彭智烨 《神州》2012,(17):228+230-228,230
审美联觉是指在审美感觉活动中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现象。其基本心理结构生理基础是联觉。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不断地刺激人的感官,引起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些感觉都是人对外界的反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联觉就是这种联系的一种表现。本文以奥涅格的管弦乐作品《太平洋231》为例,尝试从音乐要素中的音高、音强、音长等与情态体验等方面的联觉对应关系入手,来分析审美联觉在此作品中的巧妙运用,让此作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2.
李默  陈颖 《文物天地》2022,(S2):20-25
“音乐的形状——通感之旅系列展”是一场基于音乐进行再度创作,从而产生出新的视觉艺术作品及香氛装置作品的跨媒体综合性实验艺术展。该展览在观展方式上突破传统观看模式,令观众从被动接受展览信息转向以多维度感知的方式,感受不同感官发生联觉作用,从而产生出通感的审美体验,为策展领域带去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姚莉 《神州》2012,(21):45-46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荚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泉,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创作中,吴冠中很注重自己对事物的新鲜感受,研究一幅作品,最重要的也是研究作者究竟怎样抓住自己的感受,研究他们怎样找到创作的出发点、审美方式和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5.
周卿 《神州》2012,(27):178-178
色彩既是一种感受,又是一种信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色彩设计在产品、包装、室内、建筑、服装等各类商业领域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改变人们的心情,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色彩设计的情感力量,通过色彩传递正确的情感信息。  相似文献   

6.
孙晓杨 《丝绸之路》2012,(8):100-101
内审美是相对于具有外在客观对象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型审美而言,意指一种完全内在的、封闭的、独特的个人审美体验,是一种内在精神型审美。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内省式审美方式是一种只有在完全超越功利计较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的人生境界。这种审美把人类美好的精神向往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一种极大自由的精神创造,是对感官型审美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7.
樊仲然 《神州》2012,(18):275-276
在客观世界中,千事万物有着不同特征,在这些不同特征中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当我们反复接触某些亭物,感受这些事物的特征后,在观念上就把这些事物的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产生习惯性的感觉挪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感觉移借”。“感觉秽借”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它好比“桥梁”一样,使事物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转化,使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也使艺术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称为“通感”。  相似文献   

8.
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是由咽鼓管组成的内听觉、外听觉和震动感这三方面构成的。本文论述了听觉辨别能力在声乐训练与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沉浮 《贵阳文史》2014,(3):82-83
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真正的天籁之音,是无法用一般的音律被听觉感受的;真正的天道常伦,是无法用一般的形象被视觉感受的。老子借用无形无色无味无边的"象",来比喻万物之源的"道",即自然事物无所不在的固有规律性。子曰:"立象以意尽……"。即"立象"的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幅名作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教师在引导幼儿赏析时,应帮助幼儿分析其绘画风格,明确欣赏重点,以适宜的提问和引导调动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其领会作品美之所在,提高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一、以作品的内容为欣赏重点幼儿欣赏一幅画时,往往首先是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即对作品最初的直观感受的描述。若作品是写实、具象的,这样的作品往往以栩栩如生的形象、丰富的情节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欣赏这类绘画作品时可以把内容作为重点,引导孩子描述出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动物、景物甚至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韩秀梅 《神州》2012,(7):201-20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春 《人文地理》2009,24(2):112-115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用旅游体验场理论和形式美学理论,对景区廊道空间设计着重应从旅游审美主体的五官功能感受入手,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体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体验主题、景区资源和游客主体体验经验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秦丽  林学伟 《神州》2012,(31):201-201
传统装饰元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发展,有着独特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在历史、文化、工艺美术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发掘和提炼现代壁画中的传统装饰元素,是一种表达美的感受和审美情趣的活动,也是这种审美能力外在化的形式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去看白桦林     
我常常这样告诫自己。并且把它 作为我生活的一个准则.只要 你天性能够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颗未因年龄增长而泯灭的承受启示的心.你就应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我去看白桦林时是在秋天.秋天旅行是一种幸福.木草丰盈。色彩斑斓.大地的颜色仿佛在为行者呈现.世界上有许多事物,往往是一种事物向另一种事物转化时的过渡.它们由于既不属于前者。又不属于后者。便获得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们由于既包含了前者.又包含了后者,从而更加饱满和丰富.黎明和黄昏比白昼与黑夜妩媚.春天和秋天比夏天和冬天灿烂.当我试图描述所见的一角山隅或…  相似文献   

15.
孙丽婷 《神州》2014,(5):100-100
音乐作为多元艺术之一,更需要用一个美的心态去欣赏、去感受,这种美就是——审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审美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要毫无保留地发挥出音乐带给学生的素质教育作用,这也是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明  刘大为 《神州》2014,(17):216-216
多媒体是信息传递的一种综合媒介,是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资源的载体。在舞台艺术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各种声音、图片、文字信息的编制和处理,可以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欣赏到更多的舞台艺术效果,打破了传统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增加了更多的创新因素,提升了舞台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聂简洲 《神州》2013,(16):126-126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兴趣的大小如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经常保持刺激的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的实验。充分利用好课本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感知事物,避免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8.
【一技】人是通过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嘴巴的"味觉"、鼻子的"嗅觉"和身体的"触觉"来感受外界事物的。据传,古希腊人注意到在举杯饮酒之时,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乐趣:眼睛能看到酒的颜色,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舌头能够辨别酒味,而耳朵却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响声传到耳朵中。这样,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样,也能享受到喝酒的乐趣了。这就是喝酒时为什么要碰杯的由来。烹调高手总是将美味佳肴烹饪得色香  相似文献   

19.
林高龙 《南京史志》2009,(10):11-12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上人尽皆知的基本规律,通过实验证明,事物之间的能量是一种转换的关系,能量之间要遵循守恒的传递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秀玲 《收藏家》2011,(9):59-62
色彩给人的是一种视觉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审美标准。但在封建社会,色彩也要受到制度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