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神州》2013,(2):74-74
对作为文科的语文的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的教学尤为重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绽放光芒呢?笔者设想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贺鹏 《神州》2020,(6):189-189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灌溉式教学终将成为“后浪”。近些年来,在基础阶段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重视度愈加提升,我们教师在这种情形下要不断的摸索多种阅读教学方式,找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思考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趣味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涵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张志明 《神州》2012,(32):43-43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句话有以下几层意思:“阅读实践”是达到独立阅读的途径;“独立思考”是独立阅读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怎样读书”包含着阅读的种种知识、方法、技能;所谓“着眼于”,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解决以下认识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新胜 《神州》2012,(21):217-217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就是说,教师要真正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改变过去教师~言堂的作风,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朱凤兰 《神州》2011,(5X):84-8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又是学好语文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6.
张丽 《神州》2013,(33):147-147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言语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方式?,倡导多样化的、有感情地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主动、健康、活泼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朱宪军 《神州》2012,(6):99-9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感受语文之美。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技能、开拓视界、放飞心灵,进而在享受中去阅读,这是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合理运用阅读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患,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甄寒伟 《神州》2013,(20):162-162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孙禄 《神州》2012,(9):168-169
张伟明说:“进入21世纪,阅读已成为人们求知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关系到我们的学习成绩和生存质量。”教师如果跟学生讲“阅读关系到他们的生存质量”,学生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但跟学生说“阅读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相信很多学生会认可这一点,并且感受颇深。那么,该如何准确解读现代文主观型阅读,提高解题能力呢?下面就以《在山阴道上》为例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赵桃桃 《神州》2013,(34):143-143
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都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呢?叶圣陶早就指出“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多的阅读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经常阅读的妙趣。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灵活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涛 《神州》2013,(24):104-104
通过语文的教学,我们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己去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成为阅读的主人,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鹏 《神州》2013,(20):128-128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这么多科教学中,语文是最难出成绩的。因为语文作为一个非专业性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极广,而且学生普遍感到很难从中获得成就感、成功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文练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不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测试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及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较有效的检测途径。可见如何更好地利用“练习”这一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职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和探讨的问题。而“题海战术”似乎早已成为高三学习生活的代名词。我们深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高考语文复习模式:教师费尽心思出题,学生绞尽脑汁做题;教师出题越出越多,学生做题越来越累。久而久之,教师成为出题的“圣人”,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教师越教越厌,学生越学越烦。这种题海式反复进行的大运动机械式重复训练,对于原本基础就不够扎实、学习积极性不高的职高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长此下去,教学终究会“步履维艰”,走入一个死胡同。针对这一状况,我结合09级计算机专业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尝试了让我班学生自主出题的这一方法来激发高考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避免并缓解了上述高三语文复习尴尬困窘的“死机”局面。  相似文献   

14.
王雪 《神州》2012,(18):64
针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师必须首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强化教学语言的魅力,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就感的获得,多种方式使阅读不再单调,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等方面,是笔者认为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银平 《神州》2012,(10):44-44
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要使学生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提高素质。为此,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芳秀 《神州》2013,(4):83-83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主要从课内、外进行阅读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李丽霞 《神州》2012,(16):280-280
所谓创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意图、新方法的学习活动。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当“演员”,学生静听当“观众”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刘志猛 《神州》2013,(34):94-94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住了学生的个性和思想,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中,老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训练。让他们在亲身阅读中去理解、去感悟、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就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红叶 《神州》2013,(34):117-117
把语文学习仅仅局限在课本、课堂之中,那是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信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能力是在语文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课本和课堂之外存在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应该“跳”出僵化的模式和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从而让学生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生命的成长,获得其未来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方子 《文史月刊》2012,(Z3):204-204
<正>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以课文为范例,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要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关键。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教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