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辉 《神州》2011,(4X):58-58,60
顺应时代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历史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以及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灵活运用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达成三维目标?以下是本人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2.
张彦琦 《丝绸之路》2009,(10):121-123
教育体制改革、高考体制调整、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基础教育课程的全面启动推动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无法回避的机遇和挑战。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品格的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发教学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历史新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课改视野下如何寓情感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挖掘历史学科潜能,塑造学生健全良好的人格。三、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叶爱华 《黑龙江史志》2013,(15):215-215
在历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个人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思考和体会,期望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余雅卿 《黑龙江史志》2013,(23):305-305
地方历史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其地缘的亲切性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地方历史教学中可以真正实现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与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阐述学生质疑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并且尝试论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德尚 《神州》2011,(6X):210-210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开展历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吴得利 《神州》2012,(19):319-319
现在施行的新课程改革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研究,积极开展自主反思,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促进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建安 《神州》2012,(11):121-121
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雪梅 《神州》2014,(8):88-89
本文以新课程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会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需要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推动教育改革,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新课改倡导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观、教学观和知识观等教育观点,新课改的发展必将带动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静 《神州》2012,(19):258-258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选择,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实践最终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由此可见,个性化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2.
齐丽华 《沧桑》2010,(4):225-226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是西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品质。历史教学中处处存在的美育亮点,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借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西藏建设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瑞波 《神州》2011,(7X):220-2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阎 《神州》2012,(12):82-83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培养、提高学生基本语文能力与写作技巧的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去感受、品味、领悟蕴含于作品之中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在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在当今新课程改革大的背景之下,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把死板的记忆化为主动的想像,把频频的说教变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悦诚服的形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其它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陈敦宝 《神州》2012,(6):352-352
20世纪末21世纪之初,为了适应新的国际教育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家开始了全面的新课改,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制定了各课程的新目标。那么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课改的方向,如何让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再现他自己。如何与别人进行交往,如何探索世界,如何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务必重视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实施有效性教学,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历史素养积淀,从而促进历史课程教学的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昌义 《神州》2011,(6S):139-13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使新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必要根据新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框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夏利静 《神州》2012,(22):194-194
习题教学不仅可以打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更可以使学生不断感到自己在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上还存在的漏洞。随着历史课堂教学中“新理念”的实施,历史习题教学应该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要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增强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本文就历史新课程习题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我也谈批评     
韩昌银 《神州》2012,(4):281-281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张扬个性”等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在贯彻这些理念的过程中,有些人行为发生了偏差,“无批评教育”便是典型的例子。老师不准批评学生,家长对孩子稍有成就便大加赞扬,甚至犯了错误也不敢提醒批评,惟恐损害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同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励;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所以,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改进不足,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相似文献   

20.
刘亚利 《神州》2011,(9X):131-131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科学技术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